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阜新,前一段时间成了网络热点,为什么呢?有说在阜新可以2万元买楼房的,有说阜新是五线城市的,还说阜新是辽宁省唯一的五线城市……

可很多人不知道,倒退个几十年,阜新可是闻名全国的“煤电之城”;倒退个一千年,阜新可是妥妥的“一线城市”。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崇宁年间(公元1102年~1106年),开封有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户,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口。”在北宋时期,开封曾号称“世界第一大城市”,真正的“一线城市”。

阜新哪年建市(阜新在辽宋时期是)(1)

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生活,开封不仅毫无压力地碾压其他朝代的都城,而且单从城市规模以及人口数量上来讲,能够与东京开封府相抗衡的都城也少之又少。虽然唐朝都城长安就已经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地步,但是东京开封府却要更胜一筹。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与宋朝同时期的辽契丹阜新地区的各方面情况。

一、从人口数量上讲。

契丹族建国后,辽代统治者将俘获的中原汉人与东北的渤海人迁徙到阜新地域,建立头下军州。契丹统治者对阜新地域采取保护性开发政策,使当时的阜新地域以懿州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83年—1031年)时期,阜新地域已有3万多户,人口30万,兵丁多达56900人,成为辽朝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和重要的后方基地,成为契丹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人口数量上,与汴京(开封)相比也不遑多让。

二、从政治中心角度讲。

阜新地区先后发掘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腰衙门“辽晋国夫人墓”,清河门地区“佐移离毕萧相公”墓群,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卧凤沟“辽国许王墓”,彰武高成辽墓、程沟辽墓,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腰衙门“耶律奴墓”,关山“萧和家族墓”,八家子镇果树村“平原公主墓”等重要辽墓。除此之外,还发掘出图古辞、萧仅、萧旻、萧德让、萧令公等大量贵族及平民墓葬。

阜新哪年建市(阜新在辽宋时期是)(2)

以“辽许王墓”(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卧凤沟乡境内,该墓于1970年被发现。)为例,经专家考证,许王即《辽史》所载的耶律斡特剌。他生于辽道宗天祚帝时代,做官长达二十多年,曾封为北院枢密使、漆水郡王、混同郡王、南府宰相并契丹行宫都部署,辅佐天祚帝,死于重熙二十一年(1052年),终年42岁。这一墓葬在当时来讲,规格较高。而像这样的墓葬十分之多,可以看出当时阜新地区是辽契丹政治的中心之一。

三、从交通发达经济繁荣角度讲。

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为商品贸易提供了条件。人口的增加、城镇的发展、村寨的密布以及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和谐,推动了商贸活动的兴旺。

懿州(今阜新)地区地处辽朝腹地,北通上京(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接东京(今辽阳),西达中京(今赤峰市宁城县)与南京(今北京),交通四通八达。

懿州地区除有汉唐时期的古驿道,还有便捷的水运航道。懿州城建在绕阳河畔,是辽西北和东蒙古水上通航与陆路交通的枢纽。当时绕阳河水量很大,夏秋季节,轻舟和排伐可通辽河下游,经牛庄港入海;冬季可行爬犁。辽上京、中京的物资可经懿州中转,进行海上贸易;高丽(王氏高丽,即朝鲜)的物资也可用船运到懿州,和辽国换马。

懿州古城东面绕阳河畔的小城当年就是通往大海的水运码头。绕阳河西岸,有一条两米多深、六七米宽的壕沟,直通懿州古城。据当地出生的阜新地方史志学者王振华介绍:这条壕沟原来是运粮城通往懿州古城的地道,地道五六十年前还有,两米多高、一米多宽,青砖拱券,人能钻进去;现在完全塌陷了,遗址被冲成水沟。这地道就是地下运粮道,懿州城一旦被敌人围困断粮,可以从地道往城内运粮。“运粮城”也因此而得名。解放前有一次绕阳河发大水,河岸被冲坍的运粮城遗址土层中露出一个三米多深、六米多宽、长度无法估算的粮食窖,窖中贮藏的谷子尚未完全霉烂,一些谷粒还清晰可见。由此可见,当年运粮城这个水运码头储藏的粮食之多。

发达的水陆交通网,沟通了不同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生产发展,在懿州地区形成了中心城市及许多小城镇,使懿州(今阜新)地区经济繁荣,物产丰富,成为辽国重要的后方基地。

阜新哪年建市(阜新在辽宋时期是)(3)

古懿州(今阜蒙县塔营子镇)遗址

四、从城镇化和富裕程度角度讲。

头下军州,就是贵族的私城。头下军州的税收,除酒税交给政府外,其他均归头下军州的领主所有。辽代准许建筑城墙的头下军州共有16座,而在阜新地域经考证已经确定的就有9座。

另外,塔是佛教寺院的建筑物,有塔必有寺,大寺院必建在城市或人口较多的居民点附近。阜新的古塔,多系辽朝所建。据《阜新县志》和《满洲·锦州省古迹》 记载,在阜新境内,曾经屹立着各式各异的辽代古塔共十四座,这充分说明辽代的阜新一定是人口较多且富庶,经济文化繁荣,是个“大都市”。

阜新哪年建市(阜新在辽宋时期是)(4)

懿州辽塔(塔营子塔)

五、从百姓生活温饱角度讲。

阜新境内的绕阳河流域,土质肥沃,物产丰富,适于农牧业生产。在辽代这里粮食因量多而价贱。

据《辽史》载,当时“懿州”(今阜新地区)斗粟六钱。”因粮食多,所以小米很便 宜。在明朝之前,中国还没种植玉米。粟(小 米)是北方的主粮,这里盛产谷子。

塔营子村东一公里的绕阳河南岸,有一座土筑小型古城,当地人称其为军粮城。据专家考证,军粮城是明朝广宁后屯卫的 囤积粮草的地方,军粮城与塔营子古城之间还有一条砖砌地道相通。当地人说,在伪满时,有一年绕阳河发大水,军粮城塌岸的土崖处露出一个3米深6米多宽的粮食容,窖中的谷子粒清晰可见。按这个窖的体积测算,内贮谷子当在八千吨左右,可见当时这一带产粮之多。在农耕经济的古代,能吃饱饭,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阜新哪年建市(阜新在辽宋时期是)(5)

综上所述,在辽宋时期,与北宋的汴京(开封)相比较,阜新地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线城市”。

读者朋友们,你们认为呢?欢迎你们分享自己的见解!

(感谢阜新文史学者王紫晨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感谢网友提供的相关图片,一并鸣谢!)

阜新哪年建市(阜新在辽宋时期是)(6)

在阜新市中心医院康复治疗。

作者:郭玉胜。现在阜新市传媒中心(集团)工作(原阜新日报社)。因患世界罕见病格林巴利综合症+糖尿病不能自理,现在家休养康复。

曾先后在《家庭科学报》、《辽宁农民报》工作。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会员、阜新市地域文化研究会会员、阜新市作协会员、国家级持证导游员,曾出版《爱洒民心》、《情暖热土》、《大清沟史话》、《我的爷爷奶奶》、《金家洼子史话》等书籍。

近年来,陆续在国内报刊及网络媒体发表新闻、文学作品300多万字,获得各种荣誉50多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