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电影《我不是药神》将正式上映,相信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部电影将会霸屏我们的朋友圈。
电影的演员兼监制徐峥与妻子陶虹成立了一项专项基金,专门支持儿童白血病患者。很多该电影里的台词和场景,也是取材于基金会真实帮助过的真实患者经历。
下面内容涉及电影剧透,如果还未看想去看的朋友,可以稍后再读本篇文章。
01 一部关注肿瘤药价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将镜头对准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简称:慢粒)患者,直面过去这些年来“天价抗癌药”的赤裸现实。
影片中治疗这种慢粒白血病的正版药「格列宁」(现实中为「瑞士格列卫」)一瓶的售价高达近4万人民币,且需要长期服药,普通人家的积蓄面对高价药杯水车薪。
残酷的是:吃不起药,就只能等死。
影片中,由于没有足够的钱支撑每个月4万元的医药费,很多人眼睁睁地看着贫穷吞噬自己的生命。按电影中假药贩子的说法:“这世上就只有一种病,穷病。”
当买不起正版药的患者“活着只为等死”时,印度的一款仿制药「印度格列卫」让他们重燃活下去的希望。这款药药效与正版基本无异,价格却只有正版的1/20,人民币2000。
但「印度格列卫」在中国境内是禁止销售的,买卖此药属于药品走私,被发现会被判刑。影片中,程勇(徐峥扮演)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成为一名「药贩子」,去印度买药回国销售,5000块/瓶。
虽说这样“倒卖”也算暴利,但跟4万/瓶对比一下,还是便宜了太多。对很多慢粒白血病患者而言,程勇的“印度药”让他们继续活下去。患友们纷纷给程勇送锦旗,称他为「药神」。
一颗小小的药丸,在无关者眼里平淡无奇,但对患者来说,就是 “活下去”。
02 现实当中的格列卫影片中的药物“格列宁”,其实际名字叫“格列卫”,由瑞士诺华制药公司生产的进口药,一种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受体蛋白激酶具有抑制作用的新一代靶向性抗癌药。
它的出现大大地延长了慢粒患者的生存期,过去慢粒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3~5年,而“格列卫”让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到了10~15年,甚至可以长期存活。
其药物三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格列卫对新诊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的有效率超过94%,对加速期和急变期的有效率也分别达到了71%和31%。格列卫还可以用于治疗KIT(CD117)阳性的不能手术或转移性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对胃肠道间质肿瘤的有效率也高达67%。
且相比于骨髓移植,格列卫治疗慢粒白血病的副作用更小,效果也更好。这也意味着,格宁卫对患者而言就是名副其实的“救命药”。
现实世界里的「格列卫」23500元一盒,平均一粒药200块钱,一盒大概只够吃一个月,每吞下一粒药,其实都是在吞钱。由于药实在太贵,有患者在吃的时候不小心把药片掉到地上,都会捡起来用水洗一洗,又吃了。
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吃上几个月“格列卫”就足以使他们倾家荡产,负债累累,甚至有人因吃不起药选择自杀。
影片也由此抛出了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中国普通大众如何才能合法地用上便宜的抗癌新药?难道穷人就没有与死神搏斗的资格,就要乖乖等死吗?
03 我们想活下去,真的那么难?在人类与生俱来的求生本能面前,大家选择了便宜了20倍的印度仿制药来救命。
如果都吃得起正版格列卫,谁又会选择印度仿制药呢?说到底,大家只是想有尊严地活下去。
「天价抗癌药」的确已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以原版诺华格列卫为例,在纳入医保前,它在内地售价是2.35万/瓶,但在香港的售价却是1.7万左右,美国1.36万,在韩国更是不足1万。究其原因,是中国高昂的关税。且中国仿制药少,对专利药竞争压力少,价格自然下不来。
癌症患者们除了要忍受疾病之苦,还需要付出高额的经济代价。好在近年所有舆论都已指向“降价”,只是从政策提出到具体实施再到药价真正降低,患者能买得起药,这个过程又何等困难和漫长!
它需要药厂改变药物开发模式,精准寻找临床试验人群,减小临床试验规模,提高成功率,降低成本。也需要政府降低关税,推动本土药物开发,增加竞争;更需要积极推进医保谈判,打击无效的“神药”,避免患者浪费宝贵资金,还需要公益组织帮助切实需要的人群接受有效的基本医疗等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难么?当然难!但好在已经开始做出努力和改变了。
其实在2017年2月,在多方的努力下,格列卫已经纳入医保目录了。纳入医保后,格列卫的报销比例可达80%左右,虽然各地政策不同,报销比例也有差别,但还是大大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负担。
以浙江杭州为例,纳入医保前,瑞士进口格列卫23500元/盒(120片),每天4粒,可以吃差不多一个月,这样算下来,一年要28万(282000元)。在格列卫相继纳入大病保险和基本医保后,她每年的药费只要15000左右。从28万到1.5万,也意味着大部分人可以吃上药了。
此外,早在2013年4月1日,格列卫在中国的专利保护期已满,国内也在积极研发国产药,据了解目前已有治疗慢粒的仿制药物出现。
04 我们能做些什么?为了让大家买得起救命药,既然政府、药厂、公益等各方都已经开始努力。那作为患者,我们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呢?
我们马上能做的就是在繁多的新药信息面前,不盲信任何误导我们治疗的“神药”信息,不再将有限的“救命钱”投入“神药偏方”的无底洞中,耽误正规的治疗。
面对神药宣传不断变换“面孔”,我们可以如何辨别?
- 首先看信息来源,是否官方发布,食药监局或药厂官方
- 看数据,针对什么癌种,生存期、缓解率是多少?
- 看临床试验,几期试验,有没有对照组,试验对象是真人患者,还是动物或细胞试验
有了这几条,基本就能判断很多真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