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年龄较大的朋友,给我讲了他自己的故事:
他从儿子2岁开始,就早起晨练。冬天5:50起床,夏天5:30起床,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开始,儿子坐在儿童车上,爸爸用绳子拉着跑;后来,儿子蹬车跟着爸爸跑;再后来父子一起跑,一直到上高中,都没有间断过。
到周末,父子一起做总结,分析一周的得失,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激励。若是谁犯了错误,或者自己的目标没有达到,就要写出检讨书,爸爸写,儿子也写,贴在墙上,全家人帮助改正,这样每天都在进步。后来,儿子考上清华大学,自立能力很强。
有人对我说:这个小孩很不容易呀!
我说:不容易的,其实是爸爸。儿童的可塑性很强,像狼孩都能适应狼群的生活,儿童的适应能力能不强吗?只要有人督促,儿童就能坚持,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作风。但是,大人要做好持之以恒太难了。而家长与儿童互相鼓励、一起上进,持之以恒地做,尤其难。正是因为做人所不能,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据英国《每日快报》和俄罗斯媒体21日报道,在迪斯尼动画片《森林王子》中,小主人公莫格利是一名被丛林群狼养大的野孩子。然而俄罗斯警方近日竟在俄中部森林中发现了一个现实版的莫格利——“狼孩”利奥哈。他的手指甲和脚趾甲酷似狼爪,不仅爱咬人,而且常像狼一样嗥叫和吃东西。医生经检查后发现,该男孩的年龄不止10岁,智商很高,却不会说话。入院仅仅24个小时后,他便逃到了野外,迄今下落不明。
这个“狼孩”最初是由当地村民在俄罗斯中部卡卢加州的一个偏远森林中发现的,那里历来是狼群的领地。当时天气很冷,他正蜷缩在一个用树叶做的窝中睡觉。发现“野外生物”之后,村民们立即向当地警方报告。一名警方发言人说:“这个男孩看起来大约有10岁,他当时身上很脏,显得很饿,他的生活肯定非常艰难。我们将他带进莫斯科医院进行治疗和检查。”
经过检查,医生们惊讶地发现,该男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与狼非常相似:他移动的时候腿部呈半弯曲状,显然这与他经常与狼一起奔跑并且觅食有关;他有着非常坚硬而锋利的牙齿,人一旦被他咬到将非常危险;他的手指甲和脚趾甲长得非常像狼爪。
医生们随即对他进行进一步检测,结果惊异地发现他的实际年龄可能超过10岁,而且似乎拥有很高的智商,只是不会讲俄语或者其他的人类语言。警方人员为男孩取名为“利奥哈”,可是当有人叫他的时候,他却根本没有任何反应。而当医生给他衣服的时候,他竟然迅速弹跳起来冲入走廊,然后闯进他的房间,狼吞虎咽地吃起食物,就像一只动物那样。
呆在医院仅仅24小时后,“狼孩”便躲开医院安全人员的监控,利用自己的“野外技能”逃走了。警方认为,他现在可能在莫斯科地区游荡。医生们推测称,这个“狼孩”可能已经在野外生存好几年了,没有人能够确定他的真实身份。一名医生说:“我们甚至还没有完成对他的检查,我们只是成功地给他洗了个澡,剪掉了他的指甲,抽取一些血液样本。由于生长环境和心理问题,他可能非常危险,他还可能成为病毒和传染病的来源”。
类似“利奥哈”这样的“野孩子”近年来在俄罗斯屡见不鲜,他们中许多人系被亲生父母抛弃,然后又很幸运地被野生动物收养照料。这一特殊群体被称为“莫格利”,据说这是由迪士尼动画片《森林王子》中的主角、生长在丛林中的野孩子莫格利而来的。这些“莫格利”的智力一般只相当3、4岁的孩子,大多习惯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怕光且怕水。他们饿了就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他们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并且不用手拿,而是将食物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他们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除了“狼孩”之外,人们还发现过“熊孩”、“豹孩”、“猴孩”、“狗孩”和“羊孩”。2006年初,俄罗斯南部城市斯塔罗波发现一个“狗孩”。该小男孩当时4岁,系被其酒鬼母亲遗弃。他虽然衣衫褴褛、灰头土脸,可是却有一张胖乎乎的小脸。原来他白天和流浪狗一起爬到垃圾堆旁觅食,晚上蜷缩在几只大的流浪狗中间,依靠狗的长毛和体温取暖。2004年8月,俄罗斯一名叫安德烈的7岁男童,在深山老林中由一条狗养大。被发现时,安德烈不能说话,,他走路四肢着地,用牙咬人,吃东西前先用鼻子嗅,完全是狗的习性。1998年,俄罗斯警方在莫斯科救下了年仅6岁的“狗孩”伊万·米舒科夫。当时后者已经与一群野狗生活了2年。
这些事例说明,小孩子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的。当家长的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特长进行严酷的培养和训练,小孩子会逐渐适应的。我说的,是逐渐适应!是渐进性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在一个小的环境中,小孩子是不会认为自己痛苦的,只有当这样的小孩子与那些懒散的生活优越的孩子相比较的时候,才可能——仅是可能,认为自己苦。
这种培养,关键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家长能否陪伴孩子一起这样做?家长能否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能否身体力行地给孩子做表率?对于家长,的确很难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