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前有人跟我说,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任何一个人什么都能学,什么都能精,我一定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他在吹牛,因为在我的认知里,按照《异类》的作者格拉德威尔的理论,掌握任何一项技能,从新手到专家,都需要1万小时,但是最近读到的《全能学习法》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

几个超好用的学习小技巧(让你什么都能学)(1)

其实我们不需要通过1万小时的练习,成为每个领域的前1%,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成为每个领域的前25%,那我们就完全可以叠加各个领域的技能,成为真正的通才。

全能学习法

书中介绍的全能学习法,可以帮助我们成为一个通才,做到什么都能学,什么都能精。

全能学习法一共包括10个步骤

1、 拓宽视野

第一步是为了钻研所选兴趣的基本面。学习一个领域的本领,首先要对这个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这么做是为了设定兴趣的范围和学习深度。

怎样才能对选定的兴趣领域有整体的了解呢?

答案是问自己3个问题:1、这个兴趣是关于什么的?2、这个主题涵盖面有多广?3、学习这个新兴趣适合从哪里入门?

具体的行动步骤:全网搜索网罗了所有主题的各种资料,然后自问以上3个问题,就可以对想学习的主体打下初步基础,此时不需深究只需博览。

完成第一步后,你会发现自己对所选主题中一些内容不感兴趣,也会发现一些对自己很有用的方向。这就会把我们带向第二步。

2、缩小范围

第二步旨在划定所选主题的范围,选定后续想要专注的分支。

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是:在尝试学习新事物之前,往往完全不会考虑学习范围,既不会仔细掂量所选学科的深度,也不会针对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结果就是我们从未达成自己的目标。这就是典型的战略上懒惰,战术上勤奋。

这步要做的就是分解大主题,必须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分解,围绕着自己的目标组织信息,所有分解都是为了我的目标服务,然后确定所选主题里必须学习的内容。

几个超好用的学习小技巧(让你什么都能学)(2)

3、定义成功

想要成功,就必须先定义成功。

就像王潇潇洒姐说的:“只有先定义比赛,才能准备比赛。”

这一步我们需要为“成功”制定客观可量化的标准。

想要高效的完成这一步,需要考虑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审视学习动机,思考通过学习达成怎样的目标。可以采用这个句式:当***时,我就学会了…

第三步旨在清晰地制定出完成任务的步骤,然后根据这些步骤确定我们具体想学的内容。

4、汇总资源

你写读书报告会只引用一条文献吗?但我们在职业生涯中却轻信单一来源的内容,这是很多人错误的学习路径。

所以这一步我们首先汇总关于这个主题的所有资料,先不进行筛选,多汇总一些资料可以帮你跳出思维定式。

这一步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的收集日后可供调取的好素材。

5、创建课程表

这部分就是创建学习计划,和列学习提纲差不多,可以把大主题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细分成若干个模块,或者是按照学习步骤的框架进行划分,需要在学习计划中明确所要学习的子主题。

如何分解主题呢?可以参照选好的图书或者视频的目录,看别人是如何分解主题的,你可以借用同样的框架,也可以观察不同的分类结构自己整合框架

这步完成后,就已经整理出一系列学习模块了

几个超好用的学习小技巧(让你什么都能学)(3)

6、筛选筛选筛选

明确自己想学的主题,建立学习计划,接下来就是不停的筛选,想要遍览每一本书每一本关于该主题的文章,都注定会失败,所以一定要筛选精简找到的资料,保留下最重要的内容。

这步的目标是整理出一套核心的学习资料。也可以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推荐

这一步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哪怕你的资料清单已经足够精简,但也不意味着你必须逐页阅读精简下来的全部内容,只阅读和所学主题相关的即可。

筛选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资料学习特定的主题,而不是一字不落的阅读收集到的信息。

记住:通读每一份材料并不比有选择的学习更有效。

7、 沉浸

第七步需要充分熟悉所选的主题或模块,并进行泛读,在深入学习之前需要先形成基本的认识。

这一步附带的问题是“从哪儿开始?”它指向我们的学习目标,学会什么是我们的目标

8、探索

这一步可以被称为“东尝西试”,不用达成任何特定目的,只需根据直觉进行探索。

这步的目标是激活我们的思维,针对选定的模块提出任何问题,因为大脑更善于记住以问答形式保留的信息,而且一旦提出了问题,大脑总是倾向于寻找答案,这就为后续的学习设置了最好的开关。

这部分就是要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这样在接下来的步骤中我们可以主动阅读相关信息,而不是被动的全盘接收,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寻找

9、 厘清

这一步进阶到了具体的学习,目标是回答自己在第八步提出的问题,并达到自己学习该主题的目标,也就是判断是否达成了第三步设定的成功标准。

具体做法是重看之前收集的不同资料,借助这些资料回答自己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

这一步比较建议在学习新事物的同时多多实践,将学习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效率最高,时刻牢记自己此次学习的目标,通过自己设定的标准不断厘清所需要的知识并应用于实际中,达到当***,我就学会了***的标准

几个超好用的学习小技巧(让你什么都能学)(4)

10、 教学

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总结我们已经获得的知识,并将它们传授给别人,和费曼学习法如出一辙,汇总所学习的知识,并尽可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不熟悉这个主题的听者也能掌握。

就像白居易写诗,费曼的父亲给小费曼讲故事,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现自己理解的断层,这会迫使你重新学习收集的资料,填补缺失的环节,因为理解到位和能够传授给别人,是完全不同的。

注意:在每个模块的学习中都要重复第七步到第十步,直到完全掌握它们,即每个模块都重复学-试-学-教。

整个循环学习过程的特殊之处在于,我们是在用自己的好奇心驱使自己学习。第八步提出的任何问题,都是好奇心的开始,最终传授给别人就是满足好奇心的过程。

四步笔记法

除了按照以上步骤学习外,整个过程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一件事,那就是做笔记,如何做笔记才能更有效更高效呢?作者分享了一种笔记法—四步笔记法,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可以掌握知识,还能在日后轻松调用知识。

四步笔记法,顾名思义共有4步:

第一步,按照以往的步骤正常做笔记,记录尽可能多的细节,但在每一条笔记下方留出两行空行

第二步,在第一步中留出的两行空行中的第一行,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整理知识的内容,即重述信息。

在空出的第二行,可以对第一步的笔记提出任何问题(这些问题是后面需要厘清的要点,或者是理解中的断层,也可能是深入学习主题必须解答的困惑),不管能不能回答,都要深入思考所学主题,提出问题,用问题帮助记忆。

第二行的信息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进行标注,这是自己头脑风暴主动探索提取到的信息。

第三步,从上面的笔记中找出和所学主题之间的关联,任何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任何发散联想的信息都可以记在第三行,找出这些信息与叙述或者故事之间的关联,让信息成为活生生的动因,而非干巴巴的事实。

第四步,在每段内容结束后停下来总结第二步和第三步得到的信息,并且回答第二步提出的问题。

几个超好用的学习小技巧(让你什么都能学)(5)

概括起来说就是在笔记上记录自己的发现,关联起不同的信息,进行回顾和整合,经过适当的组织和优化,笔记本身就勾勒出了一个知识框架。

这种方法把被动接受信息通过重述,提问,联想,回顾整合四个步骤变为了主动学习,不但能掌握知识,还能在未来轻松调用信息,这是一个新旧知识整合挂钩的过程,把新知识牢牢纳入自己的已有体系中。

如果你想做到什么都能学,什么都能精,一定要试试这10个步骤的全能学习法和做笔记的四步笔记法,愿我们都能成为这个社会需要的通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