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珺玥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节奏人的行走、说话、唱歌、跳舞,火车长鸣、百鸟欢唱、狂风吼叫、雷雨交加……总之,在地球上、宇宙间无处不存在音响,有音响就有节奏,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方法(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方法)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方法

□ 闭珺玥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节奏。人的行走、说话、唱歌、跳舞,火车长鸣、百鸟欢唱、狂风吼叫、雷雨交加……总之,在地球上、宇宙间无处不存在音响,有音响就有节奏。

在音乐教学中,节奏是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它好像音乐的“骨骼”,没有节奏,旋律就不存在了。节奏更是学好唱歌的重要前提。但是,节奏训练比较枯燥,学生一般不感兴趣,如果此时不注意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去听、去练,效果肯定不佳。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只是在黑板上写出几条节奏,让学生用“da”的形式读,形式枯燥无趣,学生兴趣不大,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那么,怎样将这些乏味的知识,让学生乐于接受并且易于接受呢?我尝试了运用语言节奏进行教学,如:在学习前十六分节奏时,先让学生模仿母鸡下蛋后“咯咯哒”的叫声,等全体学生都能按标准叫声模仿时,我马上画上节奏,并讲解读法和用法。然后换上加有节奏的一句话让学生读,加强了学生对前十六分节奏的理解,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读节奏。可见运用语言节奏训练音乐节奏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渐渐的,我发现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高了,但节奏与歌曲却相脱离了。如果上课先利用一段时间将歌曲的节奏难点突破了,然后再换成歌词去演唱,这样一来无形中浪费了很多时间。那么,怎样将歌曲与节奏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涨呢?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并运用了一套新的方法——运用语言节奏,看图训练音乐节奏。

看图认识节奏

我首先在黑板上用不同的颜色画出高高低低的一些方块儿,学生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有的瞪大眼睛充满好奇,有的咧嘴笑非常高兴,还有的一头雾水,大家都被这小方块儿深深地吸引……在这种状态下,让学生先认识一个方块儿是一拍,方块儿里有一个字,这个字就读一拍。后面采用问答的形式,问方块儿里有两个字在里面各读几拍?学生立刻回答“各读半拍”。“一个字占两个方块儿时读几拍?”“读两拍。”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地将方块儿里的奥秘揭开了,而且非常明白。简单的几句话,学生就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全理解了,并且兴趣非常浓厚。

看图读节奏

学生将这些方块儿的时值全掌握了,感觉这些方块儿很有意思,于是纷纷画拍将《布谷》的歌词按节奏读了出来。

“布谷布谷在森林里叫,让我们唱吧跳吧跳吧,春天春天快要来啦。”第一句可以老师领读,第二句小组合作研究后再读,第三句学生自己读。分句读完后大家一起按节奏读歌词。学生们一边画拍一边读节奏,课堂的学习气氛十分浓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这样将节奏与歌词结合起来,在课堂上不但节省了很多时间,而且学习趣味性也提高了。

看图画节奏

节奏的图形经常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也会对学习新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教学歌曲《小雨沙沙》时可以将方块儿变成小雨滴,同学们被这一滴滴的小雨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读起来,节奏非常准确。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这句歌词,在节奏读完后讲到:如果将小的雨滴去掉,单一个“小”字读一拍;将沙沙的雨滴去掉,要想时值不变,就要在两字的下面画一条线;如果在一个字的右边画一条横线,那么这个字读两拍。学生们都会瞪大眼睛等你将知识讲完,迫不及待地将歌曲前两句的小雨滴去掉,按画线读节奏,节奏读得非常准确,这时可以给学生拔一下高,出示后半段歌词,“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呦呦,我要发芽”。教师按节奏读,学生画拍听,认真想像怎样画节奏。结果通过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很快而且准确无误的将节奏画了出来。

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这种学习节奏的方法是可行的,在每节课中,都可以变化形式让学生看图按节奏读歌词,学生都会很感兴趣。

用打击乐器创作节奏

用打击乐器按节奏伴奏时,先离图出示节奏,学生早被乐器吸引了,兴致当然很高。首先要让学生认识乐器,会正确演奏乐器,了解乐器的演奏特点。然后发挥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创作想象力,用各种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进行伴奏。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动脑筋,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把知识穿插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美的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智能的提高和道德的完善。

(作者系崇左市江州区太平中心小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