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说的电影是一部荒诞喜剧《驴得水》,这部电影中没有大牌明星的加盟,但却堪称中国二十年来最好的荒诞喜剧。

湘西女老师擦鞋手艺(偏远山区女老师牺牲色相)(1)

《驴得水》的故事不只挖苦了当下的体制和教育,它的隐含气质像一把利刃一样直接刺在千年文人的风骨上,并且让人一度怀疑百年来赋予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开启民智”这件事情,是不是本身就是一出笑话。如果这真的是创作者本身的表达诉求,那我觉得它应该被影史铭记。

《驴得水》中的角色身上没有设计好的“包袱”,他们不停的在加持自己的性格,只会说自己性格应该说出的话,做自己角色才能做出来的事儿,绝不会发生那种同一性质的包袱炸在不同角色身上的情况。因此,《驴得水》首先是一部严肃喜剧,他的可信度来源于真实,然后通过这些角色性格的冲突去升级事件,去推动故事到我们完全预料不到的地方,这时他才是一部荒诞喜剧。然后,当这些性格的人被我们熟知的这个社会逼出不同的人物命运的时候,它又是一部讽刺喜剧。

湘西女老师擦鞋手艺(偏远山区女老师牺牲色相)(2)

作为一部话剧改编的电影,我个人认为电影的“去舞台化”处理是相当成功的,只是剧情推进的节奏上还有些舞台剧的影子,而表演情绪和对白这种在舞台上有独特标签的元素,演员们拿捏克制的非常自然。

湘西女老师擦鞋手艺(偏远山区女老师牺牲色相)(3)

一曼是被剧作定义成为“把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毁灭给人看”的角色,只有这个角色成功了,才会让故事的结局更加有力。坦白讲,把她的美丽立住以后,她之后所有的”放荡“,都那么真性情,而且我此生也没再看过比她更舒服的勾引,我深深被“睡服”。于是,这个就想自己自由自在,,追求内心小美好的现代女性,就那样被毁了。

湘西女老师擦鞋手艺(偏远山区女老师牺牲色相)(4)

而毁灭她的罪,戏里的每一个男性角色都有份,不管他们读没读过书,懂不懂道理。故事里的四个男人,他们要么知书达理,要么天真淳朴,可是他们在美好的一曼面前,一无是处。

湘西女老师擦鞋手艺(偏远山区女老师牺牲色相)(5)

裴魁山是最早和一曼有感情纠葛的人,他也是既有自信又有水平的君子型知识分子。同时他也是最早卸下道德标准,露出低贱谄媚嘴脸的读书人。在那场蒜皮飞雪的美好场面中,他向一曼表了白,被一曼婉拒同时又目睹了一曼睡服铜匠之后,他就彻底趋权附利的做起了小人。把全世界所有能用在女人身上的恶毒词汇全部倾泻在一曼身上后,他自己安心做起了小人,也是他,给了一曼第一次重击。

湘西女老师擦鞋手艺(偏远山区女老师牺牲色相)(6)

铜匠对于这些读书人来说是个外来人,他被抢来冒充吕得水老师,在所谓的这些教育家面前,他既是被塑造者,也是毁灭者。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人对待感情时最纯洁朴素的状态,那种真,让人一度唏嘘教育有何用。可是等到一曼为了大局,为了不牵连铜匠,说了决绝的狠话后。这个质朴的男人却体现出了所有无教育者的狠毒泼辣,他在摧毁一曼的行为上,给了最致命的一击。

湘西女老师擦鞋手艺(偏远山区女老师牺牲色相)(7)

而周铁男一直是以一个性格爽直的形象出现在戏里,他一直是一曼的好朋友,在性格里他最讨厌虚伪和掩盖。作为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反而是他把知识分子的风骨保留到了最后,也是维护一曼、保护一曼到最后的人。直到一颗子弹从他的耳边呼啸而过,他的气节也随之消失了,眼睁睁看着一曼要被强奸而兀自在角落里发抖的地步,他充分演绎了知识分子的懦弱。

湘西女老师擦鞋手艺(偏远山区女老师牺牲色相)(8)

老校长表面上看他全程也是在维护着一曼和大家的,但其实从内心里,他所维护的,只是他一手创办的这个学校。想要维护的,是被他自己内心定义为“崇高”的,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为了维护这个理想,他几乎把每一个人都推到过险境,正是这一步一步涉险过关的来之不易,让他到最后的大是非问题上,也还是选择了继续为“理想”坚持。

湘西女老师擦鞋手艺(偏远山区女老师牺牲色相)(9)

所以,老校长才是整出悲剧的始作俑者,是他第一个用小聪明创立了吕得水老师这个人物,然后为了维护这个人物,保护住那些小谎言,可谓是不择手段。到最后他跪倒在自己亲生女儿面前说,“我们离梦想只有那一小步”的时候,身上已经全无书卷气,他牺牲了裴魁山的爱情、牺牲了周铁男的气节、牺牲了那头叫做得水的驴,牺牲了世间最美好的一曼,直至献祭出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方得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