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大学校花,一语双关的招生文案,继毕业生年薪18万后南大又火了。

不知道朋友们注意到没有,每年的高考前后,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众多高校,多会费尽心思弄出极富吸引力的招生宣传,招生宣传的海报、图文、视频,别出心裁、别具一格。

今年也不例外。就在高考前夕,不少人就在朋友圈转发名校的招生宣传信息,其中不乏一些在校大学生的家长,接力转发孩子就读大学的招生宣传信息。

学院唯美文案(漂亮的大学校花)(1)

有意思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招生宣传没有火起来,排名在他们之后、尚且隔着好几个位次的南京大学,招生宣传方案却火得一塌糊涂。“南京大学”的话题阅读量飙升至2.1亿人次,“南京大学招生宣传”话题点击量差一点就7000万人次。

南京大学招生宣传文案引出如此轰动的社会效应,单从高校招生宣传的效果来讲,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南京大学却因此而饱受非议。

或许南京大学招生办都没有想到的,精心策划出的一组招生宣传方案,好不容易方才引来了顶级的网络流量,却因为网友的口诛笔伐,落得个无比尴尬、进退两难的结局。

学院唯美文案(漂亮的大学校花)(2)

在今年的招生宣传方案中,南京大学借鉴某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的做法,以学长学姐为“颜值担当”,让青春靓丽的“校花”“校草”亲自上阵宣传,吸引潜在的学弟学妹的眼睛。

不得不说,对情窦初开的高中毕业生,高颜值的“校花”“校草”无疑是最容易戳中他们心坎的“痛点”。新生代明星总是被中学生热捧,没有人会否认是因为他们长得很漂亮或者很帅气。

单纯站在吸睛和宣传造势的角度,高校打出“校花”“校草”的“颜值牌”,也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招生宣传方案多一些俊男靓女,并没有什么不妥。

学院唯美文案(漂亮的大学校花)(3)

南京大学的招生宣传文案引起热议,也并非是“校花”“校草”的出镜,争议的根源还在于这些学长学姐举牌的文字内容,准确说来是两位绝色“校花”手中纸张上的文字。

不知道是有意而为之,还是纯属巧合。几个颜值中等偏上的学长学姐,手持白纸上的内容多是以南京大学的校训、美景、楼栋、文化为主,而两闰最美女生举牌的内容则是一语双关、引人遐想:

“你想不想让我成为你的青春?”“你想不想和我泡在杜厦图书馆从早晨到夜晚?”

学院唯美文案(漂亮的大学校花)(4)

美丽而清纯的“校花”,双关而魅惑的言语,如此搭配组合出的宣传方案,总感觉有一种怪怪的味道,似乎是在以优秀的美女大学生为噱头,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南京大学。

就在高考期间,四川泸州某高考点第一个走出考场的考生,面对记者的镜头表示,这个暑假可以好好谈个恋爱了。虽然这个考生的意思表示有些直白,却不难看出这群正值青春年华的高中毕业生,他们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美丽的面孔,魅惑的言词,对十七八岁的高考生来说,又有几个不去想入非非?不得不说,这一招生宣传策划是棋高一着,精准戳中了高中毕业生的内心痛点。

学院唯美文案(漂亮的大学校花)(5)

招生宣传方案的轰动效应是有了,却也被网友解读为冒犯到了女生。估计南京大学招生办并不怎么好受,毕竟宣传带来的影响是负面大于正面。

南京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实力如何,相信不用介绍,读者朋友也知道。“985”“211”“双一流”“九校联盟”等多个头衔叠加,在国内两千多所普通高校中位列前十,是众多高考生心仪和追逐的对象。这样的名牌大学,就是不搞招生宣传,同样不缺优秀的生源慕名而来。

有一个小同事就是毕业于南京大学,我们一直以他为傲,毕竟那是南京大学A级学科的毕业生。大家一提及南京大学的招生宣传方案,小同事就是一脸郁闷,认为招生部门在文案把关上太随意了。

学院唯美文案(漂亮的大学校花)(6)

没有办法,经验和教训始终是在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的。

记得南京大学上一次被推上热搜,还是今年初的时候。该校披露的《2020届毕业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0届高达98.85%的毕业生已实现就业,生均年薪17.83万元(取整就是18万元)。

要知道去年全球都经历了突如其来的疫情洗礼,不要说新增就业受到很大的冲击,不少用人单位还出现了裁员的趋势。南京大学能有如此高的总体就业率,实在是难能可贵。然而,该校毕业生人均近18万的年薪,却让公众不得不质疑,尤其南京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

在那期间,南京大学也实实在在地火了一把。面对网络的质疑,南京大学方面表示统计样本数据仅3709个,占2020届毕业生总人数约45%。

学院唯美文案(漂亮的大学校花)(7)

南京大学的两次公开信息,被推上网络热搜的根本原因,皆源于网友的质疑。如果说2020届毕业平均年薪近18万元,还有统计样本偏少的因素,存在统计数据可能失真的问题,那么今年的招生宣传文案上的欠妥内容,却很难再找到客观方面的理由,值得认真深思和改进。

网络是一个特定的场所。无论是高校还是其他单位,发布面向不特定公众的视听资料,务必要在严谨细致上功夫。稍有不慎,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引来非议,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继毕业生年均薪酬18万后,南京大学因招生宣传方案又上热搜,你怎么看?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