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是文革时期的产物,这一时期创排出了许多的优秀剧目,像我们熟知的有《节振国》、《白毛女》、《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等等。这些剧目凝聚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心血,并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然而这些剧目在创排时有一个宗旨,那就是“三突出”,其主要是指在所有的人物中要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八个样板戏经典集锦(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的反面角色都穷凶极恶)(1)

“三突出”原则最初的雏形就是“一突出”,后来于会泳提出了“三突出”原则,并且这一原则也成为了当时创作剧目都要遵循的一个创作原则,而这一原则也是后来许多人反对这些剧目的一个原因。

八个样板戏经典集锦(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的反面角色都穷凶极恶)(2)

而当时样板戏的反面角色也是要突出,那就是突出一个“坏”字,都是绝顶的大坏人。而这些坏人这么坏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无疑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的光环。

当然了,演绎反面角色也要有演绎反面角色的特点,那就是演绎的越坏越好。

八个样板戏经典集锦(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的反面角色都穷凶极恶)(3)

像马长礼的“刁德一”、王忠信的“温其久”、袁世海的“鸠山”、贺永华的“座山雕”、孙正阳的“滦平”都是坏人形象,并且是特别坏。这其实也是他们精湛演技的表现,就是时至今日哪一位京剧演员饰演的反面角色能够超过他们,恐怕没有吧。

八个样板戏经典集锦(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的反面角色都穷凶极恶)(4)

所以说,样板戏以及革命现代戏的成功不单单是主角,就是配角也同样精彩。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江枫渔火怎堪愁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