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此地彼地,方言差异,轶事笑谈,俯拾即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你家乡的方言中什么最有意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你家乡的方言中什么最有意思(人文桐乡方言拾趣)

你家乡的方言中什么最有意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此地彼地,方言差异,轶事笑谈,俯拾即是。

  我小时候爱听人讲笑话。一路人途径某地,在村口河边见一妇女正伤心哭泣,“我的‘孩子’呀……”路人见状,旋即跳入河中摸索,后来上岸对妇女说:“你的孩子找不到了,只找到一只鞋子。”妇人闻讯大喜,“这就是我的‘孩子’呀!”

  在我老家里,也是把鞋叫“孩”,另外还有一些有趣的叫法,如把我叫“额”,把裤子叫“仏儿”,把短裤叫“半切仏儿”,把后脑勺叫“后马舌”,把脖子叫“普朗果儿”,听起来像念英文。我老家与西安距离百十公里,说起喝水,我们叫“伙谁shei”,西安人叫“喝沸”,我们把睡觉叫“谁shei觉”,西安人叫“菲觉”。

  我先生老家也在陕西,我家住宝鸡平原地区,他家住咸阳高原山区,相距三四百公里。我第一次随他回老家探亲,串门子时,邻家嫂子抱着一岁多的胖小子问我:“你看额这娃蛮不?”我一边逗小家伙玩,一边笑嘻嘻地说:“蛮滴很!莫见过这么蛮滴娃!”谁知回到家,先生责怪我,“你咋能说人家娃蛮滴很呢?这不是让人难堪嘛!”我不明就里,后来才知道,原来在先生老家,“蛮”是样子难看、不好相处的意思。可是,在我老家,“蛮”却是乖巧、聪明伶俐的意思。

  初到桐乡时,有次无意中从同事的只言片语中逮到一个词叫“哈切搭包”,觉得很有趣,问她是什么意思,她告知我是“早上好”。第二天出早操时,我对见到的每个同事都热情地说“哈切搭包”,却见对方要么莫名其妙的样子,要么冷冷的回一眼。我还纳闷着怎么回事呢,一年长的本地同事大概是看不过去了,走过来问我:“你知道哈切搭包是什么意思吗?”我如实回答。她恍然大悟,笑着告诉我,“她跟你开玩笑呢,哈切搭包是乱七八糟啊。”如今,在桐乡居住了十来年,我自然是不会再闹这样的笑话了。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一个人张口说话,富有特色的方言,会让听者立马晓得,“哦,原来他是这里人,原来她是那里人。”在我印象中,很多方言词汇和发音似乎常无法用文字准确地表达。不过,有次在桐乡图书馆听郁震宏讲《说文解字》,谈到一些字的古今发音变化与方言之间的联系,才知道方言原来也是有着颇讲究的根系渊源,仔细探求起来,也是一门学问。而我,仅是拾得方言中的几例生活趣话与君分享罢了。

来源:桐乡新闻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