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和精神是极度现实的(当代普通人的精神痛楚)(1)

都说岁月无情人有情,现如今,岁月无情是事实,但有时候,

人,比岁月还要无情。

岁月无情,是因为人永远斗不过时间,无论是容颜还是心态,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大多数普通人在面临衰老这个问题的时候,总会一边不甘,一边坦然的接受现实。

但是,现如今的社会环境复杂,为了生存,人们付出了更多更为珍贵的东西,虽不见刀光剑影,却总是尔虞我诈,精神上的损耗加上对未来的迷茫,让人们一边疲于应对现状,一边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以前,这种慰藉是畅想未来,因为在那个时候,未来还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存在。

现在,这种慰藉是怀念过去,因为假若未来注定昏暗痛苦,

那么怀念过去,恐怕是精神慰藉的唯一出路。

人生和精神是极度现实的(当代普通人的精神痛楚)(2)

以前,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人们书信传情,沟通的方式很简单,日子过的很慢。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谈不上是什么绝对的单纯,但是大多数人的心态简单,因为多数人的见识,被锁定在一个很小很窄的圈子里,

没有网络,竞争还不算激烈的时代,那个时候的人间烟火,大多质朴且坦白,家长里短,爱恨情仇也有,但往往是直接的,爱也好恨也好,不会掺杂那些很复杂的东西。

若是以今人的视角去看待曾经那个时代,有些人会觉得那个时候的人很傻,懂得太少,不够“成熟”,眼界不行,而且生活没什么意思。

那么,如今的生活确实比以前有意思,但这些意思之中,你会发现很多意思是“不怀好意”的存在。

现在的人,见识多了,听过的,感受过的要比以前多的多,时代冲在前面,人们赶在后面,怎么赶都赶不上,越赶离的越远。

爱,怎么爱要问问别人,网上查一查,各种资料,观念层出不穷,恨也是一样,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如同斗法一般,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网络智囊团”。

各种观念的促成,让人们的情绪不断的被搅动着,生活就是这样被一点一滴剥夺的自我的模样,这个人过来写两笔,那个人过来添上几句话,一张白纸上面,纯粹属于自我的表达,越来越少。

工作也是一样,一方面害怕自己被淘汰,另一方面又在不断接受着各种让人焦虑的信息,似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自己,这些矛头没有攻击,只是这么指着,只是摆出一副威胁的样子,就把很多人吓出了焦虑,而这种焦虑的出现,似乎永无尽头可言。

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的是快节奏的焦虑,人们怀念过去,一方面是怀念当初的纯粹,另一方面,则是不相信未来,不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有什么好的改变:

现实的种种迹象正在刺激着人们对于未来的理解,以前是憧憬,现在变成了恐惧,有些人说,怀念过去是一种逃避,

但反过来想想,难道连逃避这样的选择,也要被现实“剥夺”了么?

人生和精神是极度现实的(当代普通人的精神痛楚)(3)

我写过很多关于当代普通人的文章,也做过很多相关方面的调查,我发现作为普通人,如果仅仅是以温饱为目的的活着,那么这些人的生活会活得很幸福。

但是,这不可能。

是的,这就如同那些专家所说的一样,你们只要做到XX就能过上好日子,这XX里面蕴含的东西,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一个我们可以随意拥有,随意抛弃的东西。

作为普通人,我们拥有的实在不多,可以说每一样都十分宝贵,这不仅包括物质上,精神上的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之所以怀念过去,是因为我们知道,过去的我们看起来是单纯的,但是那个时候,我们拥有的东西很多很多,有希望,有未来,有坚持的理由,有不顾一切的冲动。

现在,乃至于未来,我们失去的会越来越多,失去坚持的理由,失去不顾一切的冲动,希望彻底被现实粉碎,未来如同鬼门关一样,不是用来期待的,而是用来硬闯的:

以前的我们,不够成熟,却活的像个人样。

现在的人生,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

却什么都不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