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太难了!

引言:说到长沙,很多人对它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说它好的人呢,通常会列举长沙不高的房价,好的教育医疗配套,说它是宜居幸福城市。而对长沙印象不好的人呢,通常会说长沙物价高收入低,是“虚假繁荣”,我觉得作为外地人应该从客观角度去看待这座城市。因为人多多少少都是从主观角度出发去看待一个问题。

中部高质量发展意见长沙(长沙如何在中部崛起中)(1)

话不多说,直奔主题

一、房价

说到长沙,就要谈一谈这个城市的房价,众所周知,长沙一直以低房价深受年轻人的喜爱,相对低的房价似乎还能够让年轻人在这座城市看到扎根的希望。

对比起来,长沙的房价确实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价位”,就拿前年的数据来说,也就是2020年全国50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深圳市接近40,武汉也是11.7,成都是10.1,而长沙是6.2,也就是说按照普通家庭的收入,不吃不喝,在长沙奋斗6年就可以安居,低房价的确是长沙的一大优势。

换句话说,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只有长沙是符合上世纪90年代房改初衷的,而且即便是低房价,财政依赖度低,长沙近年来的发展也不算太差,根据2021年GDP排名,长沙也是位居13位,达1.3万亿。

但有一说一,很多人看到长沙的例子后,就开始议论一些负面的消息。最直接就是收入偏低,城市整体建设偏缓慢,从今年2月份的全国轨道交通排名来看,长沙只有161公里的运营里程,是成都的3成,还少一点,城市建成区也比较小,只有635平方公里,只有武汉的一半。

长沙和武汉的距离较近,在城市竞争中,城市面积决定城市功能的开发,机会的减少对于竞争来说是很不利的,比如很多大企业在华中地区开设一个分区总部,可能想到的是武汉的城建规模、人口规模带来的辐射效应,而在此设立总部又相应增加了武汉的城市功能,换句话说,很多武汉有的,长沙就可有可无了,但是长沙不高的房价也是一大优势,保留了可开发的大量土地,长远来看,也是红利。

中部高质量发展意见长沙(长沙如何在中部崛起中)(2)

二、人口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一线城市来到新一线城市,从而减轻自己的生活压力,换取舒适的生活环境,长沙近些年人口流入比较多,根据七普,都过千万了,说明长沙近十年来,对人的吸引力还是强,但是根据一些研究机构发布的人口迁移报告来看,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长沙流入人口那个地方最多,是较近的株洲岳阳?还是省内欠发达地区的湘南、湘西地区?答案都不是,而是北京!

接下来是深圳,然后才是岳阳。怎么解释?很多人不假思索地说是因为长沙低房价导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娱乐氛围好,就把年轻人吸引过来了,这也是原因之一。

但我想说的是,长沙吸引来的人口最多的肯定是湖南人,只不过是被误认了,能有几个是正儿八经的北京人,因此我们要正视客观发展事实,而根据长沙人口迁移数据来看,北京的人口是相互抵消的,真正流入长沙的没多少,迁回来的大多数就是早些年前出至北京工作的湖南人,深圳也是如此,其实这种现象不止长沙一家,武汉、成都的迁入人口中,北京也位居前列,这实际上就是北京控制人口产业升级溢出的效应,并不能说明长沙的吸引力有多强劲,再看长沙的流入流出,并不乐观,因为长沙对湖南发展欠佳的湘西地区,如张家界、湘西州,人口充足的湘南地区吸引力并不强,甚至没有上榜,更别说对外省了。

这恰恰说明,长沙的产业发展还需要努力,特别是制造业提供不了那么多的岗位,湘南4个地级市都是人口流出的大市,就是每逢过年,人口比平时多几十万的那种,大多数都是20到40岁外出打工的人群,流出地也多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并没流入太多到长沙。

深圳的制造业很多来自湘南地区,所以很多的深圳工业园区,有很多的湖南人,还有随处可见的湘菜馆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湖南,实际上,湘南到珠三角与到长沙的距离是差不多的,甚至因为同省份,车票的费用更低,但如今依然是大量湖南人涌入珠三角,因此长沙的发展还需要努力,但有人会说,那长沙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较,是不是有失偏颇?

中部高质量发展意见长沙(长沙如何在中部崛起中)(3)

三、总结

这篇,我分析了长沙的房价、人口流入,接下来,再谈谈长沙的产业结构,针对产业结构,看看长沙发达的娱乐业是不是比较强劲?最后再聊一聊长沙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