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全称是“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1897年前为中国领土,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首府老街市。位于缅甸掸邦的北部,与云南省的沧源、耿马、镇康等县交界。这一地区一直是西南少数民族世代生息的地方,在元、明时期都曾归属中国管辖,但由于地理的原因,并没有受到中央政府实质性的控制。

果敢什么时候成为缅甸的(历史上的果敢是如何一步步)(1)

永历帝殉国处碑。网络图

1661年,南明永历帝兵败腾冲,躲进缅甸避难,为缅甸王收留。翌年,吴三桂率领清兵深入缅甸追缴,缅王不敢得罪清廷,便将永历帝献出。朱由榔在昆明被绞死,随同他一道进入缅甸的一些南明军队残余便落脚在果敢。据记载,此后的很长时间里,这里的人们保持了中原汉族的习惯,穿汉服,讲带有“南京口音”的官话,过清明、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

在这里,是一个以果敢族(华人)为主体的自治区,拥有高度的自治权,通行果敢语(华语),流通人民币和缅币。学校用简体中文和缅文授课。当地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座机是云南临沧区号,电力由南方电网通过云南电网向老街变电站输送。

果敢什么时候成为缅甸的(历史上的果敢是如何一步步)(2)

果敢什么时候成为缅甸的(历史上的果敢是如何一步步)(3)

果敢特区。网络图

当时的果敢土司杨国正没有坚持留在大清,而是主动与英国人联络,争取在英国人辖区内获得自治的权力。

接着,英国又强迫清政府,于1897年签署《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果敢被正式划给英属印度的缅甸省。

杨氏家族继续世袭果敢的土司,在果敢享有充分的自治。英国殖民政府在果敢境内修筑公路或增加税收,都需要经过土司同意。

1948年,果敢人随同缅甸其他少数民族,与缅族一起独立,组成缅甸联邦。果敢人正式加入缅甸,获得承认,只是不允许称作“汉族”,只能称为“果敢人”。

而缅甸华人(来自广东、福建的华人移民)和缅甸印度人等6个民族,都没有出现在当时缅甸官方承认的135个少数民族中,长期无法算作缅甸的公民。(欢迎关注“新史记”xsj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