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柏林石匠同名小说的《余生,请多指教》(以下简称《余生》)正在热播。

这是一个讲述大四女孩林之校(杨紫 饰),因为父亲林建国(夏志卿 饰)身患胃癌在医院救治,而和医生顾魏(肖战 饰)从误解到相知,并最终步入婚姻的都市爱情故事。

尽管让粉丝苦等两年,但从目前的热度来看,这等待是值得的——因为它抓住了爱情故事最核心的问题:如何建立信任。

但这还不够,对《余生》来说,它还有更大的野心和诉求,那就是尽一切可能,去夯实这种信任的坚固性,于是就有了“医生与病患”、“治疗与癌症”的身份设定和故事隐喻。具体到细节上,就是顾魏以主刀大夫的身份,去治疗林之校父亲的癌症。

患者需要信任医生,才有被治愈的可能;

而爱人则需要对彼此信任,才有可能收获真正的幸福。

也就是说,医生与病患的身份设定,既有其现实层面的含义,却也暗藏着对恋人关系的外围喻指。父女的情分越感人,医患的关系越具拯救意味,而林之校和顾魏的爱情,也就越发显得真挚可贵。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1)

《余生,请多指教》(2022)

01

爱情,源于误解

POST WAVE FILM

美好的爱情,多半始于尴尬和误解。

《余生》也不例外。

林之校和顾魏第一次相识,是在一间酒吧里——当时顾魏被堂弟硬拉着在酒吧里聊天,林之校则被闺蜜硬拉着在酒吧里“叛逆”;

等到林之校的父亲靠朋友圈里的定位追赶而来,慌不择路的林之校,抓着顾魏的大衣就蒙住了头,于是就有了彼此误解的开始。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2)

林父不问来龙去脉,一口认定顾魏是“不三不四”的人;

顾魏则觉得喝到烂醉的林之校,是个“缺乏管教”的人;

林之校更是趁醉撒疯,反口咬定顾魏是“不正经”的人。

这个充满误解的开始,是迥异于一见钟情模式的另一种爱情样板

每个人都在靠第一印象,带着傲慢与偏见的心态,去界定对方,完全不在乎这第一印象,究竟是真实的,还是充满了错位与误读。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3)

但这还不够,《余生》还要加固这种误解的偏执,于是就有了林父患病,恰好主刀医生是顾魏的戏份。

因为着急父亲的病情,而父亲又拒绝复查,林之校假装阑尾炎,却被顾魏无情拆穿,说要马上给她做手术——这强化了林之校对顾魏的第二重误解:冷漠无情、报复心重

同时,她为确认父亲病情的严重程度,在医院里到处打听,道听途说到顾魏是靠女朋友才上位的庸医——这是她对顾魏的第三重误解:医术不精、裙带关系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4)

误解越深,两人之间的情感就越有张力。

这也是那些经典的爱情故事,都在沿用欢喜冤家模式的原因所在。

比如《乱世佳人》,因为表白被拒绝,高傲的斯嘉丽怒不可遏,愤怒地扔出一个花瓶,险些砸中躲在沙发背后睡觉的白瑞德。

第一次相识的俩人,就是从“你不是绅士”和“你也不是淑女”的相互指责开始。

此后俩人每次见面,也基本以互怼来收场。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5)

《乱世佳人》

还有《傲慢与偏见》,男主达西冷漠寡言、充满傲慢,觉得班家的姑娘们,大都缺乏教养。而班家的二小姐伊丽莎白敏锐地感受到这一点,刺激她对达西产生了偏见,以至于俩人每次相遇,都对彼此表现出极度的冷漠和敌意。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6)

《傲慢与偏见》

《余生》也是如此:在林之校最初的认知里,顾魏医生就是个不学无术的混子医生,而对顾魏来说,林之校就是个缺乏教养的、被父母惯坏的女孩子。

俩人每次剑拔弩张、针锋相对,也无不是从各自的傲慢与偏见出发,去界定对方在自己心里的模样。

处于冲突和矛盾中的双方,都在竭力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这种你来我往之间的争执,也就为加深彼此的了解奠定了基础。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7)

在欢喜冤家的样式里,冲突的过程,本就是祛魅的过程。

冲突越剧烈,一旦改观后,所建立起来的好感,也就会变得越强烈。

对拥有上帝视角的观众来说,我们心知肚明:

争执不休、误会不断的顾魏和林之校,终究会化干戈为玉帛,从冤家变成恋人,他们所需要的,无非是时间而已。

这就让观众更在意故事的情节,尤其是起承转合的那些瞬间。

在《余生》里,这些瞬间被顾魏先看到:

他看到了林之校为父亲陪床时的尽心尽责,也看到她担忧父亲病情时的紧张无助,这才在认知上慢慢对林之校有了改观,并最终为林之校也放下偏见、建立好感,埋下伏笔。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8)

《余生》正视着情感双方的误解与冲突。

它深信,爱情需要对误解进行祛魅,而误解的消除,意味着双方彼此会有更深刻、更全面也更真实的认知,也就为爱情所需的信任,打下坚实的基础。

祛除误解的过程,就是顾魏和林之校,爱的确证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被《余生》处理得耐人寻味。

02

爱情,就像疗伤

POST WAVE FILM

如何祛除误解,确证彼此的感情,是《余生》最花心思的地方,它是通过两层关系相辅相成来助推的:

一个是“家庭关系”,一个是“医患关系”

“家庭关系”是林之校与患癌的父亲;“医患关系”是顾魏与患癌的林父。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9)

熟悉《白色巨塔》《机智医生生活》等剧的观众都知道,它们的情感线,通常发生在医生之间,很少会在医生和病人或家属关系里存在,能数得出的大概只有《滚蛋吧,肿瘤君》等少数作品。

《余生》多少有些打破常规。

男主是医生,女主的父亲是病人,而同时兼具父亲和病人身份的林父建国,则成了女儿林之校,和主刀医顾魏之间的情感纽带。

这是一种对彼此身份双向加固的设定:被救治的与被偏爱的,在能指上有极大的趋同性,甚至能被看作是同一个人,也就是林之校。

这就给了《余生》分割情感体验的机会:

林之校与林父之间的互动,负责的是煽情与感动;林之校与顾魏之间的互动,负责的甜蜜与温暖。

这两者既各有职责,同时又相辅相成,让《余生》不像通常的都市爱情剧那样,只是局限于两个人之间的情情爱爱,而是有了更丰厚的中国式家庭关系的情感内涵,和医者仁心的人性厚度。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10)

对林父与女儿林之校而言,《余生》再现的是“中国式家庭的亲子模式”。以爱之名的管教与约束(父母),和以爱之名的成长和叛逆(孩子)——这中间缺乏的,恰恰是以信任为基础的沟通和理解。

这就是为什么在第一集里,林父管教女儿时极其强势和霸道,而到了第六集躲避手术时,他却在女儿面前变得弱小无助的原因。

无论林父对女儿的爱,还是女儿对林父的爱,都在以强势的面目出现,却鲜少有开诚布公的信任与交流。

这也是为什么第六集特别感人的原因,当女儿在火车站里哭着要林父回医院做手术时,林父才会提出要吃肯德基的要求。

他害怕手术凶多吉少,想在这之前,完成女儿多年前写在作业里的心愿,其中一项就是“一起吃肯德基”。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11)

它让林之校意识到,在情感关系里,沟通、信任与反思的重要性——这让她变得更成熟,也就有了更完备的性情,去面对顾魏的情感。

所以在前六集里,《余生》并没有把重点放在顾魏和林之校的情感关系上,反而更多是围绕林父的病情在展开。

以病痛为基础的家庭关系,让林之校变得更成熟。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12)

但这并不意味着,以林父为代表的林之校,就处于全然被动的、等待救治的状态。

《余生》巧妙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把顾魏这个医生,放在全然的救世主的位置上,而是在一开始就点明了他亲自给导师做手术,却没能挽救导师生命的意外。

这成了顾魏迈不过去的心理障碍,所以他开始手颤,拒绝为病人手术,因此申请调离岗位。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13)

而治好顾魏心理障碍的,就是林之校。

在认识到顾魏精湛医术之后,她契而不舍地请他为父亲主刀。

就在这个过程里,她意识到顾魏的心理障碍,就在第五集里,她一再告诉顾魏他是一名好医生,与他分享自己克服心理障碍的秘密。

翻窗到空无一人的排练厅,演奏大提琴;

还与他分享了她自己喜欢的歌词——“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14)

以鼓励和信任为基础的关系,让顾魏备受安慰和鼓舞,也让他决定直面自己的心理问题,并让他对林之校怦然心动。

如果说顾魏是林父的主刀医生,那林之校就是顾魏的“主刀医生”;

如果说顾魏治好了林父身体上的病痛,那林之校就是治愈了顾魏心里上的病痛。

它让处于情感天平里的林之校和顾魏,在付出和关系上,变得更加平等。

女性不再是被拯救的,男性也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他们反而互相救治、彼此成就。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15)

这是《余生》的巧妙,也是《余生》的细心。

它首先强调了医患关系里,彼此信任的重要性;其次强调了情感关系里,彼此鼓励的重要性;更以这种隐秘而细微的处理,把治疗病患的过程,融入到男女主情感升温的过程里,既贴合医疗剧本身就有的人性温暖,又贴合现实层面上,男女情感的发展脉络。

正因为它如此舍得在剧作和身份设定上花费心思,《余生》里的情感浓度才会如此充沛。

你既能感受到中国式家庭的爱、信任与和解,所带来的温暖和感动,又能感受到当下的都市男女们,对爱情样式的期盼与渴望。

这也正扣了片名“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

是成熟,是信任,是沟通和理解。

余生请多指教为什么打动人心(余生请多指教指教的是什么)(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