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信达证券,左前明)

一、俄乌冲突下,欧洲能源基本面及变化

1. 欧洲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占据重要地位

欧洲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消费位居前列。欧洲 2020 年一次能源消费中,位居前三的分别为石油(33.80%)、天然气 (25.25%)和煤炭(12.18%)。

欧洲电力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主导地位,气电在化石能源中居首。2020 年的发电结构中, 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较高(62.35%),其中核能发电占比为 21.63%、水电占比为 16.93%、 可再生能源占比为 23.79%。在化石能源发电中,天然气发电占比为 19.61%,远高于煤炭 占比(14.85%)和石油占比(1.20%)。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1)

非化石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推高了天然气发电需求。在非化石能源发电中,核能相较其他非 化石能源发电量最多,但呈逐年下降趋势,2020 年的增速为-9.96%;水电呈小幅变化,2020 年的增速为 4.36%;风能、太阳能、其他可再生能源则呈逐年上涨趋势,2020 年的增速分 别为 10.90%、16.80%、1.90%。但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靠天吃饭,具有极大的波动性,不能 保证用电期间可再生能源的可用性。例如 2021 年受极端高压天气影响,海上风速不及预期, 德国、英国等国家的风力发电量都出现了明显下滑,风力发电量的减少使得欧洲各国电力供 应出现大幅缺口。同时,核能也在被逐步放弃。以德国为例,2011 年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 德国国内反核舆论达到顶峰,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宣布 2022 年全面放弃核电。核能发电量 的减少稍弱了欧洲地区的电力供应能力,也使其丧失了遇到极端天气或电力需求增长的风险 调控能力。因此,即使欧洲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较高,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核能 发电的不安全性都加剧了欧洲电力结构的脆弱性,一旦出现电力供应上的紧张,就会进一步 推高对天然气发电的需求。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2)

2. 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高度依赖,天然气产需存在较大缺口

欧洲对俄罗斯能源进口高度依赖。2020 年欧洲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天然气、煤炭进口 占比分别为 34.94%、15.22%、5.06%。对俄罗斯能源进口是欧洲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其 中,2020 年欧洲向俄罗斯进口原油和成品油分别为 138.20 百万吨、57.5 百万吨,从俄进 口占比分别为 29.04%、38.93%,石油整体从俄进口比例为 31.38%;向俄罗斯进口的管道 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分别为 167.7 十亿立方米、17.2 十亿立方米,从俄进口占比分别为 37.51%、14.98%,天然气整体从俄进口比例为 32.91%;向俄罗斯进口煤炭 1.96 艾焦(约 为 0.67 亿吨标准煤),从俄进口占比为 50.26%。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3)

若欧洲取消对俄罗斯能源的进口,会对能源总消费造成较大影响,尤其体现在石油和天然气 上。如果欧洲取消对煤炭的从俄进口,对一次能源总消费的影响大概是在 2.54%左右 (50.26%*5.06%),影响相对可控。而如果欧洲取消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从俄进口,对一次能 源总消费的影响大概为 10.96%(34.94%*31.38%)、5.01%(15.22%*32.91%),影响相对 较大。

欧盟 27 个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平均依赖程度为 41%,有 17 个国家对俄天然气依赖程度超 平均水平。欧洲对俄罗斯能源进口依赖度高,特别是用于发电和取暖的天然气。欧盟国家对 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斯洛伐克、北马其顿、波黑和摩尔多瓦共计 10 个国家对俄罗斯天然 气的依赖程度为 100%;捷克、芬兰、匈牙利等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在 90%以 上;波兰、德国、意大利和立陶宛等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也高于欧盟的平均依赖 程度;而土耳其、希腊、荷兰、卢森堡、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英国、葡萄牙等国家对俄 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小,低于欧盟的平均依赖程度;还值得关注的是,丹麦、爱尔 兰、克罗地亚、马耳他、奥地利、瑞典、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等国家完全不依赖于俄罗斯天然 气。

欧洲国家天然气产需存在较大缺口,天然气净进口量占消费的比例较高。欧洲及欧洲各国天 然气产需、库存、进出口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表现为天然气产需存在较大缺口,库存量 逐步下降,天然气消费也较多依赖进口。具体而言,欧洲各国天然气消费量都要明显大于天 然气产量,捷克前三个月天然气产需缺口为 3,095.65 百万立方米;匈牙利、波兰和德国前 两个月天然气产需缺口分别为 2608.11 百万立方米、2,866.61 百万立方米、21,205.46 百万 立方米,产需缺口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呈处于较高水平,这也促使天然气库存呈负向变 化。2021 年 11 月或 12 月份以来,欧洲各国的天然气库存变化都持续为负,即天然气库存 总量在逐步减少,2022 年开年来随着用气淡季的来临,天然气库存负向变化放缓。2022 年 3 月捷克天然气库存变化为-185.14 百万立方米,2 月匈牙利、波兰和德国天然气库存变化636.40 百万立方米、-224.98 百万立方米、-1794.00 百万立方米,变化较上月均有所放缓。 天然气产需缺口需要依靠进口进行弥补,欧洲各国在天然气贸易上明显是进口量大于出口量, 2022年以来各国天然气净进口量分别为1,633.49百万立方米、844.90百万立方米、1,918.49 百万立方米、15,417.46 百万立方米,占 2022 年以来天然气消费总量的 51.87%、29.69%、 50.46%、70.11%,能源消费对外依赖度较高。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4)

3.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供给趋紧,价格高涨

国际石油价格在供应博弈中震荡上行。布伦特 DTD 原油现货价、OPEC 一揽子原油现货价、 西德克萨斯中级轻质原油(WTI)现货价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2022 年以来,国际原油 价格在震荡中一路攀升,屡创新高。其中,俄乌冲突爆发加剧了地缘紧张局势,是原油价格 暴涨的重要推手,哈萨克斯坦局势动荡、中东产油国阿联酋遭袭、伊拉克输油管道中断等事 件导致市场加大了对原油供应的紧张,这些因素共同推动着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且居高不下。

以布伦特原油 DTD 现货价格为例,2 月 24 日俄乌冲突在西方第一轮制裁下正式爆发,当天 油价为 106.51 美元/桶,达 2014 年 8 月以来最高。第二轮制裁涉及到能源方面,欧盟提出 将禁止向俄罗斯出售、供应、转让或出口炼油领域的特定商品和技术,并将对提供相关服务 施加限制,2 月 25 日油价小幅回落到 99.51 美元/桶。2 月 28 日西方开始第三轮制裁,俄 罗斯也开始在金融、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做出回应和反击,这一轮制裁持续 16 天,油价由 2 月 28 日的 103.21 美元/桶上涨至 3 月 15 日的 107.94 美元/桶,期间油价最高达 137.7 美 元/桶,为历史新高位。此后,西方开始第四轮制裁,具体包括取消俄罗斯的贸易最惠国待 遇,禁止欧盟企业投资俄罗斯油气行业,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奢侈品和高级汽车,禁止俄罗斯 钢铁出口等,同时国际能源署宣布可再次释放石油战略储备,油价从 3 月 16 日的 106.47 美元/桶一路攀升至 126.48 美元/桶,最终回落至 4 月 6 日的 104.5 美元/桶,油价仍在高位徘徊。4 月 7 日开始了第五轮制裁,欧美还宣布通过了对俄罗斯煤炭资源制裁的法案。截至 5 月 20 日,油价为 113.8 美元/桶,相较 2021 年同期上涨 70.87%。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5)

国际天然气市场供需偏紧,欧洲气价屡创新高。荷兰 TTF 基准天然气现货价相较于亨利港 天然气现货价、纽约天然气现货价变化幅度明显更大,也反映出欧洲天然气市场较美国天然 气市场波动性更大。2021 年 8 月以来,欧洲天然气价格在冬季需求上升前已达历史高位, 2021 年 8 月初的天然气价格相较于 2020 年 5 月的历史低位,上涨了 1000%。这一阶段天 然气价格的暴涨是由于供需端的双重影响,但更多还是供给问题所致。在需求端,疫情后欧 洲各国经济处于恢复阶段,对能源需求出现明显增加,加之冬季来临,欧洲用气需求也随之 增加。在供给端,欧洲自身能源禀赋较为匮乏,近年来欧洲天然气产量也逐年下降,天然气 供应对外依存度高,能源供应结构较为脆弱。2021 年欧洲风电发电供给受来风条件恶化影 响出现明显下降,同时 2021 年 8 月初亚马尔-欧洲管道发生火灾使得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 供应出现问题。此外,2020 年欧洲刚经历寒冬,以英国为例,其 2020 年 12 月-2021 年 5 月期间各月的最高温度相较往年同期的平均温度低 2-5 度,这导致了取暖需求上升,也极大 地消耗了天然气库存。到 2021 年 5 月,欧洲天然气库存消耗形成的缺口也一直未得修复。 这些因素叠加导致欧洲天然气供应偏紧。截至 2021 年 12 月 21 日,欧洲天然气价格也攀至 历史最高位,达 59.54 美元/百万英热。

2022 年以来,1 月天然气价格较去年 12 月有所回落,是因为风电发电量受有利天气影响出 现上涨,同时美国 LNG 出口欧洲总量增加。2 月以来受俄乌冲突影响,天然气价格开始震 荡上升,延续上涨趋势。俄乌冲突爆发当日,即 2 月 24 日天然气价格达 37.56 美元/百万英 热,较 2 月初上涨 50.18%。随着俄乌冲突的不断发酵,西方对俄罗斯提出制裁,俄罗斯方 也提出从 4 月 1 日起“不友好国家”应当以卢布结算购买天然气,“如果不付款,我们将认为 这是买方的违约行为,买方将对所有后果负责”,说明不执行新规可能将面临俄罗斯天然气 断供的风险,而欧洲约有 40%的天然气进口来自于俄罗斯,这意味着在短期欧洲无法摆脱 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也无法迅速找到替代能源、完成能源结构转型,一旦俄罗斯停止天然 气供应,将对欧洲天然气市场造成剧烈影响。这些对天然气供应受限的担忧也导致价格一路 暴涨,在 3 月 8 日达到新的历史高位,为 67.93 美元/百万英热,较俄乌冲突爆发日(2 月 24 日)上涨 80.86%,是 2021 年初价格的 2.38 倍,是 2021 年同期价格的 12.09 倍。近期 随着天气转暖,用气需求下降,天然气库存有所提高,欧洲天然气价格有所回落,截至 5 月20 日,天然气价格为 27.05 美元/百万英热。

俄乌冲突加剧国际动力煤市场供应紧张,煤价一路暴涨。欧洲 ARA 港动力煤现货价、理查 德 RB 动力煤现货价、纽卡斯尔 NEWS 动力煤现货价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2022 年以 来,受印尼煤炭出口影响、澳大利亚自然灾害影响煤炭生产等因素影响,国际煤炭价格延续 上升趋势。2 月以来,俄乌冲突的爆发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煤炭供给持续偏紧,俄乌冲突 爆发当日即 2 月 24 日欧洲 ARA 港动力煤现货价达 195.00 美元/吨、理查德 RB 动力煤现货 价达 227.97 美元/吨、纽卡斯尔 NEWS 动力煤现货价达 248.35 美元/吨,均在震荡中攀至 高位。近日,随着欧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俄罗斯运往欧洲各国的煤炭数量出现下滑。对于 欧洲而言,欧洲可能会转向南非、哥伦比亚等国家进口煤炭,弥补从俄罗斯进口的缺口;对 于俄罗斯而言,受限于铁路运输能力和港口中转效率,那些原本计划运往欧洲的煤炭也无法 全部运往远东地区。煤炭需求增加叠加供应紧张,都加剧了煤炭市场的紧张局势,同时国际 石油、天然气价格的暴涨也刺激煤炭价格进一步走高。在 3 月 11 日,理查德 RB 动力煤现 货价、纽卡尔斯 NEWS 动力煤现货价均达到新的历史高位,分别为 366.20 美元/吨和 395.60 美元/吨。截至 5 月 13 日,三大动力煤现货价分别为 323.00 美元/吨、327.00 美元/吨、397.8 美元/吨,仍在高位运行。(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6)

二、俄乌冲突下,煤炭将成为欧洲中短期主要替代能源

即使是在高度重视“低碳”的欧洲各国,天然气价格上涨后,煤炭对天然气消费的替代效应 明显加大。随着俄乌冲突的不断升级,欧洲自身的能源安全不断受到冲击,欧洲能源发展已 经逐步由“气候安全”向“能源安全”转变。3 月 8 日欧盟委员会提出,计划在一年内将俄 罗斯天然气进口量削减三分之二,到 2024 年完全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欧洲面对近 100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缺口,可行的方法包括增加 LNG 进口、加大本土天然气生产、扩大 煤炭开采、增加可再生能源供给等。在增加天然气进口方面,由于天然气相较于石油和煤炭, 在运输上的地域限制性强,目前欧洲从俄罗斯以外国家通过管道供应天然气的能力有限,且 全球液化天然气主要锁定在亚洲,能改运往欧洲的液化天然气数量是相对有限的。欧盟与美 国在 3 月 25 日达成了大额天然气协议,美国承诺“今年将向欧盟额外提供至少 150 亿立方 米液化天然气”,但这也无法填补欧洲天然气的缺口。在加大本土天然气生产方面,欧洲本 土三大产气国,即挪威、英国、荷兰的气田检修基本完成,2022 年欧洲本土产量 会与近年水平基本持平。在这样的背景下,改用燃煤发 电是欧盟唯一能够快速节省超过 200TWh(1 太瓦时等于 10 亿度电)天然气的方式。其中, 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已经表示或将重启煤电。因此我们认为,为应对天然气价格上涨 和供应不足、摆脱对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依赖,欧洲各国在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长期而言 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是必由之路,但在中短期煤炭会是最快速有效的替代能源,煤炭对天然气 的替代也将进一步提升欧洲乃至全球对煤炭消费的需求。

1. 从能源政策看,欧洲各国能源政策面发生变化,多国表示将重启煤电

俄乌冲突加剧欧洲能源市场供需紧张,能源结构面临调整。近年来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欧 盟在 2019 年相继出台《欧盟能源效率指令》、《欧洲绿色协议》,并最终在 2020 年出台《欧 洲气候法》,从法律层面确保欧洲到 2050 年实现气候中和,这一期间欧洲在能源转型过程 中倾向于选择“低碳”。在 2021 年,随着新冠疫情后各国经济回暖,加之天然气价格上涨, 并维系在高位运行,欧洲各国煤炭消费量也出现了较大规模反弹。2022 年以来,随着俄乌 冲突的爆发与不断发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制裁俄罗斯。在天然气方面,德国宣布 暂停“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工程,而俄罗斯也发起反制裁,在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的时候 关闭“亚马尔-欧洲”天然气管道,直击德国要害,同时在 3 月 23 日宣布将向“不友好国家 和地区”供应天然气时改用卢布结算。北溪二号和亚马尔-欧洲输送管道的持续性“断供”,也 导致欧洲天然气供应紧缺以及电力供应紧缺,这搅乱了能源市场供给格局,也助推能源价格 不断上涨。此时,能源发展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成为欧洲的首要考虑因素,也正是能 源“不可能三角”规律发挥着作用。其中,重启化石能源等传统能源、变更原定的碳排放计 划也成为欧洲能源转型中的短期必然选择和实际行动。

欧洲各国能源政策面发生变化,以煤电替代气电获得相应政策支持。为应对天然气能源危机, 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欧盟在 2022 年 3 月 8 日发布《能源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 合行动》,力争在 2030 年前摆脱对俄罗斯能源进口的依赖。根据计划,欧盟将多元化进口 气源、加速可再生天然气开发、减少供暖发电环节的天然气使用,以此减少天然气消费,并 力争在 2022 年底将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减少 2/3 以上。此外,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 推迟了燃煤电厂退役,延长了燃煤电厂服役年限;比利时等国调整政策加大了核电应用,并 将弃核时间进一步推迟;为减少进口依赖,英国计划增加本土油气生产,颁发了新的油气开 发许可证,还计划重新开发煤矿,荷兰放松了天然气开采限制,延长了油气开放时间。

2. 从经济性看,随着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煤炭的比价优势更加凸显

天然气价格上涨,欧洲天然气进口成本暴增。自 2 月 24 日俄乌冲突爆发,欧洲天然气价格 标杆——荷兰 TTF 天然气现货价格为 37.56 美元/百万英热。冲突的不断升级,欧盟对俄罗 斯实行的几轮制裁,以及断气风险引发的市场担忧情绪等诸多因素,推高了欧洲天然气价格, 现货价最高达 67.93 美元/百万英热。2022 年以来天然气现货价均值为 32.17 美元/百万英 热,是 2021 年的 1.99 倍,是 2020 年的 9.98 倍。天然气价格暴涨背后最底层的原因在于 天然气贸易区别于石油和煤炭,在运输上严重依赖基础设施,如果俄罗斯天然气彻底断供,一方面,美国的 LNG 装置正接近满负荷运行,新建的 LNG 出口装置投产运行需要时间, 150 亿立方米 LNG 无法实现快速添补欧洲空缺;另一方面欧洲各国也缺少必要的 LNG 进 口接收基础设施,以德国为例,即使政府已表态要在国内建造两座 LNG 接收站,但接收终 端在短期不可能准备就绪。此外,国际液化天然气项目签订的 20-25 年的长协提前锁定买卖 双方的交易,这会极大限制欧洲向其他国家的天然气进口。而随着欧洲向全球开始“抢气”, 无疑会加大欧、亚、美等地区之间的竞争,进而抬高全球天然气价格,也抬高欧洲天然气进 口成本。假设俄罗斯天然气供应量减半且进口其他替代 气源的成本增加 50%,那么欧洲 2022 年将为此付出 250 亿欧元的额外成本,天然气进口 总额将达到 3700 亿欧元,这一数字在 2019 年为 600 亿欧元,2021 年达到 1700 亿欧元。

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凸显了煤炭的比价优势。其一,单位发热量下天然气价格要明显大于煤炭 价格。2021 年天然气、煤炭单位热量价格均值分别为 0.3536 美元/5500 大卡,0.1389 美元 /5500 大卡,单位发热量下天然气价格是煤炭价格的 2.55 倍;2022 年天然气、煤炭单位热 量价格均值分别为 0.6227 美元/5500 大卡、0.2530 美元/5500 大卡,单位发热量下天然气 价格是煤炭价格的 2.46 倍。其二,天然气和煤炭的单位热量价格比值与天然气价格变化具 有较强的一致性。当天然气价格一路暴涨,屡创新高时,比值水平相应达到高位,较为明显 的时间点有 2021 年 12 月 21 日、2022 年 2 月 24 日。俄乌冲突爆发当日,即 2022 年 2 月 24 日,天然气价格较上一日上涨 27.67%,煤炭价格较上一日上涨 1.66%,天然气和煤炭的 单位热量价格比值高达 3.30。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7)

由于煤炭显著的比价优势,可预期的天然气价格上涨有望使得欧洲能源消费向煤炭倾斜。在 硬煤消费上,从 2021 年全年来看,各国硬煤消费相较 2020 年的情况存在差异。其中,2021 年德国硬煤最终消费量为 10.50 百万吨,较 2020 年增长 10.13%;而波兰硬煤最终消费量 为 16.31 百万吨,较 2020 年下降 2.02%,但消费下降幅度在放缓,从 2016 年以来的数据 看,其下降幅度为近五年来最小。2022 年以来俄乌冲突不断升级,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使 得欧洲能源供应趋于紧张,这会进一步推动煤炭消费量的增长。雷斯塔德能源也预测,今年 欧洲的煤炭消费量在去年高增长状态下可能还会增长 11%。

由于煤炭显著的比价优势,可预期的天然气价格上涨有望使得欧洲煤炭进口继续增加。在煤 炭进口上,由于褐煤的消费几乎是在褐煤生产国内进行,褐煤贸易量很少,欧洲对褐煤进口 依赖程度非常低。在硬煤进口上,2021 年出现了较大反弹。德国和波兰的硬煤进口量分别 为 37.25 百万吨,13.37 百万吨,较 2020 年分别增长 25.41%、5.62%。从 2016 年以来的 数据看,2021 年德国硬煤进口量是自 2016 年以来连续 5 年下降后的首次反弹;波兰硬煤 进口量是 2018 年以来连续 3 年下降后的首次反弹。2022 年以来地缘局势持续紧张,市场 保持高度敏感,欧洲天然气价格屡创新高,各国硬煤进口相较去年同期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 增长。德国 1 月和 2 月硬煤进口量为 7,452.71 千吨,较去年同期增长 19.87%;波兰 1 月 硬煤进口量为 1,392.04 千吨,较去年同期增长 12.78%,可以预见 2022 年欧洲各国煤炭进 口量将持续增长。 2022 年德国煤炭进口量将达到 4200 万吨,同比将继 续增加 7.5%。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8)

由于煤炭显著的比价优势,可预期的天然气价格上涨有望使得欧洲煤炭发电量大幅反弹。在 能源发电上,由于天然气价格暴涨、风力发电不足等因素,2021 年德国煤炭发电量出现大 幅反弹增长,尤其是在 2021 年 5 月之后,煤炭发电占比由 2020 年的 24.55%增长到 2021 年的 29.28%。天然气发电量自进入冬季以来相对稳定,但全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天然气 发电占比由 2020 年的 16.69%下降到 2021 年的 15.12%。在波兰,煤炭发电占比相对较高, 但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该占比近几年整体呈下降趋势。然而 2021 年煤炭发电量和煤炭发电占比都出现较大反弹,煤炭发电量由 2020 年的 8350.11GWh 增长到 2021 年的 9951.61GWh,占比由 68.71%增长到 71.57%。波兰天然气发电占比相对较小,在 2021 年 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天然气发电量由 2020 年的 1281.31GWh 下降到 2021 年的 1242.80GWh,占比由 10.53%下降到 8.95%。事实上,整个欧洲的煤炭发电量也处于增长 阶段,2021 年欧洲燃煤发电量增长至 579TWh, 同比增长 18%,中断了自 2012 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国际能源署也预计,今年欧盟将新增 120 太瓦时的燃煤发电量以弥补减少的 220 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

3. 从能源安全看,可再生能源短期无法担当起保证能源安全的重任,中短期内欧洲能源安全将更多地依靠煤炭

从能源替代角度看,可再生能源无法担当起欧洲能源安全重任。受地缘政治紧张、制裁加码 等诸多因素影响,国际能源价格呈现大幅波动。对于欧洲而言,由于能源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尤其是对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高度依赖,能源安全问题受到极大的挑战。3 月 8 日,欧盟委员 会提出的“REPowerEU”计划大纲,其两大核心问题是:确保天然气供应安全和加快部署 可再生能源。在天然气方面,欧洲将从俄罗斯之外的国家进口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欧 盟预计从其他国家的进口能实现 600 亿立方米的替代,其中 500 亿立方米为液化天然气。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REPowerEU 提议欧盟成员在今年加大生物甲烷生产,替代 180 亿立方 米,同时增加可再生氢的生产和进口。同时,欧盟委员会也在推动欧盟国家简化许可程序推 进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然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员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宏图在 今年 5 月份接受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采访时,却表示:“虽然欧洲可再生能源发展走在世界 前列,但是可再生能源对于改变欧洲的对外能源依赖而言,仍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主 要因为它不仅总量不足,且存在供应不稳定和使用成本过高等缺点,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无 法担当起欧洲能源安全的重任。”

欧洲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较高,但在 2021 年呈下降趋势。欧洲 2020 年风能、太阳能及其他 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为 921.0TWh,较 2019 年上涨 9.4%,占一次能源总发电量的比例为 23.79%。欧洲各国 202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较 2019 年均有所上涨,其中荷兰、土耳其、 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一次能源总发电量的比例分别为 26.15%、 16.31%、24.87%、31.48%、40.86%和 40.63%。然而到 2021 年,太阳能和风力发电量却 出力不足,同比分别下降 11%和 6%。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9)

可再生能源发电易受极端天气影响而表现疲软。风能太阳能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不可 预测性等特点,呈现明显时间变化。这种不稳定性使得在风力和太阳能增加时,风能和太阳 能发电量明显增加,而在遭遇极端天气时,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量会有所减少,且即使欧洲 多国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相对成熟,也无法做到将风能太阳能发电过剩的电量实现大规模储 存。在 2021 年天气最为极端的情况下,即 9 月 6 日,英国 风能仅供应了全境 2.5%的发电量,远远低于去年平均水平。同时,风电项目的推进也存在 诸多障碍。一方面,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都出现过针对风电项目建设的抗议游行活动, 其中一个理由是风电项目可能对周遭生态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风电建设还存在着极其 繁琐复杂的项目许可和政府批准流程,这严重制约了欧洲各国风电建设的扩张速度,也致使 欧洲绝大多数风电整机制造商在 2021 年业绩出现亏损。2021 年欧盟 27 个成员国的新增风电装机仅为 1100 千瓦左右,明显低于各成员国制定的能源转 型目标,即到 2030 年每年至少要新增风电装机 3000 万千瓦。可见,虽然俄乌冲突后,欧 洲可再生能源需求高涨,各国也在积极制定相关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但欧洲能源转型向可 再生能源发展仍然存在不少的制约因素,考虑到各国能源发展的结构差异和基础条件,转型 困境如何破局在短期内无法根本实现,可再生能源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担当起保证欧洲能源安 全的重任。

中短期,欧洲能源安全无法摆脱对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的依赖。欧洲 2020 年天然气、煤 炭从俄进口占比分别为 32.91%、50.26%。欧洲对俄罗斯煤炭的依赖程度明显大于对俄罗斯 天然气的依赖程度。那为什么煤炭能担当起维护能源安全的重任呢?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欧洲各国纷纷向绿色发展转型,煤炭消费要远小于天然气消 费。如果取消对天然气、煤炭的从俄进口,对一次能源总消费的影响分别为 5.01%、2.54%, 取消煤炭从俄进口的影响是要明显低于天然气的影响。同时,中东欧的喀尔巴阡山一带和巴 尔干半岛还分布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德国、波兰、捷克、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国都是中东 欧产煤大国,具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欧洲煤炭探明储量丰富,且煤炭资源分布集中。2020 年全球煤炭探明储量为 1,074,108 百 万吨,其中欧洲煤炭探明储量为 137,240 百万吨,占比 12.8%。相对于石油探明储量占比 (0.8%)、天然气探明储量占比(1.7%),欧洲煤炭探明储量相对丰富。世界排名前 10 的已 探明煤炭储量国家中,德国、乌克兰、波兰的煤炭探明储量分别为 35,900 百万吨、34,375 百万吨、28,395 百万吨,分别位于第 6、第 8 和第 9 位。同时,德国、乌克兰、波兰、土耳 其、塞尔维亚共 5 个国家的合计煤炭储量 117,709 百万吨,贡献了欧洲 85.8%的煤炭储量。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10)

欧洲国家 2021 年煤炭产量在连续多年下降后出现首次反弹。在煤炭产量上,欧盟-27 个国 家在 2021 年的煤炭产量为 332.04 百万吨,与 2020 年相比增长 10.39%。其中,褐煤产量 为 274.83 百万吨,同比增长 12.51%;硬煤产量为 57.21 百万吨,同比增长 1.21%。欧元 区-19 个国家在 2021 年的煤炭产量为 142.18 百万吨,与 2020 年相比增长 13.40%,且从 2019 年以来煤种全为褐煤,硬煤产量为 0。从 2017 年以来的数据看,欧盟-27 个国家和欧 元区-19 个国家的煤炭产量均是连续多年下降后的首次反弹。

德国和波兰区别于中西欧国家煤炭对外依赖度较高,主要是依赖本国煤矿。在 2021 年全球 煤炭产量排行中,德国煤炭产量为 126.40 百万吨,位居第 8,其中,德国煤炭全为褐煤, 本土硬煤(包括烟煤和无烟煤)都已在 2018 年底全部关闭退出,现所有的发电用硬煤都来 自于进口。波兰煤炭产量为 107.36 百万吨,位居第 9,其中褐煤产量为 52.35 百万吨,硬 煤产量为 55.01 百万吨,且波兰作为最大的硬煤生产国,占据欧盟现有硬煤总产量的 96%。 与 2020 年相比,2021 年德国煤炭产量同比增长 17.32%,波兰煤炭产量同比增长 6.36%, 均是 2012 年以来连续 8 年煤炭产量下降后的反弹增长。2022 年以来,德国 1 月和 2 月的 煤炭产量分别为 11.17 百万吨、8.82 百万吨,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高于 2020 年同期水 平;波兰 1 月的煤炭产量为 9.41 百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 5.51%。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11)

欧洲国家 2021 年煤炭库存下降,下降幅度远超往年水平。在煤炭库存上,欧盟-27 个国家 在 2021 年的煤炭期末库存总量为 286.53 百万吨,与 2020 年相比下降 22.29%。其中褐煤、 硬煤期末库存量分别为 61.87 百万吨、224.66 百万吨,同比下降 25.54%和 21.35%,下降 幅度远超往年水平。欧元区-19 个国家在 2021 年的煤炭期末库存总量为 155.99 百万吨,与 2020 年相比下降 16.68%,其中褐煤、硬煤期末库存量分别为 43.62 百万吨、112.38 百万 吨,同比下降 26.30%和 12.23%。德国 2021 年的煤炭期末库存总量为 6.54 百万吨,与 2020 年相比下降 1.94%,且全为褐煤,因为德国本土硬煤在 2018 年底已全部关闭退出。波兰作 为目前欧盟中最大的硬煤生产国,2021 年的煤炭期末库存总量为 81.27 百万吨,与 2020 年 相比下降 26.15%,其中褐煤期末库存量为 5.49 百万吨,同比下降 11.11%;硬煤产量为 75.78 百万吨,同比下降 27.05%。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12)

2021 年以来欧洲各国煤炭产量有所增加,而库存有所减少。欧洲绝大多数的褐煤都是用于 发电,2021 年天然气价格处于高位等因素导致欧洲燃煤发电量增加,因此褐煤产量随之增 加、库存随之减少。而在硬煤上,波兰硬煤产量占欧盟的 96%,捷克硬煤产量占欧盟的 4%, 其他国家由于硬煤开发殆尽,产量微乎其微,所需硬煤消费大多依靠进口。2021 年以来欧 洲各国硬煤也是产量增加、库存减少。可见,在天然气价格高位、可再生能源不稳定时期, 各国煤炭产量会随之增加以维持发电需求。(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 为何石油不能作为天然气的中短期主要替代能源?

2020 年欧洲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仍然占据主体地位,消费占比为 33.80%,远高于天然气 和煤炭。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能源价格在供给受限下暴涨,但石油价格的变化幅度却要相 对小于天然气和煤炭。那为何石油不能作为天然气的中短期主要替代能源?

其一,欧洲石油“自身难保”。欧洲及各国对俄罗斯石油高度依赖,俄乌冲突的爆发更是加 剧了欧洲石油市场的供需紧张。5 月 4 日,欧盟委员会主席表示,欧盟应在未来 6 个月内禁 止进口俄罗斯原油,并在年底前禁止进口所有成品油。在欧盟对俄罗斯实行制裁,全面禁止 俄罗斯石油的背景下,如何摆脱对俄石油的依赖、寻找替代能源是摆在欧洲多国面前的现实 难题。欧洲又如何能够作为天然气替代能源呢?

欧洲整体石油进口对俄罗斯高度依赖。俄罗斯是欧洲石油的第一大出口国,欧洲 2020 年从 俄罗斯进口分别进口原油、成品油 475.95 百万吨、138.20 百万吨,从俄进口占比分别为 29.04%、38.90%。如果欧洲取消对石油的从俄进口,对一次能源总消费的影响为 10.96%, 这一数值要明显大于对煤炭的影响。

欧洲国家石油进口对俄罗斯高度依赖。从 2020 年 1 月到 2022 年 2 月,德国、匈牙利原 油进口中分别由 30.12%、58.58%来自于俄罗斯,从俄进口占比均高于欧洲整体水平。 2022 年 2 月,德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 12,323 千桶,较今年年初有所下降,占比由 31.74% 下降到 29.86%。这与德国支持欧盟对俄罗斯石油进口的禁令息息相关,德国也正在采取 措施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与德国相反,匈牙利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未受到俄乌冲突 的影响,2022 年 2 月,匈牙利从俄罗斯进口原油 2,738.77 千桶,较上月增长 8.63%,占 比由 61.01%增加到 65.37%。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西方各国宣布从诸多领域制裁俄罗斯, 匈牙利是少数几个反对对俄罗斯施加制裁的欧盟成员国之一。2022 年 4 月,匈牙利又重 申“我们不支持制裁俄罗斯能源”。因为一旦失去了俄罗斯的石油,匈牙利国内的经济会 陷入停滞状态。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13)

其二,欧洲石油不具备作为替代能源的基础条件。2020 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 1732.4 十 亿桶,其中欧洲石油储量为 13.63 十亿桶,占比 0.8%。欧洲国家中石油探明储量排名前五 的国家分别为挪威、英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丹麦,分别贡献了 57.98%、18.34%、4.43%、 4.40%和 3.14%的储量。但相较全球其他国家,欧洲石油探明储量相对匮乏。

欧洲石油产量水平整体较低。2020 年欧洲石油产量为 3579 千桶/天,占全球石油产量的 4.05%(俄罗斯被划分在独联体国家 中)。其中,挪威、英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丹麦是欧洲石油产量前五的国家,但相较于 全球其他国家,欧洲各国的石油产量相对不足。

2022 年以来,罗马尼亚原油产量呈下降趋势,2 月的原油产量为 1614.27 千桶,较上月下 降 9.76%。土耳其 1 月和 2 月原油产量呈下降趋势,分别较上期下降 6.62%、8.73%,3 月 以来原油产量反弹上涨 15.61%,但土耳其国内原油产量整体水平仍然较低。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14)

单位发热量下石油价格相较于煤炭价格,不具备价格优势。在能源比价关系上,单位发热量 下石油价格要明显大于煤炭价格,油气单位热量价差水平维持在 0-0.2 美元/5500 大卡之间, 同等单位发热量下石油价格要比煤炭价格贵 0-0.2 美元/5500 大卡。在比值关系上,2021 年 石油、天然气、煤炭单位热量价格的比值为 2.07:2.55:1。2022 年这一比值为 1.57:2.46: 1。

其三,天然气和石油的下游应用领域重叠性不高,能源之间进行替代的可行性不高。欧洲 2019 年分部门的能源最终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23.71%)、交通(28.37%)、生活(24.20%)、 商业及公共服务(12.36%)。其中,石油主要应用于交通,消费占比高达 64.87%;天然气 主要应用于工业(32.82%)、生活(40.98%)、商业及公共服务(16.00%);煤炭主要应用 于工业(65.70%)和生活(18.90%)、商业及公共服务(8.57%)。整体而言,天然气和石 油的下游应用领域相较于天然气和煤炭重叠性更低。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15)

石油和天然气在分部门的能源消耗上存在较大差异性。捷克、匈牙利、波兰、德国分部门的 能源消耗占比特征大体一致,但又存在细微的差异性。在工业部门,捷克、波兰的能源消耗 以天然气和煤炭为主,匈牙利、德国以天然气和石油及石油制品为主。在交通部门,欧洲各 国能源消耗以石油及石油制品为主,占比均高达 90%以上,天然气消耗占比较低,煤炭消耗 为 0。在商业及公共服务和生活部门,捷克、波兰能源消耗以天然气和煤炭为主,匈牙利、 德国以天然气为主。

欧洲化石能源发电以是天然气和煤炭为主,石油发电所占份额极小。在分燃料发电上,欧洲 2019 年煤炭、天然气、石油发电占比分别为 17.27%、19.39%、1.34%,到 2020 年占比分 别为 14.85%、19.61%、1.20%,在三类化石能源中,天然气和煤炭发电占比较高,而石油 发电占比较小。欧洲国家发电结构存在差异性,德国、波兰、土耳其、乌克兰等国家的煤炭 发电占比高于天然气发电占比,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英国等国家的天然气发电占比高于 煤炭发电占比,但石油发电所占份额普遍更小。

世界煤炭综合利用情况(煤炭行业专题报告)(16)

三、投资分析

当前,仍处于全球新一轮由产能周期为根本、货币超发为助推的能源大通胀初期,全球煤、 油、气资源供给短缺问题在今后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周期维度或将趋于严峻,建议全面布 局能源上游资产。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实际已由气候安全转向能源安全,已然并将趋 于更高排放。我国将立足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基本国情,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基本 面周期性向上,政策面积极鼓励发展下,煤炭行业未来数年将步入一轮景气上行周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