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是横贯国东西的水运大动脉。长江干线航道上起云南水富港,下至长江入海口,全长2838公里。

湖北省古人类地图 1735年的四川湖北水道图探索篇之一(1)

长江黄金水道布局示意图(来源中央人民政府网)

古籍《1735年四川湖北水道图》,主要介绍了四川、重庆、湖北这一段长江水道。图集共12张,镇夷关、古松驿(阿坝松藩县)——灌县(都江堰)——成都府——眉州(眉山市)——嘉定州、峨眉县——重庆府(重庆市)——涪州(涪陵)——夔州府(重庆奉节县)——瞿塘峡(重庆奉节县白帝镇)——巫山县(重庆巫山县)——归州(湖北宜昌秭归县)——宜昌府(湖北宜昌)


宜昌府

湖北省古人类地图 1735年的四川湖北水道图探索篇之一(2)

1735年四川湖北水道图-1

宜昌府,即古夷陵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升夷陵州置。治东湖县(今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长阳、五峰、鹤峰、巴东、秭归、兴山等市、县地。光绪三十年(1904)南部辖境减缩。1912年废。

夷陵以下有虎牙山荆门山,昔公孙述依此作浮桥拒敌,陆逊以为夷陵国之要害门限也。

范记:过江,即登峡山,陆路之始也。而艰危更倍于水程。

明月峡,悬崖间白石如月。

黄牛峡,范记黄牛峡上有洛川庙,黄牛之神也。

欧阳文忠诗:

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

山高更远望犹见,不是黄牛滞客舟。

石鼻山

尔雅台:郭璞注尔雅处。郭道山:范记与尔雅台相对

西陵峡:荆志曰:三峡之一,自黄牛滩入西陵峡界一百余里,山水纡曲,林木高茂,哀猿三声,岩响应闻之者莫不怀土。

黄牛驿——凤楼驿——白羊驿——流店驿——荆南驿

黄牛驿六十里到凤楼驿,又一百二十里到白羊驿,又九十里到流店驿,又六十里到荆南驿


归州

湖北省古人类地图 1735年的四川湖北水道图探索篇之一(3)

1735年四川湖北水道图2

归州

唐武德二年(619)分夔州秭归、巴东二县置。治秭归县(今县。明废入本州)。辖境相当今湖北秭归、巴东、兴山等县地。两宋属荆湖北路(南宋或隶夔州路)。端平三年(1236)因蒙古兵至江北,移治江南。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路,十六年复降为州,属湖广行省。明洪武初迁治江北(今秭归县东南),洪武四年(1371)又徙治江南。九年废,十三年复置,属荆州府。嘉靖四十年(1561)移回江北旧治。清雍正六年(1728)升直隶州,属湖北省。十三年仍降为州,属宜昌府,不辖县。1912年改为秭归县。

人鲊瓮

此水名吒滩。范记:吒滩之险,过于东奔,滩土人云:黄魔神所为也,接连城下大滩,曰:人鲊瓮陆记亦云离归州数里。

山谷诗:

人鲊瓮中危万死,

鬼门关外更千岑。

问君底事俱经过,

要试平生铁石心。

楚台(楚襄王建)、归堂、宋玉宅、昭君村、灵泉寺、人鲊瓮、香溪、空舲峡

石门山

陆放翁记云:天下至险之径中仅通一人行。

名山记:石门山上有石径,深若重门,先主为陆逊所追急遁于此。

归州峡

范记:人鲊瓮有狠石,十八处横于江面。

建平驿——黄牛驿

建平驿一百二十里到黄牛驿

此下湖南省荆州府属之境


巫山县

湖北省古人类地图 1735年的四川湖北水道图探索篇之一(4)

1735年四川湖北水道图3

巫山县

隋开皇三年(583)改巫县置,属信州。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旧唐书·地理志》 巫山县:“隋加‘山’字, 以巫山硖为名。”大业初属巴东郡。唐属夔州。《新五代史·前蜀世家》:永平四年(914),“荆南高季昌侵蜀巫山”。即此。元属夔州路。民国初属四川川东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战国 宋玉 《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 高唐 ,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为 高唐 之客。闻君游 高唐 ,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 巫山 之阳,高丘之阻,旦为。

从古松驿起下至巫山县高唐驿共四千六百五十里,过此江渐宽水渐平,然宽平中正自有风波在矣。

楚细腰宫

唐胡曾诗:

楚王辛苦战无功,国破家亡霸业空。

惟有青春花上露,至今犹泣细腰宫。

巫山十二峰

范记:最奇者,东一峰,峰顶分两岐如囗高,辅峰霄最西一峰相似而小

志云:十二峰,首尾一百六十里,又云巫山形如巫字。

志云:三峡远亘七百重,岩叠峰,隐蔽天日,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水经囗,杜宇所鉴。

范记:夔峡与巫峡大异,滟滪须水大涨堆住在水底,船出蜀犹可下也,巫峡则不然,石在水上滩泷险恶濆淖洄洑其危,又过夔峡神女庙,前滩更汹涌,十二峰俱在北岸,去县半里即入峡,举首仅有天数尺耳,两岸皆奇山也,其可擬十二峰者甚多,应接不暇矣。

湖北省古人类地图 1735年的四川湖北水道图探索篇之一(5)

巫峡

巫山,是重庆市的东大门,是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是长江三峡库区的重镇。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巫山就拥有巫峡的全部和瞿塘峡的大部。巫峡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峡深谷长迂回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闻名大江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秀丽。峡中那云雨之多,变化之频,云态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叹为观止。唐代诗人元稹传之千古的绝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对长江三峡巫山那万古不衰的神韵和魅力的概括。

江北六峰有:登龙、圣泉、朝云、望霞(神女)、松峦、集仙,均一一可见;江南六峰的净坛、起云、上升隐于岸边山后,只有飞凤、翠屏、聚鹤可见。十二峰绮丽如画,姿态万千,古往今来。擅奇天下。“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这两句古诗词道出人们对十二峰的倾慕之情。

十二峰为:

登龙峰、圣泉峰、朝云峰、神女峰、松峦峰、集仙峰、净坛峰、起云峰、飞凤峰、上升峰、翠屏峰和聚鹤峰。(其中净坛峰、起云峰、上升峰隐于岸上山后,在船上见不到。)十二峰中最为美丽动人的是神女峰、有关仙女瑶姬的为民除害、协助大禹治水、 并化作神女峰石,永保三峡航路平安的传说,更使神女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阳台:台枕大江神女庙在焉

阳台山、寒山

荆州记,寒山九阪地极险峻。

高唐驿——建平驿

高唐驿九十里到巴山驿又七十里到建平驿


【说明】本文来源属于个人学习整理原始笔记,主要资料来源《1735年四川湖北水道图》,仅供参考学习,有兴趣,可以关注我,后续还会有更新。转载还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