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世界里边的变化。关键是有生无和无生有。

无中生有是古人智慧(无中生有有无相生)(1)

当然在无形的各个层次里边和各个层次之间还有变化,那个变化非常微细,就不多讲它。

我们讲的是无形物质 和有形物质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无形的物质可以生成有形的,有形物质又可以反 归于无形。古书中“无中生有,有无相生”,这个“有”指的是有形有象的具体 事物。看来古人还认识不到原子层次,“有”一般指宏观的物质。“无”不是什么 都没有,而是指无形无象的物质,按现在说法就是非实体性物质存在,比如场、 电场、磁场、引力场、量子……都是属于“无”的范畴。

“有”,按照古人对“有” 下的定义,根据现代科学来说,少也该划到“原子”或者“分子”这个圈上, 划到原子这个圈上更合适一点。划到电子、中子、质子那个圈上去不大合适,因 为这些物质已经有了波动性了。有无相生,就是无形无象的物质生成有形有象的 物质,有形有象的物质再转化成无形无象的物质。

古人对物质层次认识得不那么 清,但是也并不是一说有形就都一样、一说无形也都一样,并不那么简单。拿庄 子来讲,他就分了这么四层:有生命的东西、有形体的东西、有??的东西、连?? 都没有——属于道,即根本的一个物质层次,恍恍惚惚,模模糊糊,说不出来 的一个东西,它能出??,由??生出形(有形的物质),有形的物质生出“生” (有生命的物质),一层一层地发生变化。书上的例子不多解释了。

无中生有是古人智慧(无中生有有无相生)(2)

总的来说认 为,宇宙当中无形的道生出无形的气,气一凝聚变成有形物质(好比水一凝聚成 为冰),各种物质都是这么凝聚过来的。当然古人把这说得非常简单,实际这是 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古人不可能把是怎么有生无、无生有的完全讲清楚,因为 有无之间还差着很多的物质层次呢,只能看到宏观的有,微观的有看不着、不知 道了,所以那时不可能讲清楚它。

古人讲有无相生,主要讲宇宙天地万物的变化,而实际上有无相生不仅是宇宙的 变化,宇宙中万物万物每一个具体事物当中都存在着有无相生,每时每刻都在进 行着有无相生的变化。我们能给古人作这样的综合总结,是因为我们结合了当代 科学知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比过去更清楚了,古人不可能认识和论述得这么清 楚。当然,这里边也有我们给它加了工,把古人散于好多书上的说法综合到一起 了,过去没有这么方便的条件,对自然界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可能这点说对 了,那点说错了,我们把说对了的拿过来综合到一块,就比古人论述内容完善了 一点。

无中生有是古人智慧(无中生有有无相生)(3)

以前把讲有无相生说成是“玄学”“诡辩”,说庄子是“诡辩派”,说老子 是开神秘的“玄学”,其实那是人们对现代科学不理解。到了本世纪 50 年代,科 学发展应该懂得有非实体性存在的物质了,物理学里已经讲质能关系转化了,无 形的能量可以转化成有形的质量,而且爱因斯坦还有个质能关系式:能量等于质 量乘以光速的平方。既然无形的能量能够转化成有形物质的质量,那么古人所说 的无生有就比较好理解了。既然有形的质量可以是无限能量的凝聚态,我们说有 形的物质是气的凝聚态,也就好理解了。这是无形无象的物质。

有无相生是宇宙 物质运动的一个基本、广泛的运动形式,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根本的内容。 有形有象的物质当中,每个局部里边也都有有无相生。这一点古人没讲过,因为 古人那时没有这个条件,也没这些语言。

马克思曾经讲过这么一句话,意思是当 我们干某一件事的时候,你回过头来看看,就可以知道古人早就从事着我们所要 干的这些事情了。实际上我们干的好多是重复古人干的事情。他在认识世界,我 们也在认识世界,他在那个层次认识,我们在这个层次认识,都在认识事物的本 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