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夏秋之交,苏州的一处死囚牢里,关着一众待斩的囚犯。
其中一个干瘪老头,神情泰然,在一片皱巴巴的纸上写着什么,旁边的人问他写什么,他念道:"'四四方方一间房,有兵有马有君王。亲生父子不同姓,恩爱夫妻未同床。'你们猜这是什么?"
死囚们个个愁眉苦脸,没人猜他的谜语,他用木棍在地上写了两个大字:"戏台"。 哈哈笑着说:"囚不念囚,念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嘛!"
别人大哭,他却大笑。此人就是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是年七月十三日,立秋,连同金圣叹在内的十八名秀才,在南京三山街被杀害。
金圣叹,生于公元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江苏吴县人,金圣叹是他的别号。清初学者廖燕为他写过《金圣叹先生传》,吴县乃至江浙一带也传颂着金圣叹的奇人轶事。
金圣叹自幼聪明过人,五岁能熟背唐诗宋词,十岁入学,于"稗官野史无所不窥",就是不爱读科举必背的"五经四书"。
金圣叹十五岁时,同一个五十岁的童生俞绪嘉一同去赶考。在科举制度下,考上秀才称生员或相公,考上举人称老爷,若是连秀才都考不上,不管多大年龄也只能称童生。
在赶考路上看到一算卦摊,俞绪嘉要算卦问功名,结果抽了个上上签,算卦先生说:"恭喜您啦,定能高中!"
俞绪嘉一听,兴奋得昏倒了。待金圣叹叫醒了俞绪嘉赶到考场,门就要关了。
金圣叹想,反正是家里逼着来考试的,关了门正好有理由回家,可是俞绪嘉却嚎啕大哭,为了俞绪嘉,金圣叹只好对门禁说好话,央及着准他们进去。
把门的见是一乖巧小儿,就说:"我出一对,你对上了,准你进去,若对不上,你走人,我关门。"
金圣叹说:"请大人出对吧。"
把门的说:"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金圣叹略加思考,便对出下联:"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把门的一听,心想此小儿不筒单,对得如此工整,便放他们进了考场。
这次考试,一心要高中的俞绪嘉依然没有高中,倒是无心科考的金圣叹考中了秀才。
这是金圣叹一生最高的学位,因为他在之后的考试中,屡次戏弄考官。
比如,他曾在试卷上写道:"关关睢鸠,在湖泥鳅。左右游游,赤溜赤溜。"因此被驱逐出考场。
清顺治十八年,顺治驾崩,哀诏于二月一日下达吴县,官府设灵堂举哀,痛哭三日。
吴县新任县令任维初,一面严刑催交赋税,一面盗卖官米,中饱私囊,并严刑打死了人,吴中百姓不堪其苦。
以金圣叹为首的秀才们,写了"揭帖" ,到官府设的哭灵场所控告县官。
金圣叹起草的"揭贴"中,把矛头指向了包庇部下的巡抚朱治国。
官府以拢乱国丧罪,把秀才们判了死刑。这就是轰动当时的"哭庙案"。参与哭庙的十八名秀才无分主从,全部被冤杀。
在金圣叹被斩之前,他的幼子去看望他,儿子见父亲披甲戴锁,痛哭流涕。
金圣叹对儿子说:"别哭,我出个上句,你给我对个下句呀。'莲子心中苦',"他的儿子想着就要与父永诀,那里还能对句。
金圣叹接着说:"为父替你对了吧:'梨儿腹內酸' 呀。"这里按谐音"莲子"即是"怜子"、"梨儿"即是"离儿",是说作父亲的心中的酸苦。
金圣叹对儿子说:"为父走了以后,家中会更贫。此时正是蟹肥的时候,若是吃不起蟹,就用水煮毛豆,蘸醋吃,就能吃出蟹的味道。"
至今江淅一带,民间仍有水煮毛豆醮醋的吃法,都说是金圣叹在临刑之前告䜣儿子的。
在刑场上金圣叹要了一碗酒,豪饮而尽,喊道:“斫头是最痛的事,喝酒是最快乐的事,今两事相连,痛快,痛快!”金圣叹对刽子手说:“我藏了一些银子,你先杀我,可在我身上找到一个纸团儿,上面写有藏银子的地方。
贪婪的刽子手斩了金圣叹后,去尸体上寻找纸团儿,只看到血淋淋人头,耳道眼里,掉出一个纸蛋儿,展开看时上面写着“好痛”。
才华横溢的金圣叹,一生放荡不羁,但他的价值在于胸中怀着严肃的内核。
他参于"哭庙案",起草"揭贴",为民请命,声讨贪官,是严肃的。
他作为文学批评家,更是严肃的。他盛推《离骚》、《庄子》、《史记》、《水浒》、“杜甫诗”、《西厢记》为天下才子必读的“六才子书”,并完成了《水浒》、《西厢记》的评点。
由于被冤杀,杜甫诗只评点到半途。金圣叹的评点确能见别人之未见,发别人之末发。
金圣叹评点的《水浒》,只保留前七十一回,之后的部分全部删除,并增写了卢俊义做梦,看到梁山英雄全部被杀,作为全书的结束。
这就是后人说的“金圣叹腰斩《水浒》”,因为被删去的部分写的是农民起义向封建统治者投降,并且去镇压了另一支农民起义。
金圣叹对《水浒传序》中说“《水浒传》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并说“一部大书,将写一百八人也,乃开书未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这很好揭示了《水浒传》“官逼民”反的主题思想。
由此来看,人的一生,可以放荡不羁,游戏人生,甚之荒诞不经,但是必须胸怀严肃的内核,才能有人生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