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个最北边的城市(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城市)(1)

语言,是凝聚一个国家国民的,非常重要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哪怕一个老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即使他不是亚洲面孔,我们也会觉得他十分亲切的原因。

语言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无论哪个国家,语言都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外旅游的时候如果能听见说家乡话的,那种亲切感更会提升好几个层次

河南一个最北边的城市(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城市)(2)

如果常在祖国大江南北旅游的人,更会有这样的体会,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有些甚至晦涩难懂,大家交流都要靠普通话,但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老乡,最后还是要靠方言辨认。

但也有这样一座城市,按理说那里的居民应该也会说该省的方言,但他们不仅不会说,还总闹出一些误会,这又是为什么呢?

河南一个最北边的城市(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城市)(3)

不说河南话的河南省县级市

这座“不走寻常路”的城市就是“奇怪”的灵宝市,它是河南省下辖的县级市,由三门峡市代管。大多数人可能没太听说过灵宝山这个地方,毕竟大家熟悉的要么是一二线大城市,要么是非常有个人特色的特殊城市,相比之下灵宝市的特点就没那么显眼了。

不过灵宝市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市,但发展程度与一般的三线城市也差不了多少,铁路、公路一应俱全,城市建设程度也很高。

河南一个最北边的城市(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城市)(4)

灵宝市位于三省交界处,南来北往四通八达,总面积3011平方千米,根据七普的调查结果当前常住人口为656571人

因为位于群山之中,所以灵宝市的地势南北差距较大,属于南高北低的走势,差距甚至达到了2100米,市内地形走势也很复杂。

河南一个最北边的城市(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城市)(5)

虽然现如今名声不显,但在古代灵宝市因为其地理位置,一度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灵宝市也如它的名字一般,在古代是一个人杰地灵之地,而且因其易守难攻的地形,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历史上诸多战役都在这里进行

不过到了近代后,灵宝市的地形反而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一处短板,不过后来在通向外界的交通道路修成后,灵宝市的经济发展终于也跟上了节奏。

河南一个最北边的城市(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城市)(6)

此外灵宝市还是我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之一,有着“苹果之乡”的美称,并且有着丰富的矿产储量,又因为依山傍水、自然风景秀丽而发展起了旅游产业,可以说是遍地开花。

不过灵宝市最令人好奇的一点是,当地虽然隶属于河南省,但是当地的居民却几乎没几个会说河南话,甚至连听都不太听得懂,这就和大多数人的常识背离了:你是某个地方的人,却不会说当地的方言?

河南一个最北边的城市(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城市)(7)

灵宝市是陕西的?

虽说现在随着普通话的大量普及,年轻一代会说方言的变少也是正常的,但灵宝市的老一辈也几乎不会河南方言,这就很令人费解了。

与此同时灵宝市身上另一个容易让人疑惑的点是,不少人会将其误认为是陕西的一个下辖县,因为就生活习惯而言,当地比起河南更偏向陕西,所以常被人调侃

河南一个最北边的城市(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城市)(8)

而造就这一切的,是历史、地理、语言和风俗的多方面原因。从历史上看,灵宝市与陕西是有着很深的渊源的,历史上灵宝一带经常被划分进陕西行政区范围内,这种藕断丝连的情况从周朝开始,一直持续到明朝洪武年间,直到那时灵宝市才被划分进河南省的管辖范围内,所以在那么长时间以来,陕西对灵宝市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

至于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河南省最西边的灵宝市,其实距离陕西反而更近一些;而且由于函谷关的影响,灵宝市与关东、关西地区的交流是很少的(因为不方便),反而与陕西渭南地区的交流较多,因此在语言、饮食习惯等方面也都会偏向陕西

河南一个最北边的城市(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城市)(9)

在语言上,灵宝市的方言虽然属于中原地区官话的一种,但与河南方言风格差异明显,是融合了陕西、河南、晋南三地形成的,但大体上更接近陕西渭南地区的方言,这就导致灵宝人和陕西人交流起来更方便,与河南人之间用方言则完全无法交流,因为彼此都听不懂,只能靠说普通话了。

至于到现在,灵宝市还会被一些人误以为是陕西管辖的,也是因为灵宝市与陕西的市县接壤较多的原因。

河南一个最北边的城市(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城市)(10)

结语

造成如今这种局面,是我国千百年来诸多原因共同推动下形成的,想要扭转也比较困难,想来灵宝人外出介绍自己从河南来,但却不会说河南话,可能也会有点尴尬吧,但万幸有普通话广,至少,大家还是可以用“官话”来交流的。

河南一个最北边的城市(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城市)(11)

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城市,却不说河南话,常被误会是陕西的

河南一“奇怪”城市,当地生活习惯像陕西,常被人调侃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旅行中的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