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福叫“神兽开学”,您是调好了闹钟静静等待,还是在忍受着最后的“鸡飞狗跳”?相信伴随着这个暑假的,除了水深火热,还有我们跌宕起伏的心情。“双减”如惊雷乍响,接踵而至的每一步都牵扯着我们的心跳。

2021年的暑假,一纸“双减”文件下发,改写了培训机构的命运——全国车站前、地铁中、商圈间,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培训广告悄然撤下,各大机构的业务全面暂停、清查关停,国家对培训机构的整顿力度空前。

在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大旗下,“双减”是全国教育改革的第一剂猛药,但绝不会是最后一剂。北京上海已经出台自己的方案细则,各省市也将紧随其后——全国上下,都要让教育回归正轨。

所有的信号,都在传递这样的信息:中国教育已经“变天”。

现实的问题是:再过两天,当“双减”的雷霆之势与新学期相遇,孩子的教育怎么办?学校与家庭,究竟要携手朝着什么方向而去?作为父母,又该怎么办?请抽出一点时间读完这封信,我们在里面一一解答。

新学期“双减”怎么减?带你划重点(新学期遇上双减)(1)

引发全国热议的“双减”,全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相关的信息您或许已听过不少,但作为与学校长期携手共进的一方,您还需要与学校对以下问题形成共识:

“双减”把课外培训减了,孩子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吗?教育将变得不公平吗?

事实上,“双减”的出发点,是要把学科教育回归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减轻家庭经济、精神的负担。当前在控制的,是不合理的“零食”,但不是一禁了之,最终是要让所有孩子的正餐都吃好、吃饱、吃营养。具体来说,是要通过加强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课后活动,从源头上遏制参加校外培训的需求。其中,“双减”意见共30条,有16条都在讲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同时,现在已有省市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而随着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进一步提速,“择校热”也将逐步降温。近日,北京就在“双减”方案中重磅宣布教师、校长实行大面积轮岗,特别在三年内,东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要从10%~20%提升到100%;而上海、浙江等更多省市也早已在探索。

此外,国家还出台了“五项管理”帮助学校不偏离教育正轨。其实,义务教育就是国家用法律确定的基本人权,是保障性教育,人人有份、一视同仁,它是非选择、非淘汰、非竞争性的,帮助我们回归原本。

“双减”政策出台后,转为“地下”继续“攒班”补习,别人“双减”,自己“加码”,就能胜出吗?

事实上,“双减”承接了于2019年发布的重磅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成为推动教育转型的关键一步,包括它在内的几个深化教育改革文件中,都有提到“深化高中招生改革”——把综合素质放到突出地位,而且要依靠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

从这几年的高考试卷就能看出,难题、偏题的比例逐年下降,基础题的比例占了大头。新中考改革后也呈现这样的趋势,而“双减”政策再次强调了降低考试难度。换句话说,赛道换了,以往的培训方式逐渐失灵。从根本上说,私下“加码”并不能胜出,反而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背道相驰。

新学期“双减”怎么减?带你划重点(新学期遇上双减)(2)

对于家庭来说,“双减”之后就要回归基本功,真诚地面对学校的课程。

作业方面,国家已明文要求学校不得让家长批改作业,但是家长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如通过培养孩子做作业的习惯,勾画文本,在书上做标记;鼓励孩子给自己讲题,清晰地讲出思路来参与其中。

孩子的作业和在校完成作业的时间会有所调整,回家后的自由时间会增多,取消校外培训则进一步留足空余时间。您需要把时间还给孩子,将重心转移到培养孩子的习惯上来。

习惯的养成需要日积月累、水滴石穿,这个过程离不开外力,会经历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您可以参考全国优秀班主任沈磊老师为家长们梳理的清单:

学习的习惯

1. 预习

▸ 勾画文本,在书上做适当标记——您可以翻看书本、笔记本给孩子反馈。

▸ 写下自己的理解和质疑;记录自己的难点(有疑问)所在——您可以询问孩子预习中解决的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

2. 复习

把知识分类:已经理解的、能够记住的、可以运用的和存在问难的进行归类——您可以查看孩子笔记中的二次痕迹,让孩子绘制思维导图的知识建构,听听他是否能清晰的讲解出解题思路。

3. 订正

▸ 及时订正、换笔订正、规范订正——让孩子清晰讲解解题思路;

▸ 分析错因、整理知识考点、错题再做——让孩子寻找同类题、变化题做。

4. 变式

针对理科,一题多解,举一反三或熟题生考,变换条件考,综合运用——您要鼓励孩子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在交流中促进知识的加工。

5. 积累

针对文科,有专门的积累本(素材、词汇、典型),常翻看 勤使用——您可以做孩子的搭档,抽背或创造语境让孩子运用到生活中。

阅读的习惯

阅读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影响理解能力和表达力,中高考命题趋势是强化阅读要求。您可以进行亲子共读 讨论分析;低年级可以角色扮演;绘制阅读图谱、生成阅读报告。

运动的习惯

运动产生多巴胺、血清素、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和学习有关,可以促进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提高,对身心和谐发展有影响。您可以结合学校体育课安排,确保孩子每天运动半小时;在单人运动中关注心率;双人及多人运动重视合作能力。

劳动的习惯

劳动技能与生活能力正相关,劳动品质有利于培养人的价值观、责任感、独立能力。您可以让孩子整理房间(空间秩序感);学会卫生的打扫、工具的使用、器具的维修(手-脑-思维的发展),并及时肯定他的劳动成果(责任感)。

参与家庭生活的习惯

有利于孩子公民意识的培养,思维与表达,锻炼对事务分析判断的逻辑性、关联度,并学会甄别与选择。您可以邀请孩子参与家庭生活的决策(如购买什么 - 说出理由 - 对比不同类型的产品)发表意见。

兴趣爱好的习惯

这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积极健康;扬长补短,建立自信,自我调节;意志力、受挫力、坚持力的养成。您可以鼓励孩子参与文体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长期学习,但不强迫或总让孩子在亲友面前表演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