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镇满族蒙古正蓝旗陈氏,百年族谱中满族八旗传说、布局、拨旗、拨民、抬旗、红册地: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1)

一、八旗传说

"从龙人关"说的是八条小龙,听从玉皇大帝谕旨,齐心同共将日月分离完成当今有白天黑夜之分的世界。八小龙相互结合在一起,正象汉字的金字,金字也正好八画,实际上就是八条小龙组合而成。金字塔两条龙头合在一起,变成了金字头上的尖,他们齐心协力,象个楔子,在日头和月亮之间一拱,就真的把日头和月亮给拱开了。这八条小龙完成了任务,也累得筋疲力尽,纷纷朝地上掉下去,此时,刮起一阵大风。说来也巧,不知道从哪里刮来八块颜色不同的大布落在地上,这八条小龙正巧每条龙落在一块布上。后来,后金国将这八块带有龙图案的布当成了旗标,由于八条龙和八块布的颜色不同,所以才有了不同的旗色。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2)

二、盛京增旗

1635年 盛京沈阳(天聪9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编蒙古八旗;1637年 盛京沈阳(崇德2年) 清太宗皇太极 成立汉军二旗:正黄、镶黄;1639年 盛京沈阳(崇德4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汉军为四旗,正白、镶白;1643年 盛京沈阳(崇德8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充汉军为八旗。

我百年旧家谱记载:其先祖兄弟三位,先祖陈代文大爷由原八旗,拨旗入顺天府都京正黄旗(现北京);先祖陈代科二爷由原八旗,拨旗入兴京厢红旗(原赫图阿拉,意为“横岗”。故址在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西老城村);先祖陈代富三爷由原八旗,拨旗入盛京正黄旗(现沈阳)。(也就是说,在康熙四年前的辽阳北胡贵屯,先祖兄弟三位都在旗。只是重新拨旗分别入到顺天府都京正黄旗、兴京厢红旗和盛京正黄旗。)

后来,先祖陈自皋由盛京正黄旗,拨旗与广宁蒙古正蓝旗驻防(先祖陈自皋,由原沈阳的盛京汉军正黄旗后拨与现北镇的广宁蒙古正蓝旗驻防。也就是说,由原汉军正黄旗,抬旗为蒙古正蓝旗)。

注:

辽宁省北镇满族正蓝旗陈氏字辈:

忠号景嘉代

自邦可永天

世文继国鸿

德广大占朝

明兴胜良久

祥兆吉庆有

金声智玉振

仁正恩承守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3)

三、北京布局

进驻北京后,满族八旗在北京城的戍卫驻扎(京旗)、(禁旅八旗):北京城内城是方城,按方位颜色布防:两黄旗驻北方(驻德胜门、安定门);两白旗驻东方(东直门、朝阳门);两红旗驻西方(西直门、阜成门);两蓝旗驻南方(崇文门、宣武门).

我百年旧家谱记载:先祖大爷(陈代文),顺天府都京正黄旗。

注:北京地区应有同族人另谱记载三代人:陈景和、陈嘉良、陈代文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4)

四、兴京增旗

1615年 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天命元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 正四旗改为:黄、白、红、蓝。同时增设镶四旗,即: 镶黄,镶白,镶红,镶蓝。皇太极即为后为扩大兵源在满八旗的基础上有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满清入关后八旗军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我百年旧家谱记载:先祖二大爷(陈代科),镶红旗(兴京厢红旗);

注:辽宁抚顺地区应有同族人另谱记载三代人:陈代科 陈自富 陈邦英、陈邦杰、陈邦颜、陈邦德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5)

五、拨旗

清朝旗人的旗籍,类似于我们现代的军区。所以通常情况下,清朝旗人的旗籍是明确的、不变的。满洲共分八旗,但旗人的旗籍却远不止八种。以正蓝旗为例,旗下人等的旗籍分为正蓝旗满洲、正蓝旗蒙古、正蓝旗汉军和正蓝旗包衣,其他七旗亦然。通常情况下旗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改变。但是,这种固定指的是没有政治干预的情况下。只要负责制定八旗“编制”的人——皇帝想要改变,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出于平衡各旗实力和人口的需要,各旗之间的置换还是事实存在的。如某旗旗人口过多了、实力过大了,皇帝则会将其中部分划拨给人口较少、实力较弱的某旗,以保持各旗之间的总体平衡。既然所在被划拨给了其他旗,隶属这些旗人自然也是要改变旗籍的。例如正黄旗被削去后拨给了正蓝旗,那么旗下人等的旗籍自然就跟着改变了,甚至整旗“易帜”的事情也都是事实存在的。这种改变就称为"拨旗"。

旧谱记载:康熙四年间由辽阳北胡贵屯先祖兄弟三位大爷拨旗入顺天府都京正黄旗二爷拨旗入兴京厢红旗三爷拨旗入盛京正黄旗也就是说,在康熙四年前的辽阳北胡贵屯,他们三位都在旗。只是拨旗分别入到顺天府都京正黄旗、兴京厢红旗和盛京正黄旗。此时,应该有大事件发生,才会出现了拨旗。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6)

六、拨民

历史上有两次大拨民。清朝统一全国后,清廷为发展辽东农业生产,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开垦荒地例》到顺治八年开始正式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开始,陆续颁布《辽东招民开垦奖励条例》、《辽东招民令》等奖励移民辽东的政策。此后,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的人,源源不断来到这里安家屯垦。奖励移民政策规定“凡招来新民,归部遣官偕同县官,城中每丁给地基二绳,约三丈(二日)于野,每丁给地五绳(二十五亩),永为民业”,同时免费为移民提供口粮和农机作物,另外还规定“至百名者文授知县(相当于今县级),武授守备(相当于今上尉)。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相当于今副县级),武授千总(相当于今中尉)”。顺治十五年还规定“还依开垦面积之多寡,决定地方官的升迁,或赐匾额,高悬门第,以示褒奖”。政策十分优惠,许多地方整村屯迁来,有的地方官率领而来,推动了屯垦。

旧谱和老谱中,对山东如何进入辽宁没有交待。但从时间段上分析,很接近拨民。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7)

七、抬旗

除了旗份置换之外,改变旗籍的另一条途径就是抬旗和降旗了。能够获得抬旗待遇的人并不多,主要分为外戚、功臣两类。对于一些立下了重大功勋的旗下功臣,皇帝们往往也会通过抬旗进行笼络。有抬旗就有降旗,降旗不是恩典而是一种处分。除了前面说到的那些,还有一类非常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出旗为民的汉军。

旧谱记载:先祖陈自皋 由盛京后拨与广宁蒙古正蓝旗驻防。这实际上也属一种抬旗。因为,在每旗四种旗籍之中,满洲地位最高、蒙古次之、汉军再次之、包衣最低。包衣理论上是奴籍,地位应该低于非奴籍的汉军才对。先祖陈自皋的父亲拨旗入盛京正黄旗。此时,先祖陈自皋也归盛京正黄旗。这里没有特指,实际上为正黄旗汉军。先祖陈自皋,由现沈阳的盛京汉军正黄旗后拨与现北镇的广宁蒙古正蓝旗驻防。这里特指:蒙古正蓝旗。也就是说,由原汉军正黄旗,抬旗为蒙古正蓝旗。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8)

八、红册地

红册地,清代登载旗地的官方印册称红册,入册之旗地为红册地。也就是说,红册地是清政府划定的良田,分发给旗人。清朝旗人的田地渐渐进入流通领域,使得国有变为私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演变路径。满清入关建立政权以后,通过直接圈占的方式,拥有了大量国有土地。这些土地被分给旗人,作为他们生计的保障。清政府认为和希望这样一来,所有的满族人和他们的后代就可以永远无衣食之忧,永远安居乐业。

旧谱记载:曾祖兄弟 拾壹人(可喜、可仕 等)应领红册地六拾亩、又应领祖地三拾亩。也就是可:在清政府领政府在册的土地60亩,自家祖地30亩。共计90亩。注:清朝时一亩地等于现在0.92亩.清朝以5方尺为步,以240步为一亩,而清代的一尺约合32公分左右。计算可得清朝时一亩约为614.4平方米。现代一亩大约666.67平方米。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9)

九、我祖轨迹

我祖,355年前,在辽宁省辽阳市北胡贵屯(现:辽宁省鞍山市腾鳌镇),后入沈阳的盛京正黄旗。先祖陈自皋由盛京(现沈阳)到广宁(现北镇),为满族的蒙古正蓝旗驻防。为寻祖,现寻找当年相关的人和事?其生活轨迹如下:山东陈家花园;辽宁省辽阳市胡贵屯(现:辽宁省鞍山市腾鳌镇),为盛京正黄旗;由现沈阳(盛京)后拨与现北镇(广宁),为蒙古正蓝旗驻防。山东一一腾鳌镇一一沈阳一一北镇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10)

十、老谱旧谱

2020年11月13日,北镇陈大文、陈德祥、陈广宇、陈大勇,在陈大力的引领下,到北镇白厂门的陈广和家,调研其保存的一页老家谱,被称为:旧谱。家族中,现保存较完整的已七十九年的康德八年(公元1941年)老谱和已六十五年的1955年老谱,现又出现一个上百年的旧谱。经比对,这二老一旧,整体吻合,相互补充。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11)

十一、旧谱年代相传:

康熙年间旧谱。从旧谱存留日期看,康熙四年指的不是始祖的生活年代,是续写谱时间。从旧谱持谱人讲,从纸张、字迹分析看:这张旧谱老页上百年是无疑的,准确的具体年代可由其他方式来确定。但下方"国"字辈以下的文字,应属后加的。因有简体字出现,也就五十年的光景吧。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12)

十二、专家评议

经请文字专家郭凯先生评议如下:

康熙四年间由辽阳北胡贵屯先祖兄弟三位大爷拨旗入顺天府都京正黄旗二爷 拨旗入兴京厢红旗三爷 拨旗入盛京正黄旗先祖自皋 由盛京后拨与广宁蒙古正蓝旗驻防高祖 兄弟二人邦福 邦君曾祖兄弟 拾壹人可喜 可仕 应领红册地六拾亩 又应领祖地三拾亩祖 永 信 寿。

1、上稿下面存在部分文字不清之处;

2、“二爷”一行里面是“興”,即:兴;

3、“先祖自皋”一行里是“與”,即:与;

4、遼,即辽。撥,即拨。撥旗,取而代之之意,归旗入满。厢红旗,即镶红旗。顺天府,明清时设于京师(今北京)之府制。兴京,原名赫图阿拉(满语),现辽宁新宾县西老城村。盛京,现辽宁沈阳、辽河一带。

5、最后一行国政 国荣 国顺是后来加上的。“国”字繁体字是“國”。使用“国”,至少应是一九五六年国务院颁布的简化字开始使用。“国”字一行与前边的字迹有不同之处。應,即:应。畝,即:亩。

6、还有一点点疑惑,“高”字虽无繁体字,简化字前先人习惯用“髙”。“髙”是“高”的异体字。

7、此谱的年代(有一百多年)仍存疑点。按辈份称呼顺序:高祖 曾祖(父亲的爷爷)祖(父亲的父亲)父(吾辈之父)吾辈。按此推断持谱人或抄谱人应是“国”字辈,下边是:鸿 德 广。但怎么出現简体“国”字呢?修谱人应是“继”字辈人,后加入“国”字辈的后人。这样推断才可出现简化“国”字。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13)

十三、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是清朝康熙四年,距近已355年。说明该旧谱页,是从公元1665年的清朝康熙四年的三位先祖续写的。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14)

十四、辽阳北胡贵屯

明代东北辽阳县胡贵屯,就是今辽宁省鞍山市腾鳌镇。腾鳌镇,原又叫腾鳌堡。因曾有巨鳌在此“飞天”的传说而得名。关于腾鳌堡地名的由来,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鳌为龙的九子之一,有挥海之力;而腾则为腾飞。这里真有鳌腾空飞起?没想到,还真是腾鳌名头由来的正解。据传说,金朝时,此地住着两个大户人家,一家姓胡、一家姓贵,这里因此被称为“胡贵屯”。两大户人家以种地、打猎为生,彼此相依为命,怎奈此地非涝即旱,几乎没有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为摆脱旱涝之苦,胡、贵两家联合起来,举全族之力祭天神,乞求天降吉祥。祭天的地址就选在附近的一个大河塘沿上,当地人称之为泡子。泡子虽说面积不大,却深不见底,鱼虾成群,水面上时常泛着一层神秘的幽蓝之光。风吹水面时,水波痕迹诡谲异常,似乎水下隐隐约约有巨物晃动,尤其在黑夜,泡子里不时传来非人力可为的划水声,此怪声每每于午夜时分惊悚响起,听得人心惊胆战。胡、贵两家开始祭天神时,晴朗的天空中飘着祥云。忽然,乌云蔽日,雷电交加。胡、贵两家人猝不及防,被从天而降的急雨浇得里外湿透。就在大家惊魂未定时,只见泡子里水面浪花翻滚,中央的浪花如水烧不断地吐泡翻滚并向上凸起,一巨形怪物腾空而起。两家人斗胆定睛一看,此怪物长龙头、生龟背、后拖一条麒麟尾,腾云驾雾在空中转了三圈后,发出响彻天地的一声长啸,越过东面双龙山后划天而去。此物一去,不多时便云开雾散,艳阳高照。胡、贵两家人被这眼前发生的一幕惊呆了。年长者认定此物为鳌。人们惊恐万状举家西迁,两个大户分处两地,这就是今天的周正村和贵兴村。在周正村居住的胡氏人家,是当地的旺族,家大业大、人口众多。贵姓人家则分化为多个姓氏,为求吉祥,称居住区为贵兴。而巨鳌腾空而起之地自然顺理成章称为腾鳌,这便是腾鳌地名胡贵屯的由来。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15)

十五、清朝旗人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清朝最早的八旗是由努尔哈赤时代创立的满洲八旗,此后随着地域不断扩大,陆续出现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这些统称为八旗,实际是24旗,彼此都是独立的,以满洲八旗地位最高。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16)

十六、兄弟旗人

从旧谱页看,陈氏先祖兄弟三人分别在正黄旗和镶红旗中任职。先祖大爷(陈代文),正黄旗(顺天府都京正黄旗)先祖二大爷(陈代科),镶红旗(兴京厢红旗);先祖三大爷(陈代富),正黄旗(盛京正黄旗)。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17)

十七、蒙古正蓝旗

先祖陈自皋是蒙古正蓝旗,不是常常认为的汉军正蓝旗。清代的八旗军,包括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在行军、驻营时所居的位置是固定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势力增大后,把征服的蒙古族人也编入旗内,统归八旗管辖,被称为八旗蒙古。清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在征服察哈尔蒙古后,对众多的蒙古壮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编审,正式编组为若干蒙古牛录分属八旗。至此,八旗蒙古出现了。八旗组织中蒙古旗与汉军旗的建立比满洲旗稍晚。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18)

十八、走进腾鳌

镇2017年10月12日,按老家谱记载,我祖陈代富由汉族转为满族正蓝旗,由腾鳌镇驻守北镇,河南陈广明自驾考证为: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腾鳌镇永安村。北镇满族正蓝旗陈氏的故乡一一鞍山海城市腾鳌镇永安村。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19)

十九、腾鳌镇寻祖

我们老家谱记载:我祖陈代富由汉族转为满族正蓝旗,由辽宁省鞍山海城市腾鳌镇,于顺治十八年拨往广宁(现北镇)驻防。为此,我独人自驾寻根到海城市腾鳌镇,它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腾鳌镇的副镇长让我去找曾写过自家家谱的镇党办副主任接待了我。并拿出腾鳌古镇《腾鳌镇志》,指着记载:1651年(清顺治八年)清政府开始向腾鳌移民。和我们的家谱对比指出:很吻合。说明从山东来腾鳌时间也不长,也只有10年。又指着:汉人在清朝廷有功之臣并入了旗籍者,统称新满洲。他肯定的说我们的先辈给清政府立过功,而且功绩比较大才会同意转入满旗旗人,也就是属新满洲。他说,整个腾鳌镇陈姓就很少,整个县政府就没有陈姓的。从我们的情况分析,由于从山东过来时间不长,很远的村子不会,只应该在离镇上很近的永安村。并翻到镇志上:永安村清顺治八年,山东移民迁来东北,当时仅有10余户。随后笑着说东北宪兵司令陈兴亚出生该村,是个大人物,只是张学良在张作霖的指使下被他亲手抓起来了。所以,不能宣扬,他家的房子也都拆掉盖楼了。只是你们辈份的用字对不上,应该是你们到山东以后自选了这十五个字,你看共四组,应该每组五个字,可第一组且用了六个字。他又说该村仅此一陈姓大户。你赶紧去,上午是他们选人大代表,所有人都在。当我来到村政府时,确实人都在准备选举。老村长也很热情,办公室的一位男士接过话说:你去马路对面找陈安荣吧,他哥哥就在她家住,他弟弟陈安顶家也有,我都给他们写过家谱。我找到八号楼二楼西户陈安荣家时,她说她是出门人对家谱不感兴趣,只知道每年过年对着拜,她也沒仔细看过。这时我想不用看了,因为,挂墙上的家谱写不上几代人。我返回村部证实确实他只给他们写了四代。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20)

二十、广宁

广宁,今天辽宁省北镇市。金天会元年(1123年)升辽显州为广宁府,府址在今广宁镇,下设闾阳、望平、广宁、钟秀4县。至明代,广宁成为明朝在东北最高的军事机关驻地。

满族族谱怎么排的(读百年满族族谱)(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