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狂欢,一场官方与民间人士一起参与的狂欢。在9月28号,也就是本届珠海航展开幕日前后,网络上突然出现了一套“中国海军下一代多用途舰载机”的图片(含性能介绍)。该图片中的战机,造型相当“科幻”,性能十分强悍;更重要的是,该战机在航展上还出现了模型。一时间,该消息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不少人十分开心。

世界上最强三款舰载机(中方下一代舰载机最大速度4马赫)(1)

身为关注军事领域的人,笔者对于这个消息基本是置之一笑的。一个是因为图片中的战机外形,与歼20、FC-31差距过大,缺乏继承性。在如今时间已经很紧迫的情况下(美方的六代机快露面了),完全重新研制一款战机,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个是因为,图片中提到的该战机的一些关键性能,过于夸大,甚至出现了错误。

具体来说,其机长、翼展、空重、发动机等数据还算正常。其中,其机长(21.3米)与歼20相同,翼展(17米)比歼20(13米)大得多,甚至比歼15(14.7米)都大得多,发动机推力(最大加力推力18吨以上)应该是按照的“人们希望的WS-15的最大推力”;而在空重方面,该机(15吨)却与大家希望的歼20的最轻空重数据一样(歼15空重18吨以上了)——这个有点困难,毕竟即使是歼20,上舰也要增加1-2吨的重量。

世界上最强三款舰载机(中方下一代舰载机最大速度4马赫)(2)

该机性能介绍最大的问题出在飞行速度上。图中称,该机最大速度4马赫,巡航速度3马赫——这不是正常的5代舰载机(中标4代)应该具有的标准,这本应该是美方想要研发的6代机的飞行速度,而且还因为目前技术还不成熟,被放弃了。虽然曾有官媒视频称歼20一分钟战斗巡航52公里,换算后也就是超巡速度接近2.9马赫,但那是因为该作者对军事领域了解比较少,随便查了个喜人的数据,然后换算错误的结果。

世界上最强三款舰载机(中方下一代舰载机最大速度4马赫)(3)

而在航程与作战半径方面,该机的介绍就出现了自相矛盾的错误。最大航程3500公里,作战半径2000公里,这是不对的。即使是最简单的常识,作战半径也应该在航程的一半以下。一般来说,战机最大作战半径是航程的1/3强。图片中的介绍,犯了最简单的错误。当然,也可以解释为“笔误”。

但是,如此离谱的数据,相信的人,准确地说,宁可信其有(因为开心)的人还是不少的。一时间,该图片在网络上得到了大量的转发;更有一些所谓的作者,高喊着“歼20、歼31双双落选,海军新型舰载机性能逆天”的口号,将其当做了事实来写文章。

世界上最强三款舰载机(中方下一代舰载机最大速度4马赫)(4)

俄罗斯S-37(苏47)“金雕”战机

当然,有相信的,就有质疑的。懂行的根据S-37的经验,开始讨论前掠翼对材料的高要求,对超音速性能的影响(老军迷可能知道2000年前后“金雕对猛禽”的典故);熟悉电影的说,这不是绝密飞行里的战机吗?而熟悉空战游戏的,则开始调侃称,这是“皇牌空战”里的战机吧?

世界上最强三款舰载机(中方下一代舰载机最大速度4马赫)(5)

皇牌空战里的ADFX“Morgan”多用途战机

笔者觉得,这事或许可以“小查”一下,看一下到底是谁在“捣鬼”。结果一查才发现,原来这事还“颇有背景”。从文章的角度来看,其实早在2020年11月份前后,网络上已经出现了对该战机的介绍,而且还有一个名字叫“NGCA”(下一代多用途舰载机的英文缩写)。而这次航展前后的传播,不过是再次“炒剩饭”而已——还给取了个名字,叫歼25。

世界上最强三款舰载机(中方下一代舰载机最大速度4马赫)(6)

但是,再查下去,就有意思了。看上图第一行,该“作品”应该是在2020年5月份,由航空学会主办,成飞所赞助的“第九届创新杯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中,在“业余组”获得“优秀奖”(三等奖之后)的一个作品,其作者为陈洁。但就是这样一幅作品,被网络上一些人士捧为了中方的下一代舰载机项目。其实,你真要看,里面各种玄幻、喜人的名字多的是,比如FC-40,歼51/59/66/81等等,若要信那可就多了去了。该大赛结果于2020年11月份公布,也正因此,当时网络上开始了第一波炒作。

世界上最强三款舰载机(中方下一代舰载机最大速度4马赫)(7)

该战机全动垂尾可放平与主翼融为一体

从作品背景说明看,该战机性能那是相当的强悍——除了前面提到的超高速度,还装备了光量子雷达、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超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和高保密的光量子通信系统,拥有智能驾驶、指挥无人机和与低轨卫星实时联网共享数据的能力。该战机的光电探测系统对F-22的跟踪距离大于400公里,量子雷达预计具有更强的能力。

世界上最强三款舰载机(中方下一代舰载机最大速度4马赫)(8)

只是,唯一的问题是,该战机是作者想定的,为了应对2035年后的作战环境,设计的继中方正在研制的新一代隐身舰载机之后的更新一代舰载机,也就是第6代舰载机。如果按6代机的标准,那么该图中所说明的性能,也就比较符合常理了。只是,这样一个业余组三等奖之后的作品,为何被冠以中方正在研发的下一代舰载机的名号,获得了如此多的关注,得到了大量的传播呢?那就要提提几个官媒的事了:

世界上最强三款舰载机(中方下一代舰载机最大速度4马赫)(9)

比如CCTV7,里面出现的皇牌空战里的战机,与该机颇为相似,不知央视在做我军视频时为何突然脑洞到了这架战机;比如航空工业官方账号在航展开幕前发布的下面这张图片,然后问“你猜猜这是啥”?

世界上最强三款舰载机(中方下一代舰载机最大速度4马赫)(10)

这是个玩具!这是啥……两个官媒助力,或许是该作品大火的原因之一吧。只是,这似乎在网络上造成了很大的误会。还有某位写小说的作者紧急公开发文称,因为设想的武器与现实有些接近,不得不专门修改——其实或许不必,因为本来就是个人的设想,而且早在2020年就公开了。

不过,事情也不是完全没有转机。比如传说中的(待验证)沈飞所(601)当初在竞标5代机(中标4代)时,提供的两个“草案模型图”:

世界上最强三款舰载机(中方下一代舰载机最大速度4马赫)(11)

注意下面的方案,同样是鸭翼 前掠翼,但却多出了两只“小翅膀”。这个造型,无疑比NGCA方案显得更为“科幻”。对于这个资料的可参考度,可以参考下图:

世界上最强三款舰载机(中方下一代舰载机最大速度4马赫)(12)

传说中的沈飞“雪鹄”方案风洞模型

根据当时的测试,沈飞所这个科幻造型的方案,在4中方案中,升力特性排名第一,敏捷性排名第二,隐身性排名第三,机动性和大迎角性能排名第4——不算多强势,但那是跟歼20、雪鹄比。如果这次新型舰载机的研制任务交给了沈飞,如果沈飞觉得目前的FC-31方案机体不够大,性能不够好,会不会重新启用曾经的竞标方案呢?这个到可以期待一下。

作者:晨曦防务-寻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