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EWORD

各国对于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一直备受争议。

在美国,有37个州不规定刑事责任的下限。一般的判断方法是:7岁以下不负法律责任,7-12岁需要提供证据证明有犯罪能力。

在英国:10岁以下不负法律责任,10-14岁需要提供证据证明有犯罪能力。

在中国、韩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未满14岁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然而各国常常发生要求“更改刑责年龄”的事件。

2016年,德国一名12岁的男孩被几名同学殴打致死,最终因未满14岁全部被判定无罪。

德国未成年人犯罪事例屡现,民众要求将刑责年龄更改为12岁,但这个争议争论了几十年也没有敲定。

1997年,日本14岁少年杀害两名小学生,他在给警察的信中写道:我享受杀人的乐趣,并自称“酒鬼蔷薇”,媒体称之为“少年A”。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1)

少年A具有强烈的社会反人格倾向,从小学起就有杀害小动物的习惯,但是并没有引起父母的关注。

因为这件事,2000年,日本将刑责最低年龄从16岁降至14岁。

但是接下来,日本又发生了多起年龄低于14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2004年,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女生将同班同学割喉身亡。

降低刑责年龄不能阻止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也不能让他们悔过。

在打击青少年犯罪最严厉的美国,青少年犯罪案反而越来越多。在美国有些州,甚至要求将最低刑责年龄提高至16岁甚至18岁。

德国一项长期研究表明:

曾经遭受过少年刑罚的未成年人

约有一半的人成年后重蹈覆辙

而只接受教育措施或惩戒处分的

14岁以下儿童或未被判刑的少年犯罪者

成年后再犯重罪的比前者要少很多

对于少年犯,该刑罚还是该教育,这是个问题。

上述案例中,日本的少年A在少年院中呆了8年,出来后仍然毫无悔改之意,并在2015年出版了一本描述自己杀人经过的书——《绝歌》。

少年犯被送进少年院,里面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少年犯出来后重蹈覆辙,他们真的没救了吗?

01 少年犯管教所

中国的少年犯管教所,是对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进行改造、教育的场所。

少年犯在我们看来是一个“肮脏”的字眼。

他意味着未成年人犯罪、盗窃、伤人、强奸、杀人……

种种令人痛恶的罪行。

在80年代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率达到了犯罪人员的6成以上,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1985年,电影《少年犯》上映了。

由现实中的少年犯主演的电影,一上映就轰动全国,所有学校、管教所纷纷组织观看此片。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2)

《少年犯》里面的主演来自上海管教所,导演张良与妻子(编剧)亲自体验少年犯的生活过程,与他们促膝长谈,分析他们的犯罪心理。

电影讲述了《社会与家庭》杂志社的记者谢洁心为了调查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和原因,到管教所深入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相处。

在里面她遇到了方刚、肖佛和陈金明三个不同性格的少年犯。

刚刚来到管教所的时候,谢洁心看到孩子们在修理花草,气息低沉抑郁。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3)

他们日常的生活类似于军营生活,纪律严明。

早起叠被子。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4)

操练正步。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5)

集体洗漱、吃饭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6)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7)

上课。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8)

自习。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9)

锻炼工作技能。(大部分都是干工厂活,他们出去以后,也许能成为工厂技工)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10)

在电影中,有三个重要的少年犯。

方刚,16岁,判五年。持刀伤人。

脾气暴躁易怒,常常在管教所中惹事打架。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11)

他会因为不满班长克扣饭菜而动手打人。

在教室睡觉、扰乱课堂秩序,顶撞教官。

假装吞剪刀,制造混乱帮助鲍林新越狱。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12)

肖佛,15岁,不知道自己家住哪,有三个父亲、三个母亲。

在狱中活泼机灵,但是常常由于做事粗线条而被人欺负。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13)

他和谢洁心记者说到自己的身世:

三岁的时候,我爹妈就离婚了

判决那天,他们谁也不要我

是奶奶把我抱回来的

奶奶对我可好了,可她很快就死了

我爸爸离婚以后,找了个新妈

我妈也找了个新爸爸

可他们还是不要我

后来我爸爸把我送给另一家人

那个时候我5岁

我刚去,他们把我当成个小玩意儿

他们后来又生了两个孩子

从六岁起,我就背他们

把屎、把尿、买菜、买米

(谢洁心问:你那么小会吗?)

唉,人没有不会的

一打不总会了

每天,都是捡弟弟妹妹的剩饭吃

有一次,那个妈给弟弟煮了杯牛奶

我闻着那个味儿

可真香!就偷喝了一口

哎呀,好甜啊,我想再喝一口

可是哪知道最后喝光了

这下可完了

那个妈骂我是肥胚、王八蛋

就把我赶出去,让我找我的亲爹亲妈

(谢洁心:你去找了吗?)

找啊,找到啦

可我亲妈说,我那个后爹很厉害

绝对不会要我,让我去找自己的亲爹去

可我亲爹就说

我那个后妈更厉害,更不会要我

我那次哭着不肯走

我爹就把我领到大街上,塞给我两毛钱

对我说

你再也不要回来了,自力更生去吧

打那以后

我真的自力更生去了

肖佛的故事是导演在狱中听到的真实经历。

肖佛被爸爸赶走之后,到处流浪,后来被训练成小偷,专门偷人钱包。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14)

沈金明,从小受到家庭的溺爱,后来由于沉溺于黄色书刊和不雅录像带而堕落犯罪。在狱中自学英语,还受到教官送给自己的英语录像带。

最终提前减刑出狱、参加高考考上大学。

沈金明的原型,根据当时的文献记载,他立志改过自新,在狱中得到了初中文凭,还学习小提琴和爵士鼓。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15)

02 少年犯的家庭

《少年犯》中最让人感触的,就是他们的家庭差异。

家长见面日那天,方刚很开心,还特地洗澡收拾了一下自己。

但是方刚的父母最后没有来。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16)

他哭了。

然后这个脾气暴躁的少年吞下了两把剪刀。

谢洁心去见方刚父母的时候,方刚的父亲说:我没有这个儿子!我们已经断绝父子关系了!

谢洁心找方刚的母亲谈话:

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

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成人

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可是,我到了少管所一看

那里边关押着有1000多名少年犯

大的不过18岁

小的只有14岁

这能不叫人触目惊心吗?

难道他们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罪犯?

这些孩子犯了罪,是可恨

对社会是有很大的危害

但是应当看到,他们也是受害者

政府也在全力挽救孩子

可是你们当父母的

怎么能不负责任

把孩子推出门外

(方刚母亲:我们一直在教育孩子的,

可是我们没用能力去阻止他犯罪呀)

我不同意你这种说法

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

都好像在激流中行走

推一把则可能堕入江心

拉一把则可能上岸

试想方刚12岁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

你们如果不是打骂、恐吓

而是说服教育

他会怎么样?

再想想,当方刚陷入犯罪道路的时候

你们如果不是把他推出门去

而是用父爱、母爱去融化他

他又会怎么样?

人,是需要拉一把的

方刚在狱中努力改造

他准备上岸的时候

又一次被你们做父母的推下水去

这一次,可是推上了绝路

最后,方刚被抢救了回来。

父母也悔过,去医院看他。

但是,不是所有父母都能悔过的。

家长见面日那天,肖佛有三个爸爸、三个妈妈,但是一个人都没来。

教官担心肖佛以后出狱了没有人照顾,就去找肖佛爸爸(法院判决他有抚养义务)。

肖佛的爸爸最终被找了过来,这一次见面是继上次给肖佛两毛钱之后,时隔7年的再次相见。

肖佛的爸爸要求单独和孩子谈话。教官在外面等,以为他们的关系会缓和。

但是肖佛逃出了房间。

没有人知道肖佛的爸爸对他说了什么。

但是肖佛崩溃了:

我再也不要爹妈了!

肖佛不再是那个会在纸上写“妈妈”、渴望被爱的孩子了。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17)

03 罪恶的种子

著名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有多少孩子生下来就是精神变态的?

日本少年A是一个杀人狂魔。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喜欢杀害小动物、精神不稳定的状态。在其他人都意识到、并且劝告的情况下,父母还是坚持抓紧他的学习,操心他的学业和升学问题。

最近13岁男孩杀害11岁女孩的事件,也是从小就形成的猥亵行为积累起来的。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18)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19)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20)

没有一个杀人的恶魔是突然形成的。

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在开始堕落的时候,没有人拉他们一把。

我突然想起我大学的时候,曾经在一个培训班当老师。

班里有一个小孩,才一年级,就喜欢掀女孩子的裙子,甚至连最严厉的老师的裙子也敢掀。

而且每次都是笑嘻嘻的样子,完全不觉得自己有错。

我没有见过他的父母来接他,每次都是奶奶来接。这种事对长辈比较难以启齿,所以我也没有太在意。

现在我回想起来,也许这些被我们忽略的小事,最终将会创造一个恶魔。

杀人的恶魔固然可恨。

但不是所有的少年犯都是魔鬼。

为什么少年犯出来后容易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

是心中的邪念依然存在?

是因为家人不容纳他们?

是因为父母依然纵容他们、甚至促成他们犯罪?

是因为社会对他们的歧视与偏见,无法接纳他们?

是因为无法在社会中生存,最后走上极端?

在《少年犯》中,有这么一段话

犯了罪的青少年,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是政府对他们的政策

不是抛弃,更不是消灭

而是经过感化、教育、改造

将他们造就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

他们同样是祖国的花朵

只是受了病虫的侵蚀

他们同样是祖国的孩子

只是像得过了一场传染病

所有的父亲母亲们

都应该负起挽救孩子们的责任

不要歧视他们,更不能抛弃

社会各阶层的人民

都应该欢迎他们改正罪错

要允许他们继续升学

要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就业

他们一定会为祖国做出新的贡献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21)

最后

小恶魔伤害另一个祖国的花朵。

是让人痛心的。

而且,这种长期形成的行为和观念,不同于一般的偷窃、抢劫、伤人行为。

很难改变。

孩子的心灵已经受污染了。

就像我想起那个一年级小孩,他掀女孩子裙子时候的笑容,让我有点毛骨悚然。

如果父母没有能力管教、没有时间教育孩子。

求你们不要生孩子。

印度电影《何以为家》里面,小男孩杀了人入狱。

后来他起诉了自己的父母。

起诉的理由是:因为生了我。

少年犯管教所真实生活(进管教所的少年犯)(22)

有些人一出生,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就像那个14岁男孩,如果他出生在别的家庭,会是这样的吗?

作为社会人士,我们确实不能容忍犯罪行为。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的行为都是一点点造就的。

作为孩子的父母、亲戚、老师、邻居朋友......

在意识到孩子行为反常的时候。

如果我们有机会阻止。

希望我们可以拉他们一下。

悲剧已经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