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刚被特赦的溥仪来到派出所办户口登记,这时一位警员问到他的文凭时,他也不知道怎么说,于是就说自己的老师有陈宝琛、袁励准和庄士敦等等。还别说,溥仪作为末代皇帝,有很多老师,在这些老师当中,庄士敦算是溥仪的一位十分特殊的老师了。庄士敦到底有多特殊呢?
我们不妨来看看庄士敦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
1898年,庄士敦来到了香港任职。不久之后,因为溥仪需要一位会说汉语的英语老师,于是在清政府与英国的交涉下,派遣了这位庄士敦去当溥仪的老师。在1919年,庄士敦前往北京,成为溥仪的英语老师,从此便走上了帝师之路。
当庄士敦来到紫禁城,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为这座十分古老庄严的老皇宫带来了新的改变。溥仪在面对这位老师时,也十分的好奇。在庄士敦教他英语时,他也通过庄士敦了解到了西方科学的先进与实用,使他十分向往。庄士敦在面对这位小皇帝时,也是十分的喜欢,便竭尽所能,将自己的毕生才华传授给溥仪。
在庄士敦这位西洋老夫子的带动下,溥仪于是剪下自己的辫子,带上洋眼镜,在宫中骑上了自行车,接见了不少的外国使者,还按上了电话,并且还和胡适通过话,这让古老的紫禁城瞬时间变的时尚起来。不仅如此,他还改革了宫中的财务制度,裁减了宦官人员,由一千名保留了一百名。
不仅如此,他还建议溥仪出国留学,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他也向溥仪提出了君主立宪制的优点,这让庄士敦成为了不少的宫中大臣的肉中刺。但是,他在溥仪的眼中,早已不是老师,而是自己的朋友、亲人。他一次又一次受到了溥仪的加封。这让庄士敦成为了中国从古至今极少数外国籍的高级大臣。不仅如此,在溥仪大婚的时候,还赐给了他"一品顶戴。"可别小看它,这对于清朝官员来说是无与伦比的荣耀。这让庄士敦感到十分自豪。欣然的接受了并穿戴上了它。
直到1924年,民国政府将溥仪驱赶出了紫禁城。从此以后,庄士敦辞去了帝师这一职务,返回了自己的家乡。并在伦敦大学任中文老师一职。由于他对含义的精工,又在中国生活了数十年,是为实实在在的中国通。于是撰写了《紫禁城的黄昏》这本书,但是外国人似乎十分关注中国皇帝这一神秘而又向往的人感到好奇。于是在当时这本书一出便大卖。庄士敦也因此而此次富裕起来。
庄士敦用稿费在爱丁堡买了一个小岛(爱伦岛)定居,宅前挂着龙旗,宅内的几间屋子命名为松竹厅、威海卫厅、皇帝厅等,厅中摆满了溥仪赏赐他的中国古玩、书画、瓷器等,每逢年节,总要穿上大清国的一品服饰招待亲朋友好。1938年,庄士敦去世,享年64岁。
一位外国学者,尽管西方人看作是一个怪人,但是在他的心中,却是与中国不解的情缘!!
出自资料:《我的前半生》、《回望庄士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