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句,很有道理——“知道”和“懂得”是不一样的其实可以再延伸一下,前面两个和内化、运用又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内化于心的内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内化于心的内涵(知道懂得内化)

内化于心的内涵

今天看到一句,很有道理——“知道”和“懂得”是不一样的。其实可以再延伸一下,前面两个和内化、运用又是不一样的。

这四个词还存在一种层层递进的感觉——深刻认同并逐渐深入到把知识点加入到自己底层逻辑中,最后通过不断运用来加深、完善对知识点的理解。

逐一说说我对四个层面的感受吧。

(一)

首先是要了解、知道对我们有用的信息。而实际情况恰恰是我们没有能力了解到我们想要了解的知识点。

有时候在一个安静的环境、时间里反思时,总会觉得现在已经不是信息爆炸,而是信息轰炸——每天有海量信息是把我们作为明确目标来定向轰炸,无论这些信息对我们是否有用。

这跟所谓的智能算法有很大关系,电脑、手机或者背后的运营者会收集我们的关注点并推送我们一直关注 的信息。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上月市场营销课后案例分析特斯拉营销定位,同学们在某信群里讨论电动车发展情况,当天晚上至少三分之一同学的某信朋友圈就收到了小鹏电动车的广告推送。后来在该信《隐私保护指引》里找到了记录并推送广告的选项。

互联网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要求我们把定位、搜索等个人隐私让渡出去,这些是放在一大堆安装提示和隐私说明里,本身也是通过海量信息稀释用户注意力。

当然,一方面跟推送有关系,但更多的还是我们自身问题。

很多公文里总结几大有趣的心理知识中大部分都有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简单有效原理”,他想表明用较少的东西也可以做好事情,跟断舍离一个意思。

其实我们的大脑、思想也需要运用这一原理。既然已经知道信息推送会拾取我们的搜索、浏览记录,如果不想被轰炸,那就主动减少对无用信息的关注。

把大脑房间里没用的清走、空出来了,有用信息才有地放。

对我自己来说,白天工作时间是不得已接受大量信息,那就抽早晨或者晚上,主动制造Halen说的心流时刻。

(二)

第二是懂得。大部分知识点通过字面意思和解释说明都可以理解,更深奥的专业知识除外。

“懂得”的关键在于我们内心是否有意愿去接受它。内心不再抵触了,才能开始接纳它。

现在经常听说网络上有很多杠精、喷子,我觉得本心只是在通过反驳来寻求关注,网络只是扮演一个无需露面的载体,“进可攻,退可守”。反驳的时候又不自觉地套用“批判精神”——把反驳行为上升到一个思维觉醒的高度,这样完成了内心的“合理、合法”化。

互联网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发声渠道。记得我上小学时会订一份小学生画报之类的报刊,其中一个原因是梦想给他们写信能被发表印刷出来。

现在就简单多了,有各种各样的渠道和形式让人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我觉得每一个表达出来并被我们看到的观点,都代表了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一定有他的合理性。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觉得还是多以包容的心态去体会别人观点,能从观点里学习他的逻辑和知识就更好了。

心门打开以后,就更能主动懂得了。

(三)

知道了、懂了,下一步就是变成自己的。结合大脑结构和记忆过程,推荐下面两个方法帮助记忆、内化。

一个是趁手的工具:康奈尔笔记法。

网上搜索会有各种变形和使用方式,我习惯于把笔记本横过来画倒T字型——左上角记录内容,右上角记录心得体会,横线下方总结归纳关键点。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这种笔记方法能把原始信息和自己掌握的情况都记下来,方便日后查阅或者增加新的想法。

二是不断地重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个就不多说了。记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用产品交付的方式来检验结果——画思维导图或者讲给别人听。

(四)

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多运用,最好能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不足再补充完善。

我的感受就是别害怕用不好或者用错,大胆去尝试,即使出现问题了才能改正,螺旋式前进。

我们精益运营课上老师提到了日本的颜色管理,例如工厂车间地面有不同颜色的导流线,标识不同路线。我就运用到日常工作报告中,也会被批评颜色不合理,就又开始了解配色方面的知识。

你看,这篇文章就写得很不好,虎头蛇尾的样子,或者只能算猫头蛇尾。

但没关系,先通过这篇文章锁定今天的收获,过段时间我再返过头来修改吧。

连续写作第2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