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杨晓斌

家住丰台区开阳里1区的居民王女士近日向本报反映,小区里不少居民楼的单元门口和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堆放着各种杂物,在一楼的阳台外边还搭起了围栏和棚子,这些私搭乱建和堆放的杂物不仅脏乱,而且占用了公共空间,还存在火灾隐患。希望小区物业能够尽快进行清理,提升小区的环境卫生。

现场 小区随处可见“储藏间”

8月12日,记者来到这个小区了解情况。

在10号楼前记者发现,多个单元一楼的阳台下面空间和窗户下的步道,都被铁板、木板和栏杆围了起来,形成几平方米的储物间。透过栏杆,记者看到破凳子、塑料桶、纸壳子和塑料袋等各种杂物堆在一起。

记者采访发现,小区里还有一些楼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一楼的窗户和阳台外的狭窄空地,被改造成“储物间”,还有人将空饮料瓶和成摞的纸壳子堆在楼门口。

对于在楼外的公共空间搭建“储物间”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几位居民,大家都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这些小棚子基本都是住在一楼的居民自己搭起来的,日常用来存放不常用的物品。”他反问记者:“居委会多次动员都管不了,你问这干什么!”

在开阳里2区内,记者也发现同样乱堆杂物、搭建“储藏间”的现象,有人甚至圈占了大面积的公共空间。在其中一栋楼的西侧,一块三四十平方米的空地被铁网圈起来,用于存放自行车、旧家具等物品。

违建搭棚解决办法(老街坊这些旧习惯该改改了)(1)

小区的一名年轻人对这种现象也很漠然,他说不少居民都有收集废品的习惯。

调查 公共空间被占引发争执

“我们小区要是能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就好了。”居民王女士说,这两年她访亲探友时发现,同样是老旧小区,经过改造,不仅增加了绿地面积,新建了充电车棚,还增设了无障碍通道,甚至有的还安装了电梯,居住品质提升了一大截儿,让她羡慕不已。

然而记者从右安门街道了解到,他们也曾考虑过这事儿,开阳里小区“还差一点儿”才能算“老旧小区”,还没有改造计划。最关键的倒不是楼龄,而是列入改造计划的前提之一是必须要拆除私搭乱建,规范物业管理。以开阳里目前的状况显然是不达标的。

违建搭棚解决办法(老街坊这些旧习惯该改改了)(2)

开阳里第一社区居委会也曾接到不少居民的投诉,党委书记刘冠华说,投诉人大部分是近几年才购买了小区的二手房,他们搬进来后频频投诉私搭乱建,希望能改善居住环境。“为此,还发生过争执,他们主张公共空间是属于全体业主的,不应该被随意占用。”

一位刚在小区租了房的居民说,在搬进来之前,感觉这个小区地理位置很好、周边生活方便,但搬进来之后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私搭乱建的现象很多,作为管理方的物业公司真应该下功夫管管。

探因 物业不制止居民不配合

开阳里第一社区党委书记刘冠华告诉记者,小区这种状况已经形成10多年了。开阳里1区和2区基本都是回迁楼,2002年小区建成后,居民陆续搬迁上楼,伴随着居民们上楼的还有他们在平房区形成已久的生活习惯。“闲置的、舍不得扔的、可回收的废品以前都是堆在院子里,上楼以后这些东西就堆到了楼门口,年年都进行劝导,效果不好,很多单元楼门口都形成了一个个的杂物堆,为了便于存储,不少人还用围栏和棚子圈起来。”

街道城乡建设办公室的臧其猛说,街道、社区和综合行政执法队曾多次进行联合检查,劝说居民拆除这些私搭乱建,“近一年拆除过大约40多处私搭乱建,但由于部分居民不配合,目前1区2区还有部分私搭乱建需要整改。”

违建搭棚解决办法(老街坊这些旧习惯该改改了)(3)

物业工作人员正在张贴整改通知。

据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私搭乱建情况是历史的遗留问题,除了居民因生活习惯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物业公司没有及时进行清理和制止,导致这种现象蔓延。不过,今年重组了物业公司,调换了想干事、能干事的管理人员,确定了整改目标,目前已经开始按照计划整改,后续清理工作正在逐步推进中。街道的整治方案包括近期的和长期的,近期的是利用置换、收购等办法,解决乱堆乱放,长期的就是从关爱老年人入手,除陋习树良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