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佩服朱元璋是有着长远眼光的人,他一直认为北元骑兵是明朝最大的威胁,虽然在明初的几次战争中,北元实力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但他们还是对明朝的边境进行不断的侵袭。
北元明知道自己与明朝大军正面冲击不可能取得胜利,他们采取流氓战法,打了就跑,跑了再打的游击战术,不断的骚扰明朝边境。
北元作为游牧民族,为了吃饭,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抢。
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成本低,缺点就是人员会有损失,抢到的东西也少,所以要经常抢,这就对明朝造成了困扰。
朱元璋为了彻底消灭这个威胁,必须要打到北元不能翻身。
想法是好的,但朱元璋却有一个困扰。
明朝的很多名将都死的差不多了,其中很多都是被他自己杀害的,其中最能打的几员大将,常遇春死的早,李文忠被他削职流放,冯胜和邓俞年纪太大,第一名将徐达也于洪武十七年病死。
这时的蓝玉才入了朱元璋的眼。
朱元璋用人一向都是有预谋的,他跟太子朱标说“用人是门大学问,一个人能不能用,怎么用,不能只看其短板,还要多用长处。”
01 蓝玉的崛起
蓝玉是常遇春的内弟,常遇春把他推荐给朱元璋几次,朱元璋都没有轻信。
蓝玉的运气其实不是很好,那个年代名将太多,他只能在名将手下打打下手。
蓝玉曾经跟随徐达参加了洪武五年的远征,蓝玉在战场上被王保保追着打,蓝玉连王保保的样子都没看清就被击溃,这次的失败让他心里憋着一股气,他回去熟读兵书,期待跟王保保再战一场,要一雪前耻。
但蓝玉的这个梦想还没等到就破灭了,洪武八年王保保死在了漠北,蓝玉失去了目标,心里非常气愤,不过他很快就找到了新方向——彻底消灭北元。
蓝玉去跟朱元璋请战,这正跟朱元璋的想法不谋而合,洪武二十年的远征,朱元璋同意了蓝玉的请求,给了他右副将军的位置。
但蓝玉对这个位置不服气,因为这只是个副职,那时的主帅是冯胜。
蓝玉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接受,不过也正是这次出征,让蓝玉一举成名。
这次远征的目标是拥兵二十万的纳哈出,他们占据了松花江以北,只有拔掉这颗钉子,才能放心大胆的攻击北元。
朱元璋对冯胜说:
“你们的战队先进驻通州,先打探元军的下落,如果在庆州发现敌军,要立即派骑兵发动突然袭击,切记不可出动大军,只有攻下庆州之后,大军才可进攻,战则必胜。”
朱元璋又郑重的吩咐了一句“在占据庆州前,万不可动兵,动则必败。”
朱元璋仗还没有打,就已经预算到了战争的全部过程,说起来连冯胜和蓝玉都不信,但朱元璋打胜仗有自己的一套部署,并且是常人不能理解的,但真理往往就在少数派这边。
所以说朱元璋就是一个奇人也。
在部署好这一切之后,朱元璋暗地里还有一个计划,事后证明,也正是朱元璋的这个计划,彻底瓦解了纳哈出的二十万大军。
02 蓝玉不怕死的精神让他首取胜利正月初三,冯胜率兵抵达通州,派人去庆州打探,果然纳哈出在庆州安排了重兵把守。
那日漫天大雪,天地间被白雪覆盖,在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蓝玉率领着先锋骑兵突袭庆州。
蓝玉出征前对士兵们说“此次进攻务求必胜,唐时名将李愬就是冒雪下蔡州,一具荡平藩镇,今日又降大雪,这都是天意!各位一定要奋力杀敌,至死不弃,这一战胜了,你们将建立功勋、名留青史。”
都知道常遇春擅长突袭,蓝玉跟随常遇春多年,深知其兵法精髓,庆州一战,也是充分发挥了这一用兵特点。
当时的敌军城门大开,正在埋锅做饭,他们没有料到这样的风雪天气,明军竟然能找到这里。
当敌军看见这些满身白雪好像幽灵一样,手持马刀冲进来的人,吓的目瞪口呆。
蓝玉趁着敌军没有防备,大获全胜,占据了庆州。
冯胜亲率大军直捣辽河,打开了通往辽东的通道,准备与蓝玉会师之际,朱元璋早就开启了暗地里的计划,用另外一种武器打败了元军。
这种武器比任何一种刀剑和火炮都厉害,那就是——钱。
朱元璋知道只靠武力很难消灭北元,既然如此,就“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北元士兵英勇善战,但是资源匮乏,朱元璋用大量的金钱引诱他们内迁,并分给他们土地,这一招釜底抽薪,让很多北元人迁居到了中原。
朱元璋采取了开明的政策,平等对待元人,北元人来到中原既能吃的好穿的暖,还受人尊敬,这样的生活比在北元舒服多了,慢慢的,北元的人逐渐稀少。
朱元璋还派出了一个人,他就是纳哈出之前的部下奶刺吾,对纳哈出进行劝降。
纳哈出被说动,又觉得自己带着二十万大军投降太没有面子,反悔了。
当冯胜和蓝玉把兵营架在了纳哈出的门口,纳哈出估算了一下自己的实力,知道打只有死路一条,“天不复使我有此众矣”纳哈出发出哀叹,率军投降了明军。
03 蓝玉的主帅之路是戏剧性的
投降仪式上,蓝玉的性格缺陷差点害了他。
蓝玉为了表示对纳哈出的敬意,准备宴请他,纳哈出带来几百人去参加仪式,蓝玉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但最后蓝玉的一个举动两人差点闹僵。
纳哈出向蓝玉敬酒,豪气之人会说一些不喝就不是兄弟之类的话,蓝玉看到纳哈出的衣服破了,好心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蓝玉穿,但纳哈出拒绝了。
这个举动虽然友好,但也是蓝玉的疏忽,他没想到自己和纳哈出衣着习惯不同,纳哈出以为蓝玉这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一种强求。
蓝玉以为纳哈出客气,反复要求他穿上,并说“你不穿我就不喝”,纳哈出说“你不喝我就不穿”,两人谁也不肯让步。
争来争去,纳哈出首先翻脸了,他把敬蓝玉的酒泼在地上,此时蓝玉身边的一个人看到纳哈出没给蓝玉面子,直接拔刀就向纳哈出砍了过去。
这个人就是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常茂没继承他父亲的军事天分,却继承了常遇春的爵位和暴脾气。
幸好纳哈出反应快,这一刀还是砍在了他的肩膀上,双方士兵差点打了起来,是冯胜上前稳定了纳哈出的情绪。
这次的意外全怪蓝玉的性格太强横,但却不得不说蓝玉的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这次回师之后,主帅冯帅被朱元璋定罪抓了起来,蓝玉就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了主帅的位置。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朱元璋将十五万大军交给了蓝玉,为和元军进行最后的决战,临行前,朱元璋亲自为他送行,并告诉他“倍道前行,直抵虏廷”,“肃清沙漠,在此一举”。
朱元璋对蓝玉寄予厚望,蓝玉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
03 著名的捕鱼儿海一战
蓝玉率领着这支十五万最强的军队过高山,渡大河,进入了沙漠,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的后勤无法保障,只能自己携带干粮。
一路之上,不断有人倒下,只有必胜的信念支撑着他们。
敌人好像知道了明军的计划,早就躲了起来,在黄沙遍的大漠里,想找到躲起来的元军谈何容易,他们的粮食和水都不多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在离捕鱼儿海大约四十里的百眼井,听着部下跟他报告粮食缺乏水源殆尽的情况,蓝玉知道自己要下决断了。
继续前行?敌人不知道在哪里,没有粮食和水,军队坚持不了几天,有可能十几万人就会被饿死渴死在沙漠里。
后退班师回去?十几年的心血就此功亏一篑了。
蓝玉只能依靠一样东西——直觉。
“敌人一定就在附近,前进!”
蓝玉的自信感染了整支军队,他们为了保险起见,连做饭都要先在地上挖个洞,在洞里烧火做饭,防止烟火冒出被敌军发觉(军士穴地而炊,毋见烟火)。
在大军到达捕鱼儿海南面后,终于发现了北元大军的踪迹。
此时的北元最高统治者脱古思帖木儿正在和他的大臣们举行宴会。
他一听到明军出征的消息,就把部队和所有的贵族们都转移到了这个地方,茫茫大漠,他深知“军乏水草,不能深入”,只要等到蓝玉的大军梁尽水绝,就可以反守为攻。
许多天过去了,并没有等到蓝玉的大军,元军放松了警惕,连基本的守卫也不设置,每天和自己的大臣们饮酒作乐。
蓝玉率领这大军进攻的那天,正好大风扬沙,天空被黄沙掩盖,白天变的如同黑夜一般。
元军们发现,突然从黑夜和风沙中杀出一队面目狰狞、凶神恶煞的骑兵,他们不问缘由,见人就砍,北元士兵以为这些人是地狱中的妖魔鬼怪,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
明军为了找到这群元军,在沙漠里吃尽了苦头,好不容易找到了对手,把持续多日的怒火都发泄到了元军身上。
还在喝酒的脱古思帖木儿听到营外大乱,带着自己的长子和丞相逃跑了。
捷报传入朱元璋那里,朱元璋给了蓝玉最高的评价“蓝玉就是我的仲卿、药师啊”。
捕鱼儿海战役是蓝玉的最高点,使他的名望达到了顶峰,但他的错误最终让他走到了终点。
04蓝玉的覆灭
蓝玉在班师回朝途中,欺负了脱古思帖木儿没来得及带走的老婆,而致她自杀,(私元主妃,妃惭自尽死)。
蓝玉的行为违法了大明的政策,朱元璋虽愤怒,但念其有功没有追究,蓝玉以为默许了他的表现,更加猖狂。
蓝玉率领军队到达喜峰关口时,已经是黑夜了,还没来得及等到开门,蓝玉就命令士兵攻击关卡,破城墙强入。
不是守关的不给他开,而是已经跑去开门了,是他一刻也不愿意等。
这两件事让朱元璋十分恼火,把原来要封他的梁国公的“梁”字改成了“凉”字。
还有一件事,也是朱元璋恼火的原因。
朱元璋看在蓝玉的功劳上,破例封他“太子太傅”的官衔,这可是从一品官职。
蓝玉不但不领情,还在很多人面前大叫“我不堪太师耶?”
这就不是他不识抬举的问题,而是在挑战朱元璋的忍耐和耐心。
自负和狂妄有时候就是自己的敌人。
据传:有一次出征前,蓝玉与十几人去向朱元璋辞行,朱元璋想留下蓝玉一人议事,连续三次示意诸将退下,诸将却毫无反应,而蓝玉举起袖子轻轻一挥,诸将立即告退,这件事更增加了朱元璋对蓝玉的不满。
朱元璋评价蓝玉:
蓝玉不是徐达,天德的持重谨慎,他这辈子都学不来,用兵打仗赶的上王保儿,为人处事活脱脱第二个朱亮祖,
甚至比喻,明明就是一头蠢驴,却还以为自己很聪明。
历史上蓝玉被杀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明通鉴》记载,蓝玉和燕王朱棣有着很大的关系。
蓝玉是常遇春的内第,常遇春的女儿是太子朱标的妃子,蓝玉曾对太子说“燕王不是一般人,迟早要造反,他有天字气象,你一定要小心。”
都知道太子朱标和四弟燕王最要好,也最温良,朱标在跟朱棣闲聊的时候把这句话告诉了他,朱棣狠狠的告了蓝玉一状,朱元璋在这件事的挑拨下才对蓝玉动了手。
其实无论如何,朱元璋都到了对蓝玉动手的地步了,当然还要给他一个名正言顺的罪名。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逮捕了蓝玉并把他下狱审理,如果说只是处置蓝玉是正常的,但随着蓝玉案的展开,洪武四大案最后一案的开始,才是朱元璋真正的目的。
既然是谋反就肯定有同党,估计蓝玉在狱中吃了不少苦头,这个根本没有谋反打算的名将,竟然写了长篇供词,最后“供出了同党”一万五千人。
蓝玉被灭族,“同党”被杀,蓝玉案把洪武年间的功臣宿将几乎一扫而空。
写在最后蓝玉的一生是极具戏剧性的,他的前半生一直活在名将们的阴影下,后半生创造了不朽的功绩,却在最风光的时候被拉下马,他终究不过成了朱元璋的一颗棋子。
说起来蓝玉的狂妄和骄横,只是他早死的原因,就算他不是这样,也早晚会被朱元璋处理掉。
朱标因病亡,朱元璋年岁已高,他因为对朱标的宠爱,不顾大臣的劝阻,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而蓝玉这批开国功臣,只有朱元璋能够控制他们,为了保住自己孙子的皇位,不让江山易主,只有把这帮人清理干净。
而同时朱元璋又要考虑到,必须要有人去保护国家,对朱允炆来说是不可能的,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他把几个儿子分封到了各地,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军队,又制定了一整套制度来制衡藩王的权力,这才安心。
一代名将蓝玉的一生就此覆灭,但他的赫赫战绩将记入史册,被后人追忆。
《山河月明》看懂宁王的“朵颜三卫”有多厉害,就知朱棣为何眼红
看懂李景隆胜朱棣时三次“突发性弱智”就知为何说他“军事白痴”
看《伪装者》原著才知,原来明堂竟然有另一重身份
《 亲爱的小孩》大结局:看懂病房里新来的小孩石头,才懂这部剧的深意
看了《伪装者》原著才知,王天风叫于曼丽“婊子”背后的隐情
重刷《伪装者》才知,明台跟程锦云相爱,明楼下了多大一盘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