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流行语经典台词(触摸凡人的喜怒哀乐)(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语”不同。一年一度的社会流行语,记录着时代变迁的脉动,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心理的变迁。近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相关网站、杂志相继发布年度流行语,“逆行者”“后浪”“打工人”“凡尔赛人”等脱颖而出。在2020年的这些流行语中,既可以听到时代的波澜壮阔,也能触摸人间的喜怒哀乐,让我们走近这些流行语,感受其中的时代记忆与精神。

流行语经典台词(触摸凡人的喜怒哀乐)(2)

家国情怀:写在每一个平凡的人身上

时光倒拨至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打乱了我们的日常。全国医卫工作者逆流而上,驰援湖北,他们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逆行者”。“逆行”本义是在道路交通上反向行走,极其危险,带着贬义色彩,而今年的流行语“逆行者”则是一个褒义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逆境见证人性光辉,他们是平凡的普通人,却在抗疫中体现出传统的家国情怀。由此,“逆行者”可以称为本年度当之无愧的最美热词。 围绕新冠疫情,产生了一大批流行语。中国各地民众团结起来,“守望相助”,在世界各国中竖起了抗疫的典范;“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面对疫情全球蔓延,国与国之间相互支援,合作抗疫。这两个热词,一内一外,昭示着面对共同敌人之时人类精神的伟岸。 5G等科技的发展让“直播带货”应运而生,李佳琦、薇娅等一批“大流量”带货主播,显示出经济新生态。当人们被迫宅在家中办公、上学时,“云课堂”“云会议”出现了,学生们在家上网课,因没有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教师监管,家长不得不使出各种招数与之斗智斗勇,犹如跟“神兽”相斗。“神兽”一语,戏谑中透着疫情之下民众的乐观情绪。当各行各业的人们克服疫情闯过一个个困难,家国情感无疑有了现实依托与民生意味。 国庆期间,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热映,电影歌颂中国各地为改变家乡贫穷而无私奉献的普通人,唤起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我和我的家乡”一时口耳相传。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许多手艺人分享他们家乡的非遗、风物,无数个草根在网络平台给故乡物产作直播带货。“网红”丁真意外走红,让全国网友都关注到丁真家乡川西高原的牧马、山水,丁真由此成为家乡的一张名片。从去年李子柒的田园牧歌,到今年丁真的高原山水,这些网红们还让外国人打开了一扇看见美好中国的窗口。放在全球化的视野看,个人与家乡,乡土与国家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在网络时代,每个传递出家乡美好、文化美好的普通人都可以担当起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 国庆档另一部电影《夺冠》则贡献了另一个流行词:“夺冠”。曾经,女排为了国家荣誉顽强拼搏,勇夺五连冠,深深鼓舞着40年前改革开放刚打开国门的中国人,这是家国情怀,新一代女排在为国争光的同时还强调一种享受体育的愉悦、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家国情怀不仅是宏大叙事,也是个体关怀。中国自古强调家国同构,这是我们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的秘密。在全球一体的21世纪,在面对疫情危机的今年,重新审视家国情怀,无疑可以发现:它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乡土的,也是国际的,既挺在“逆行者”的脊梁上,也在每一个阳光乐观的“丁真”眼眸中,家国情怀,并非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写在平凡朴素的每一个人身上。

流行语经典台词(触摸凡人的喜怒哀乐)(3)

奋进人生:每一位努力的青年都值得被肯定

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哔哩哔哩网站发布的短视频《后浪》在成为舆论焦点的同时贡献了一个热词:“后浪”。视频中,演员何冰激情演讲,以“后浪”称呼新一代青年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认可与赞美。曾经,许多年轻人身上有着 “非主流”“不着调”“太叛逆”的标签,但面对新冠疫情,青年一代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后浪”承担起了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已成为当下的“希望一代”。同样,在抗疫一线帅气利落、潇洒清爽的女性医护人员,网友称她们很“飒”。巾帼不让须眉,一个“飒”,是网友们对女性同胞最崇高的致敬。无论是“后浪”还是“飒”,都切合了当代青年迎难而上、拼搏奋进的精神风貌。 《后浪》在赢得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讨论,互联网上掀起了不同代际人群对话的“声浪”。一些人认为《后浪》中年轻人的处境与自己并不完全一致,他们对于自己被上一代人定义并不情愿,其实这恰恰呈现了不同代际人群开诚布公的对话姿态,争议不一定意味着隔阂,也意味着平等的沟通。互联网世界的共识其实是没有绝对共识,“前浪”对于“后浪”的召唤,出于前辈对生生不息的社会进步的憧憬,“后浪”对于“前浪”的“异议”,其实也是他们开始担当社会重责、展现青春力量的宣言。 就在《后浪》发布不久,短视频平台快手发布了自己的宣传片《看见》,片中操着土味普通话的大叔黄春生一句“加油,奥利给”,让网友看到,普通人也可以是自己的英雄。如果说《后浪》是一次形式新颖的代际对话,是“前浪”以平等甚至新奇仰望的姿态对“后浪”的一次喊话,《看见》则以一种平视的视角赞美普通人的生活,其中渗透着的改变世界的力量。其实,抖音、快手平台有许多平凡努力但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湮没于人群当中的他们始终有着“被看见”的强烈愿望,喊出“加油,奥利给”的黄春生,其本人命运的跌宕起伏却心怀乐观的生活态度,无疑感染着他们:他们努力生活、拼命奋斗,其实就是要让自己被关注、被看见。 在《后浪》的“潮”与《看见》的“土”之间,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的参差百态。其实,这些年关于不同群体的青年、不同状态的青年,有各式各样的称谓。如“斜杠青年”,他们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发挥着业余才情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文艺青年”,他们无疑也在活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这个更加全面、更加多元的时代,我们要理解不同青年群体的选择和价值,也要对他们努力的姿态给予点赞,但同时,也要尽量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护,为年轻人创造更加健康的环境,从而让青年一代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网络潮流:戏谑之下仍怀抱一份生活的真诚

网络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制造着新话语。“有内味了”其实是“有那味了”,“那”在北方方言口语中可读作nei,便被网友拿来表达调侃、吐槽,“集美”,起源于网络直播博主“迷人的郭老师”因口音将“姐妹们”说成“集美们”,“深藏blue”玩的也是谐音梗,即深藏不露。有时网友轻松偷懒一下,把一些词缩写:“九漏鱼”全称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多用来比喻文化程度较低的艺人,“爷青回”,人们看到儿时经典影视,不禁感叹“我的青春回来了”。单身与恋爱自然也是网络的常用“梗”,有人可以拿“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秀恩爱,有人在过完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后感叹自己还是“双节棍”。 一般而言,突发的公共事件常常成为流行语扩散的“引爆器”,今年除了新冠疫情带来的诸多热词,一些网络事件也制造出一些颇值得玩味的流行语。“年轻人不讲武德” “耗子尾汁”,制造出这些流行语的马保国,引发了一场后现代主义式的网络狂欢。狂欢之后,我们还是要呼唤更加清新健朗的网络文化氛围。 被人玩坏的“公共梗”,不只“耗子尾汁”,还有“凡尔赛文学”。“凡尔赛”一语来源于法国凡尔赛宫廷贵族的浮华奢靡,网友借此比喻生活高档奢华,今年一位网络博主在分享自己生活日常时,在看似不经意的行文中,处处透露出生活的高级,被网友戏称为“凡尔赛文学”。其实,通过炫耀展示优越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希望自己的人生更美好,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过“凡尔赛文学”式的炫耀,因为借助新媒体让炫耀具有了一种社会扩大效应,同时比起过去“土豪”炫耀更加含蓄、巧妙。 当“凡尔赛文学”被戳破,正反映出人们越来越清醒,他们直面真实人生,认清生活本质。人们虽然对生活质量有更高追求,但并不盲目崇拜纸醉金迷与矫饰浮夸,相反,人们更多信奉的依然是脚踏实地的真实感。网民对“凡尔赛文学”的调侃与戏谑,正是人们内心对真诚表达的呼唤。今年网络的另一流行词“u1s1”,意思是“有一说一”,无疑表明这部分网友的态度:与其费尽心思层层包裹语言,刻意营造良好的自我感觉,不如让生活简单一些,让人与人的心灵更近一些。 今年,反映个体生存的流行语以“打工人”最能触动大众情绪,这是当代年轻人面对职场和生活压力的情绪宣泄。戳中大众情绪的,除了“打工人”,还有“内卷”,形象地展现出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其实,无论是年轻“内卷化”还是“打工人”,都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珍贵的社会反馈机制。我们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要呼唤更加健全的法制,更加公平公正的机会,更加切实温暖的观照,给予人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让他们以更为热情、饱满的状态面向未来。 杨铖

流行语经典台词(触摸凡人的喜怒哀乐)(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