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贵州历史悠久,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截至2018年底,贵州省下辖6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其中,就息烽县来说,人口超20万,隶属于贵阳市。在历史上,息烽县这一县名是明朝崇祯皇帝赐名,名字取“烽火平息”之意!

贵州历史上真实的名字(贵州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1)

首先,息烽县,贵州省贵阳市辖县。在地理位置上,息烽县位于东经106°27′至106°53′,北纬26°57′至27°19′之间。息烽县东临开阳,南接修文,西北与遵义市播州区、金沙两县区相望。就息烽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牂牁国。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今贵州省息烽县一带属象郡且兰县这一建制。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设立牂牁郡,县地在其境内。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贵阳市息烽县一带属蜀汉的南中地区。到了公元371年,也即东晋时期,设立晋乐县,辖今贵阳及修文、开阳、息峰等地。

贵州历史上真实的名字(贵州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2)

南北朝时期,今息烽县一带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县地属牂牁州。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杨广这位皇帝在位时,改牂牁州为牂牁郡,治所在今安顺,县境隶牂牁郡。公元621年,也即唐朝初期,设立矩州,治所在今贵阳,县境属之。宋乾德五年(967年),罗甸国首领普贵“纳土内附”,命为贵阳刺史,今息烽县一带属之。公元1280年,也即元朝时期,息烽县隶四川省顺元等处宣慰司。二十九年(1292年),隶湖广行省顺元路安抚司。公元1414年,明朝永乐年间,今息烽县一带属贵州布政司贵州宣慰司节制。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息烽县这一建制,始于什么时候呢?

贵州历史上真实的名字(贵州省一个县人口超20万)(3)

最后,对此,根据史料记载,公元1630年,总督朱燮元平定水西,拟在今县境设立千户所,经崇祯皇帝御批,使用息峰这一名字,其意为“烽火平息”。由此,息烽这一地名是明朝崇祯皇帝所赐。清朝取代明朝后,息烽等四守御千户所入修文县,隶属贵阳府。到了1914年,设立息烽县。1970年,息烽县属安顺地区。1996年,息烽县改属贵阳市管辖。如今,息烽县县城所在地南距贵阳市中心66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85公里,也即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截至2018年底,息烽县总面积达1036.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27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文/情怀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