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条经络的刮痧方法(经络不通百病生)(1)

文 | 甘雨(副主任医师)

刮痧,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外治法,同推拿、火罐、针灸一样,源远流长,一直到现在,仍为我们保健、治病发挥着作用。又是一年秋来到,在这个气候宜人、皮肤舒爽的季节里,倘若身体出了毛病,不妨体验一下刮痧。

古书记载,刮痧的部位有胸、背、肘窝、腘窝等。研究证明,这些部位大多有着丰富的大血管。现代最常用的刮痧部位是背部。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而背部为人体腧穴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根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刺激这些部位就能调整对应脏腑的功能,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加之背部肌肉丰厚,面积广阔,所以刮痧常选择背部。

刮痧部位的选择并非一成不变。儿科运用刮痧较多,除了背部,刮痧多选肘窝部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也可有其他部位。

刮痧一般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开放腠理、调节气血、清热解毒的作用。古书记载刮痧可以治疗时疫性疾病、急性病或疼痛性疾病,譬如儿科的麻、痘、惊、疳四急病。现在主要治疗一些肩背方面的疼痛、习惯性便秘、小儿食积、功能性发热等。

具体操作中,患者裸露背部,用刮痧板刮至皮肤充血或伴有散在出血点为度。一般用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顺序来操作。力度适中,时间长短不一,均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如果每次刮得较轻,可以隔一天刮1次,如果刮得较重,可以一周刮1~2次。

这种疗法非常适合家庭保健。可以家人互相刮痧,以消除疲劳保健康体。而且刮痧板商店有售,很便宜就能买到。同时,还可以配合进行推拿、拔火罐等传统疗法。但如果是要治疗疾病,还是应到正规医院比较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