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李靓蕾和王力宏离婚事件中,心理学中的“煤气灯效应”被广泛熟知。

原来,很多平常的话语下,可能潜藏着别有用心或不怀好意。

延迟满足心理学效应(熟知这三种心理学效应)(1)

而一些心理学上的知识,能帮助我们了解相关状况,从而不被拿捏!

今天,我同大家分享这三个心理学效应,让大家在遇到的时候能留个心,并学会如何应对。

一、煤气灯效应

在一段关系中,

你是否总觉得ta说得不对,可又无法表达哪里不对;

你是否慢慢会变得怀疑自己,不知是否该相信自己的记忆;

你是否感觉总被对方很固执地带向他所预期的方向;

你是否经常要到事情结束后,才发觉ta的不对劲?

如果你的答案为YES,那么很有可能你正在被ta操控。

延迟满足心理学效应(熟知这三种心理学效应)(2)

电影《煤气灯下》(1944)海报

1. 百科解释:

煤气灯效应,又称煤气灯探戈、煤气灯操纵,是指对受害者施加的情感虐待和操控,让受害者逐渐丧失自尊,产生自我怀疑,无法逃脱。

煤气灯效应描述的是一种心理操控手段,受害者深受施害者操控,以至于怀疑自己的记忆、感知或理智。

延迟满足心理学效应(熟知这三种心理学效应)(3)

电影《煤气灯下》(1944)剧照

2. 情况表现:

ta会很坚决地说服你,让你觉得自己错了。当你不接受ta的“事实”时,ta会表达出攻击性的态度。并且,非常善于扭曲事实,让你“迷失”在ta的逻辑漩涡里。严重时,还会让身边的人孤立你,或让你脱离身边的朋友,渐渐让你非常依赖ta。

这种心理操控手段广泛存在于婚姻、职场和家庭中,它像一剂慢性毒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悄毁掉一个人。

延迟满足心理学效应(熟知这三种心理学效应)(4)

电影《煤气灯下》(1944)剧照

3. 应对方式:

①学会判断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是否正确,对恶意的评价不去在意。因为,越在乎别人对自己的喜爱,越容易被煤气灯操纵。所以需要健全自己的独立人格,肯定自己的价值,可以写下自己的优点,帮助更加认同自己,而非通过他人评判来认同。

②坚定自己的内心,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因为煤气灯操纵的本质,就是让你怀疑你自己,当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你便形同一具空壳,缺失了内心的坚定,便被轻易拿捏。我们千万,不要失去自己。

③拒绝讨好。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讨好自己比讨好别人更重要。艾莉诺·罗斯福说过:“未经你的同意,没有人能使你感觉卑微。”

最最最重要的是,当你遇到这样让你自我厌弃、感到窒息的关系,请立刻斩断!不要回头!离得越远越好!

延迟满足心理学效应(熟知这三种心理学效应)(5)

电影《煤气灯下》(1944)剧照

二、登门槛效应

你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这种情况:

某个朋友找你借100块钱,你答应了,后来还了;

之后,ta又找你借1000,你答应了,后来也还了;

再后来,ta找你借10000,你想着前面很多都答应了,更不好拒绝了,纠结的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那么,你很有可能就遇到了这种心理学效应——登门槛效应。

延迟满足心理学效应(熟知这三种心理学效应)(6)

1. 百科解释:

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延迟满足心理学效应(熟知这三种心理学效应)(7)

2. 应对方式:

①守住自己的底线,该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拒绝。

②借用“拆屋效应”来反击。“拆屋效应”是鲁迅提出的定理,指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拆屋效应”。比如在上述的借钱事件中,可以先说“OK,1w块小问题,我认识一个很不错的网贷平台,需要你的身份信息做抵押,你把你的身份证给我。”当ta拒绝给你身份证的时候,你刚好就顺便提出第二个要求“借钱这件事你需要再想别的办法了。”

延迟满足心理学效应(熟知这三种心理学效应)(8)

3. 登门槛效应的启示:

①对别人有要求但又担心被拒时,可以先向对方提出一件类似的、较小的要求;

②远大目标难以企及时,可以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一个个去实现。

延迟满足心理学效应(熟知这三种心理学效应)(9)

三、习得性无助

你是否发现自己努力了很久,但却始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你是否一旦开始做事,就会被害怕惩罚的恐惧所支配;

你是否习惯性逃避一些事,不相信自己会做成功?

那么,你很可能产生了这种心理——习得性无助。

延迟满足心理学效应(熟知这三种心理学效应)(10)

1. 百科解释: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是指个体经历某种学习后,在面临不可控情境时形成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不可控认知,继而导致放弃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2. 情况表现:

当一个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并反复失败,形成了“行为与结果无关”的信念后,可能就会将这一无助的感觉过度泛化到新的情境中,甚至包括那些本可以控制的情境。

比如,你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孤独中,你就会渐渐认为孤独才是人生的真实,从而更加放弃与他人交流。

延迟满足心理学效应(熟知这三种心理学效应)(11)

3. 应对方式:

①去靠近那些积极乐观积极的人,接受新的客体关系为我们带来的新体验,让习得性乐观成为可能。

②先着眼于完成小的任务,那些微小的抵抗。在取得小的进步和成绩后,及时用它们来激励自己,即使是庆祝自己每一个微小的胜利。切身体会到“自己真的可以做到一些事情”本身就是一种鼓舞。

③不要轻易说“不可能”,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

延迟满足心理学效应(熟知这三种心理学效应)(12)

之前总觉得,心理学是一门比较高深的学科,但现在,我发现心理学就是我们身边现象的总结凝练,太有必要去了解和学习!

很多行为都有了理论的解释,也能帮助我们更进一步加深对这些行为的了解,同时自己也能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以上,晚安。

延迟满足心理学效应(熟知这三种心理学效应)(13)

B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