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测验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第一步是院试:也叫“小试”、“童子试”,未登科之前的考生叫童生、孺子。登科后称生员、庠生、秀才。按规定,秀才还要通过科试,才有资格参加乡试,科试在乡试之前举行,可以看成是乡试的预考。通过科试的秀才被允许参加古代的“高考”乡试。如果科试没有通过,则叫“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补考的机会,称为“考遗才”。

明清两朝科举制的变化(明清时期的科举轨制)(1)

第二步是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闹”。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人叫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第三步是会试:每三年考一次,在乡试的基础上展开的。一般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俗称“进京赶考”,也有“春闹”之称。地点设在礼部官衙,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登科后称贡士,一般录取三百名左右,第一名叫会元。

第四步是殿试:由皇帝主持测验,贡士才有参考资历。殿试分三甲(三等)统称进士。其中一甲三人。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员。

在乡试、会试、殿试均考第一者,称作“连中三元”。

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中进士称作“金榜题名”。

明清两朝科举制的变化(明清时期的科举轨制)(2)

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嘉靖中又有乡试副榜,列在副榜的,准作贡生,称为副贡。

清代有岁贡、拔贡、优贡、副贡、恩贡等,五贡都算正途出身资格。另有捐纳取得的贡生,称为例贡。

岁贡:是指特定时间(一般每年或两三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一定数量的廪生入国子监。

选贡:即于岁贡之外,另行考核选拔,且没有廪生之限,凡品行优良的廪生、增生均可,清代拔贡和优贡即参考此。

恩贡:指在国家庆典如皇帝登基、大婚等年份,除岁贡常例外,加选一次作为恩贡。清代也将圣贤后裔(如孔、颜、孟、增四氏)入监读书的情况称为恩贡。

纳贡:所谓“纳”,与钱有关,即在明代准许纳资入国子监读书,普通生员身份纳捐即为纳贡。

副贡:乡试也就是秀才考举人的考试中,没有考中举人,但成绩尚可,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贡生。各省学政在乡试录取名单外增列的优秀落榜名单,入国子监读书肄业,称为副榜贡生。

优贡:每三年各省学政三年任期满时,就本省生员择优报送国子监的,称为优贡。

拔贡: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保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其各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经考试及格,可充任京官,或教职。

例贡:与明代纳贡类似,是指捐款于官家“援例捐纳”取得贡生资格,分附贡、增贡、廪贡等(即生员的附生、增生、廪生捐纳)。

明清两朝科举制的变化(明清时期的科举轨制)(3)

明清学校有两种:国学和府、州、县学。国学是中央一级的学校,府、州、县学是地方学校。国学初名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俗称太学生)。

另外,岁进士不是殿试进士,是对于岁贡的一种雅化的别称,当然不是真正的进士。岁进士作为一个雅称,可以写在族谱和碑文里,却不能用于正式的文体之中。

一般来说,秀才乡试中举的比例很低,明代秀才中举比例多为三十取一。在清代前期,举人录取率降至八十取一,至清中后期,录取率甚至低于一百取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