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亚湾石化产值(大亚湾上半年GDP409.8亿元)(1)

大亚湾石化区图。

走进大亚湾,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恒力(惠州)PTA项目等国家、省、市重点项目施工如火如荼;对岸的惠州港,船舶进出、车辆穿梭;在新规划的千亿级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全球最大规模的LED显示屏智造基地——洲明科技大亚湾科技园生产线飞速运转;万达商圈、灿邦广场、益田商圈三足鼎立,高楼耸峙、各种商业中心人气旺盛,消费活力一片红火……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中美经贸摩擦深刻演变、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持续承压等严峻复杂形势,今年上半年,惠州大亚湾经济开发区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地区生产总值(GDP)409.8亿元,同比增长8.7%。

成绩单背后是什么?日前,由省委宣传部指导,惠州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蜕变大亚湾”主题采访活动开展,南方都市报记者跟随采访团到大亚湾区探访其高质量发展、蜕变故事。

A

锚定“世界级”项目 加快产业项目建设

2000年10月28日,当时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石油化工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惠州大亚湾。这开启了大亚湾区的产业梦想,也是惠州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的基石。

作为落户大亚湾石化区的第一家“巨无霸”企业,中海壳牌充分发挥“榕树效应”和大项目的带动优势,20多年来,吸引了科莱恩、巴斯夫等16家优质的隔墙客户落户,半数液体产品就地转化率50%。

“公司现有两期项目在运行,乙烯总产能220万吨一年,是目前国内在运行的最大单体乙烯工厂之一,每年向市场提供600多万吨高品质、多元化的石化产品。”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唐凤灵介绍,“目前三期项目顺利推进,将建设16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共18套化工装置及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建成后,中海壳牌整体乙烯产能可增加到380万吨/年。”

与此同时,园区内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已经投产的惠州石化一期项目和二期项目,年炼油量可达2200万吨。

现今的大亚湾石化区,已是全国七个重点发展的化工园区之一,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已落户项目104宗,总投资2502亿元人民币,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投资占比近90%;园区内化工产品就地转化率达71%,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高达95%,重点行业企业100%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厂4座;已形成了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烃、碳九等优势产业链。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经济挑战,大亚湾区的投资热度不减。2020年4月22日,总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云开工”。今年3月,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增加投资23.97亿美元,一期项目总投资增至63.4亿美元。

大亚湾区的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当前,埃克森美孚广东惠州乙烯项目全面加快建设,已完成地下综合管网工程,裂解炉装置打桩完工;中海油惠州石化产品结构优化及质量升级项目加快设备安装,正朝着工程竣工冲刺……

恒力(惠州)PTA项目经过19个月的建设,预计今年4季度能进行投产。“目前项目建筑物均已封顶,争取在今年4季度进行投产。投产后将新增500万吨/年PTA产能,年销售额达250亿。”恒力石化(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杜玺现场表示。产业项目加紧建设,助推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建设加快推进。据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大亚湾石化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236.8亿元,增长49.5%;规上石化工业实现增加值216.7亿元,增长25.1%。

B

制造业深度融深融湾 高质量发展千亿园区

一枝独秀不是春。大亚湾在做大做实做强石化产业的同时,也发力新兴产业,谋求新发展路径。在深圳坪山直线距离约3公里的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工程车辆穿梭,工人抢工期、赶进度,科达利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乙辰科技项目等项目稳步建设中。

大亚湾新兴产业园是惠州市打造的7个千亿级工业园区之一,也是大亚湾区重点布局的产业平台。根据规划,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区定位是,打造深度融深融湾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千亿园区,打造“3 14”产业集聚区和产业组团。包括智能制造、信息产业、绿色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三大产业集聚区,以及十四个产业组团。

作为承接深圳等地创新要素、产业资源溢出的“桥头堡”,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区加速引进了一批新兴产业项目。今年以来,科达利、易路达高端电声设备、豪恩智能科技、恒昌盛、明懿达、中天超硬、太东科技园等项目动工;光弘科技三期、美好创亿、洲明二期、泰宏科莱电子、敏华智能家居、泰德激光、信立泰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走进位于大亚湾科技园的洲明科技二期制造基地,厂房内,贯穿10层楼高的仓储物流设备开始落地运行,一条智能化、可视化、信息化的Mini LED生产线已投入生产。

在大亚湾落户的第六年,除了扩大原有企业版图,洲明科技在生产模式上也实现了跨越升级,逐渐迈向“数字化制造”和“工业4.0”模式,产能也因此被进一步激发,二期在2021年9月底投产后,年产值预计将达到10亿美元以上,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LED显示屏智造基地。

“我们选择在大亚湾建立生产基地,原因就是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充足的土地空间、便利的交通条件。”广东洲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显示产品线总裁田守进介绍,从大亚湾科技园的洲明科技出发,驾车20多分钟即可到达深圳坪山新区的洲明科技园,不少员工过着跨越深圳与大亚湾的“双城生活”——深圳的研发团队频繁来往于大亚湾基地指导生产,城市的边界正变得模糊,研发与生产配合愈加紧密。接下来,洲明科技将借助“双区”发达的物流、交通和信息网,进一步加强区域内人才、技术和资金的流动。

而随着诸如惠州比亚迪公司、广东洲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子、科技、智能制造类企业不断入驻,惠州大亚湾新兴产业园的产业结构、定位也在不断完善、升级,实现产值提质增效。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园区新引进工业项目23宗,计划总投资58.98亿元,预计达产产值148亿元。新开工工业项目13宗,总投资31.9亿元。新竣工投产工业项目11宗,预计达产年产值94.8亿元。2021年,园区实现产值759.2亿元,2022年上半年新兴产业园区实现产值404亿元,增长14.8%。

采写:南都记者 蔡雯 张嘉培 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