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树荣(右一)正在给年轻的观众讲述江门老故事。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通讯员曾阳漾摄影报道)在江门市蓬江区的启明里,今年60多岁的容树荣开了一间“江门故事馆”,里面的各种老物件琳琅满目,大多是上世纪初期的制品,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观赏。
容树荣被街坊们亲切地称作“容老爷”,他的爷爷容永霖曾在启明里建有一栋青砖楼,儿时的“容老爷”常和小伙伴们在启明里(那时这里还叫“华侨新庄”)和周边的墟街玩耍。“四月龙头随街绕,五月龙船抢大标”,他和小伙伴们去长堤看西江龙舟赛,有的大喊“红船快跑”,有的大喊“绿船快溜”。说起这些来,“容老爷”现在仍乐得呵呵的。
他还常常和几个小伙伴去江门范罗岗的中山公园,跟蔡李佛的师傅学几招“穿、拿、挂、捎、插、抛、扱、标、顶、撞”,再来个“英棍飞腾龙摆尾,雄拳放出虎昂头”。这些孩提时代的乐趣,让“容老爷”总是咀嚼不完。
为什么在启明里开这间“江门故事馆”?“容老爷”说,是因为这里实在有太多的江门老故事。
他告诉记者,他的祖父曾在启明里有着青楼铺面,帮助下南洋的兄长打点大陆的货物。货物送到启明里水埗头码头,搭上远洋货船,运到马来西亚等地。
上世纪初,华侨黄黎阁在启明里首建4座3层楼房,随后,更多归侨在这里购地建房,其中以新会崖西黄、李等姓归侨居多,陈姓、容姓和赵姓也多在此置地,一时间,海外华侨集资兴建的华侨聚居点在这里成行成市。
上世纪20年代,江门墟进出境旅客达数十万人次,曾被誉为“小澳门”,沿着蓬江长堤全是骑楼商铺,洋货行、米铺、金银铺、酒楼林立,非常热闹。
如今的启明里经过数十年的风霜,许多破旧的侨屋经过重新装修,又鲜亮起来,旗袍店、私房菜馆、婚纱照相馆等陆续在这里开张,重新热闹起来。
在“容老爷”“江门故事馆”的老物件里,有开平老报纸、江门墟的黑白照片、老京剧唱片,有上世纪初的护照、侨批证,还有一盏老油灯。“容老爷”告诉记者,这是他爷爷当年用过的,他们家一直都很珍惜,他把它摆出来,就是想让参观的人们了解过去的江门人的生活,了解江门的那些老故事,也让人们有个一解乡愁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