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最多,有人统计过他的谋士一共102人,骨干谋士9人分别是: 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蒋济、司马懿(晚期)。

了解三国历史的都认为曹操的第一谋士应该是荀彧,但是更有史学家把贾诩称三国第一谋士,因为同期的汉阳阎忠认为他是张良、陈平一类的人物,实际上也堪称三国时代一等一的奇才、怪才和鬼才。今天就要讲讲他的故事。

三国最聪明的谋士排名(此人号称三国第一谋士)(1)

贾诩剧照

贾诩,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汉朝称西凉。

贾诩早年被察孝廉为郎,因病辞官,向西返回家乡到达汧地,路上遇见叛乱的氐人,和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氐人抓获。

贾诩说:“我是段公(段颎)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来赎。”当时太尉段颎,因为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所以贾诩便假称是段颎的外孙来吓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

董卓入洛阳,贾诩入军中为谋士。

后来董卓死,贾诩继续为其部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将军出谋划策。

当时四将军怕王允清算董卓余党,急于逃出长安,这时贾诩出奇策,使四将军战败吕布,并重新控制了长安,由于四将军怨恨长安官员及百姓,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

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四将军自封为大将军大司马,整个长安城又陷入了一片黑暗当中。

三国最聪明的谋士排名(此人号称三国第一谋士)(2)

李傕剧照

四将军显然不是治国的料,一来二去与贾诩发生矛盾。

贾诩自知辅佐不了四将军,逃投至南阳张绣帐下。

公元197年正月,曹操亲率大军南征,直趋南阳,张绣接战不利,投降曹操。

曹操好色,见张绣婶母张济之妻姿艳美,就纳人军中过宿,张绣由是怨恨,带领本部人马在夜幕掩盖下杀了曹操措手不及,无法抵挡,靠贴身护卫典韦死战得以脱身,手臂受了箭伤。

长子曹昂被乱兵所杀,侄儿曹安民同时遇害。

曹操次子曹丕侥幸乘马逃脱,典韦战死。曹操大败而归。

曹操有此大败,据说是贾诩事先用计灌醉典韦,又偷走了典韦的兵器。这次曹操兵败洧水岸边,史称洧水之难。

三国最聪明的谋士排名(此人号称三国第一谋士)(3)

曹操与邹氏

公元198年三月,曹操再度起兵亲自南征,将张绣围困在穰城,两月攻而不下。

田丰说袁绍袭击许昌,欲劫天子,消息传来,许昌告急,曹操退兵。

曹操故意缓行,诱使张绣追击,企图在运动中消灭他。贾诩识破曹操计谋,劝绣不追。

张绣不听,率精兵追击,在安众中埋伏大败。

贾诩这次对张绣又说:“赶快整军追击,一定打大胜仗。"张绣将信将疑,收拾散兵再追,果然大胜而回。

张绣不解,问贾诩说:“我用精兵追退兵,吃了败仗,随后用败兵追胜兵,反而得胜,应验了你的预言,是什么道理?"贾诩说:“这是明摆着的道理。曹操亲征将军,志在必胜。交战方酣,他突然退兵,必定许昌有难。

曹操老谋深算,防将军追击,一定亲自断后。将军虽然善战,但不是曹操对手,所以追击必败。

曹操打了胜仗,放下了对将军的戒心,一定轻装速回,留诸将断后。而曹操诸将却不是将军的对手,所以打了胜仗。"张绣非常折服,从此言听计从。

公元199年冬,袁绍发动官渡之战,派使者联络张绣,并致书贾诩。

贾诩却在接待袁绍使者的宴会上公然对使者说:“回去替我道谢袁本初,自家兄弟不能相容,怎么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呢?"贾诩的这一番言论,杜绝了张绣投袁的去路,并说服张绣投效曹操。

张绣大惊说:“袁强曹弱,我和曹操又有深仇大恨,怎么能去投他呢?"贾诩说:“正因袁强曹弱,才是投效曹操的好时机。

袁绍势大,只不过想利用我们,并不把我们看在眼里。

曹操力弱,正是用人之时,此时投操,必得重用。他有王霸之志,不会计较个人私怨。"张绣听从,率众归操。

曹操举行盛大宴会欢迎,与张绣握手言欢,结为儿女亲家。张绣在官渡之战中,奋勇杀敌,立了大功。

曹操更是器重贾诩,握着他的手说:“使我的威信能够传扬天下的人,是你的功劳啊。"曹操立即表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遥领冀州牧。

河北平定后,曹操自领冀州牧,迁贾诩为太中大夫,使贾诩参决谋议,不离左右。

从此贾诩多次献计献策于曹操,曹操若不听,必会大败而归。

贾诩对曹操说了袁绍与刘表立幼不立长的后果后,才保住了曹丕的地位。曹丕称帝后仍继续对贾诩言听计从,直至贾诩老死。

三国最聪明的谋士排名(此人号称三国第一谋士)(4)

曹丕剧照

贾诩的老东家张绣结局可不怎么好啊!张绣降曹后,死心塌地立功补过。

曹操也表示信任,奖励也高于诸将啊!但是张绣内心并不踏实,一直感到危机四伏,见了曹丕有如芒刺在背。张绣努力作战,又多次宴请曹丕,向他讨好。

但是曹丕并不放过他。公元207年,张绣随曹操北征乌桓,曹丕对张绣说:“你杀了我的哥哥曹昂,怎么还有脸而活在人间?"张绣自杀。

曹操与曹丕父子,逼杀张绣演了一场双簧。这一历史悲剧,直接责任是奸雄曹操,但贾诩也难逃诱降张绣的责任,他为己谋则善,为人谋则欠妥。

作为张绣,他根本不应去投效曹操,这次听错了意见。一位壮士的冤死,令人叹惋!

三国最聪明的谋士排名(此人号称三国第一谋士)(5)

贾诩

裴松之《注解三国志》中评价贾诩为四将军计取长安之事谬赞颇多,评价“夫仁功难著,而乱源易成,是故有祸机一发而殃流百世者矣。”

意思是说大丈夫想仁义武功都很难成就,但是乱世的源头容易形成,只有乱世形成祸害殃及的还是黎民百姓啊。

最后又说,长安的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腥风血雨,朝野大乱均出自贾诩的只字片言,贾诩之罪,没有谁比他更大。

历史学家易中天评价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真可谓是三国的谋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