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三教九流”的说法,那么“三教九流”是什么意思?三教九流又是哪三教?哪九流呢?今天就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

“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本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

“三教”一般指三大传统宗教——儒教、道教、佛教(释教)。

三教九流包括什么(三教九流是哪三教)(1)

儒教。儒教又称“孔教”“圣教”。儒教以孔子为开创者,以“仁”为最高追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宗教,后世历朝历代对其进行发展和丰富。凡是生活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包括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北方的辽、金、元,西夏及清,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孔子为教主。儒教利用政教结合的优势得以成为国教,儒教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思想并作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与封建皇权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相得益彰。

三教九流包括什么(三教九流是哪三教)(2)

道教。道教以黄帝为创立者,以老子为集大成者,信奉黄老哲学,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永生不死,与道合一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无为而治、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充分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意识和信仰心理。

三教九流包括什么(三教九流是哪三教)(3)

佛教(释教)。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释迦牟尼为创立者,东汉时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信奉生命轮回。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印度人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入寂灭、断尽一切烦恼。

“九流”的具体说法不一致。比较权威的说法来源于《七略》,一般是指‘上中下’三等“九流”。“上九流”包括: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包括: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 尼。“下九流”包括: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其实也是表示不同的职业,之所以有上中下三等九流的说法,是因为古人对每种职业或行业的认同和推崇程度不同,如士农工商,古人重农抑商,认为商人最为卑贱,自然也就排在最末位了,上中下等九流大概其也是按照这种排位确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