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16日讯 出生于重庆荣昌县的偏远农村,9岁丧母,考中师失败,高中化学考试曾经只得6分……从农家孩子成长为中科院院士,一路走来,舒红兵的步伐一直专注而坚定。3月16日上午,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举行,武汉大学舒红兵院士获颁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一等奖(寻找人体免疫的钥匙)(1)

海报统筹|马梦娅 陈昌 设计|张莉 摄影|高勇

“这是团队共同奋斗的成果,并非我个人的荣誉。”颁奖现场,舒红兵如是说,“科研工作者常年坐在实验台前,一遍又一遍重复枯燥的操作。当持之以恒的努力换来一点成果,能够用知识推动人类发展进步,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上世纪90年代初,舒红兵赴美工作留学。留学期间,他仅用2年10个月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创下埃默里大学生物医学领域最短时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纪录。

舒红兵长期从事抗病毒天然免疫领域的科学研究,寻找人体免疫的钥匙。2005年,舒红兵通过海内外公开招聘来到武汉大学,组建了实验团队。“十几年的科研攻关中,我们在抗病毒天然免疫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跟国际同行的成绩是能相提并论的。一些科研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国际生物医学领域中发出了湖北的声音,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声音。”

舒红兵和团队发现了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关键接头蛋白VISA和MITA及一系列调节蛋白,阐述了抗病毒天然免疫有效启动和适时终止的分子调控机制。此外,舒红兵和团队阐述了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家族成员信号转导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调控机制,为炎性疾病的防治奠定了重要科学基础。

舒红兵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被引用近2万次,包括被153篇 Nature/Science/Cell刊载论文引用,通讯作者论文单篇最高被SCI引用1562次,连续8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天然免疫领域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2022年5月,舒红兵被聘任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不仅瞄准生物医药领域前沿,带领团队研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免疫治疗等的药物,还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思索如何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直接服务湖北社会经济发展。

据了解,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在2009年创建的一个新型研发机构,成立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是比较早的。过去十年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已经孵化100多家公司,有一些企业在不久的将来会上市,也有一批创新药物会涌现出来。

舒红兵说,湖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得还是挺好,逐渐成长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的一个重要阵地。“不过我们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我们要继续努力,加大投入。作为研究院的院长,我也会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助力湖北在生物医药方面的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谭芳 陈洁 通讯员 武柳青 李姝)

【编辑:符樱】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