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不是太子出身,却能当上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差点被宫女刺杀的皇帝,他开了明朝皇帝不上朝理政的先例,他痴迷于修仙求道,宠幸奸臣严嵩,致使国家败坏,他不是一个好父亲,却是一个好儿子,为了父母的名位,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朝廷,他就是明世宗朱厚熜,明朝历史上功过难评、争议极大的皇帝。

朱厚熜时期有名的大臣(明朝唯一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的皇帝)(1)

明世宗朱厚熜

朱厚熜的一生很是传奇,传奇到如同是开挂一般,他不是皇子,甚至连藩王的嫡长子都不是,一五零七年出生在湖广布政司安陆州的朱厚熜只是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他是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日,明武宗驾崩,由于明武宗生前没有子嗣,在其弥留之际,首辅杨廷和预料到之后的继承人问题,于是他援引朱元璋《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祖宗家法,在武宗逝世前五天以皇帝的名义颁布敕令,令朱厚熜缩短为其父服丧的时间,并承袭兴王爵位。

武宗驾崩的当天,杨廷和让司礼监请太后懿旨,正式宣布朱厚熜为皇帝继承人。九五之尊的大位就这样从天而降,落到了朱厚熜的头上,本来连王位继承权都没有的朱厚熜瞬间成了皇位继承人,这真的是天上掉馅饼,而且馅饼直接砸中了朱厚熜。

虽然朱厚熜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懵,但很快他就想明白了,毕竟他是一个极端聪明的人,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一个由司礼监、皇室和朝廷代表组成的使团前往安陆,朱厚熜以兴王的身份接见使团并接受了太后的诏书,在王府接受诸臣行礼,随后同使团前往北京。在朱厚熜和迎接使团到达北京城外的良乡时,双方爆发了第一轮冲突。

朱厚熜时期有名的大臣(明朝唯一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的皇帝)(2)

杨廷和

根据杨廷和的安排,要礼部用太子的礼仪迎接朱厚熜,即由东华门入,居文华殿。但朱厚熜并不接受这种方案,他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双方互不妥协,最后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这是朱厚熜和朝廷大臣的第一次交锋,以他的最终胜利而告终,

正德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朱厚熜刚当上皇帝的时候,他面对的是来自以杨廷和为首的朝廷众臣的威压,当时的朝廷,新皇帝的权威远不及杨廷和等大臣,即位不久,嘉靖帝就与以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自己皇考,以及自己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朱厚熜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加封为兴国皇太后,改称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嘉靖十七年九月,兴献帝被追尊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并将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明武宗之上,改兴献王墓为显陵,“大礼议事件”至此以嘉靖帝的胜利最终结束。

朱厚熜时期有名的大臣(明朝唯一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的皇帝)(3)

兴献王朱祐杬

通过“大礼议事件”,朱厚熜明白了皇权的魅力,他是天下唯一的至尊,所有人都要臣服于他的权威之下,在此后的政治生涯中,他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权力,并将权力发挥到了极致。不过皇权也让他变得冷漠无情,他对自己的至亲骨肉没有一点温情,他迷信道教,深信道士“二龙不能相见”的说法,他与裕王及另一子长期隔绝不见,父子之情有若虚无。

后世有史学家认为,嘉靖帝除了爱他自己和自己的父母外,没有爱过任何人。在四十五年的统治中,杀大臣杀言官,他毫不留情,连后宫中都到处弥漫着他的强横。嘉靖帝与儿子们的关系也很冷漠,他一直到死都没有立太子。可以说在他父母去世后,嘉靖帝身边已经没有可以和他温馨相处的人了。每逢节日和他父母的忌辰,嘉靖帝总要屏退众人,向父母的灵位长跪,流泪默祝,神情惨楚,让偷偷窥见的宫女也为之动容,也只有在这时,刚强的嘉靖帝才显出骨子里残留的些许温情和脆弱。

朱厚熜时期有名的大臣(明朝唯一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的皇帝)(4)

明世宗朱厚熜

嘉靖帝崇信道教,迷信方士,好长生不老之术,道士们利用嘉靖帝梦想长生不死和对灵瑞现象的迷信,屡行诈骗之术,愚弄嘉靖帝,使他每年不断修设斋醮,造成巨大的靡费。嘉靖帝的宗教活动中,有一部分祈神和修行是为了消除或减轻自然灾害。以救灾为目的的宗教活动,使道教地位在当时社会有所提高,也对朝中政治格局产生一些影响,同时还为整饬刑罚和吏治提供了契机。

嘉靖帝任用道士,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然后让道士烧掉, 企图让神仙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一个叫蓝道行的道士,平生最恨奸臣严嵩,借助这个机会向嘉靖帝传达了“奸臣如严嵩,忠臣如徐阶”的字样,最终使权臣严嵩落马,严嵩在此之前是嘉靖帝最喜欢的臣子,蓝道行也借助这一事件得以载入《明史》。

嘉靖帝派人到处采集灵芝,并经常吞服道士们炼制的丹药。为满足自己修道所需,嘉靖帝数次遴选民女入宫,每次数百名。嘉靖二十一年,嘉靖帝命宫女们清晨采集甘露兑服参汁以期延年,致使上百名宫女病倒。宫女们忍无可忍,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差点将嘉靖帝勒死,一天夜里,宫女们找到嘉靖帝的宿处,一拥而上,七手八脚把嘉靖帝按在地上,用绳索勒住他的脖子,不料慌乱之中,宫女们把绳索打成了死结,这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也没能勒死嘉靖帝,其中两个妃子一看事态不妙,就扔下其他宫女,向皇后报告,想以此得以宽侑,皇后立即带人救下气息奄奄的嘉靖帝。

以杨金英为首的这些宫女,包括那两个向皇后打报告的妃子都被处以极刑。此件事后,嘉靖帝便搬到西苑的万寿宫,不敢再住于紫禁城的寝宫里,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宫女弑君的“壬寅宫变”。“壬寅宫变”中嘉靖帝幸得未死,从此他移居西苑,设醺炼丹,二十余年不回大内,法纪逐渐松弛。

朱厚熜时期有名的大臣(明朝唯一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的皇帝)(5)

严嵩

他也不再上朝,国家大事都交由内阁大臣严嵩处理,奸臣严嵩一时成为“代皇帝”,晚年嘉靖帝疏远严嵩,起用徐阶为内阁首辅,国家才再次走上正轨。嘉靖帝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采取厘革缩弊、振兴纲纪等改革措施,下令退还一些被侵占的民田,汰除军校匠役十万余人,开创了嘉靖年间的“新政”时期,得到朝野上下的拥护。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户部主事海瑞因上《治安疏》惹得嘉靖帝大怒,被下狱论死,嘉靖本来要杀海瑞的,徐阶说:“海瑞是想当比干,皇上想成全他一个忠臣的名声吗?”嘉靖帝说:“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于是把海瑞关在监狱里十个月没理他,直到嘉靖死去,新任的皇帝才将海瑞从监牢放出。

嘉靖帝在位四十五年,是明朝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执政的前二十年中颇有作为,以不因循守旧的革新精神开创了中兴局面,他顺应历史潮流、敢于打破传统、体恤士农工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他的一生功过难评,很难定义,后人有说他是“中材之主”,似可认作确论。嘉靖帝因为长期服用有砒霜,水银,雄黄,朱砂的丹药,致使身体每况愈下。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嘉靖帝驾崩于乾清宫,年六十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永陵。

声明:文字内容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