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非洲有个小国在我国的帮助之下,更多人喝上了自来水。这个小国名叫博茨瓦纳。当地的一座自来水厂在我国企业历经30个月的升级改造后,在4月25日移交给了当地的自来水公司。公司的项目经理是这么评价的:“这个项目是博茨瓦纳少有的能够同时实现在预算内按期交工,且质量还这么完美的项目。”

非洲小国生活现状(一贫如洗的非洲小国)(1)

对于我们来讲,在工程方面,获得这样的赞美那就是“基本操作”,毕竟“基建狂魔”的名头可不是白来的。但是,如果要是认为连自主升级自来水厂都办不到的非洲小国一定是个“穷光蛋”国家,那可就大错特错了。2019年,我国的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美元,而当年博茨瓦纳的人均GDP是7503美元,已经是要奔小康的水平。最关键的是,博茨瓦纳刚建国的时候穷得是家徒四壁,一文不名,但建国以来的30年,国家每一年的GDP增长率都超过了9%,是名符其实的“非洲奇迹”,在非洲这些个普遍比较穷又比较乱的国家里非常“扎眼”。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解密狗,本期视频,解密狗就跟观众老爷们聊一聊这个刚建国一贫如洗,结果自己却发展成“非洲奇迹”的博茨瓦纳。长按点赞,马上发车!

非洲小国生活现状(一贫如洗的非洲小国)(2)

博茨瓦纳是非洲南部的一个内陆国。面积58.17万平方公里,是解密狗老家山西省的3.7倍。但是,博茨瓦纳的人口只有230万,是山西省的十五分之一不到,算得上地广人稀了。这地儿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比较糟糕,全国70%的土地都是沙漠,年降水量只有400毫米。

非洲小国生活现状(一贫如洗的非洲小国)(3)

内陆国,人少,沙漠多。这些巨大的不利因素加持之下,博茨瓦纳可以说是“天崩开局”了。这么一个“天崩开局”,博茨瓦纳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说到这儿,解密狗就不得不提一个人,这个人是博茨瓦纳的国父,名叫塞莱茨·卡马。

非洲小国生活现状(一贫如洗的非洲小国)(4)

塞莱茨·卡马

1921年,塞莱茨在博茨瓦纳出生,他爸是当地最大部族的酋长。1925年,4岁的塞莱茨继任酋长,叔叔摄政。塞莱茨打小学习成绩就不错,后来在南非上大学学历史,又在英国的牛津大学学法律,并且还获得了伦敦中殿法学协会律师资格。塞莱茨在英国一边学习,一边还搞了个女朋友,但是,就是因为他“乱”搞对象,搞出来个国际大问题

他叔叔是火冒三丈,说你要是再“乱”搞,就别当酋长了,直接贬为庶民。他女朋友家里也是死活不愿意姑娘嫁给他。两家的大人都坚决反对也就罢了,就连英国政府也是坚决反对,不仅派官员跟他女朋友说,“你的爱情正在瓦解大英帝国在非洲的统治”,而且还不许任何一个牧师主持他俩的婚礼。然而这对苦命鸳鸯是“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在1948年结婚了。

婚一结不要紧,博茨瓦纳的邻国马上以非常强硬的态度跟英国政府说,无论如何,你得把这对儿鸳鸯给拆了。你看看,搞对象搞出了国际纠纷,这可比梁山伯与祝英台面子大太多了。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几乎所有人都强烈反对他俩搞对象呢?就是因为,塞莱茨是黑人,而他老婆是个白人。

非洲小国生活现状(一贫如洗的非洲小国)(5)

在当时,白人看不起黑人,黑人看不惯白人,“黑白通婚”还是绝对的禁忌。这俩要是放在中世纪,那绝对是被一把火烧了的下场。各方势力是使出浑身解数,不惜用计骗塞莱茨,关了他5年,死活就是要拆开这片“奥利奥”。塞莱茨逼不得已,在1956年放弃了酋长宝座,这才回到博茨瓦纳跟老婆团聚

非洲小国生活现状(一贫如洗的非洲小国)(6)

后来,随着独立运动如火如荼地出现,塞莱茨也决定报效国家。并在1962年创立政党,投身政治。1966年博茨瓦纳独立后,他担任了开国总统。这个非洲小国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天降猛男”。

首先,塞莱茨针对国内基本是部落酋长说了算的落后国情,制定了一部符合国情的宪法。宪法规定,国家实行多党议会和总统内阁制,总统统率国家武装部队,各部族人在必须服从国家利益的前提下,都享有公民的一切权利。然后,他制定了国家发展计划,把发展农业作为重中之重,把本来底子就挺好的畜牧业和制造业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后来,一些部落在国内开展勘探矿藏,这一勘探,不仅发现了储量巨大的铜镍矿和煤,还发现了钻石矿。有矿的部落是高兴得一塌糊涂,没矿的是垂头丧气。萨莱茨为了避免部落之间为了抢矿大打出手的局面,宣布所有的矿藏归国家所有,而且带头劝说自己的部落把钻石矿的归属交给国家,并制定了《部落领土采矿权法》,成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内讧。

非洲小国生活现状(一贫如洗的非洲小国)(7)

当然,博茨瓦纳没有开采钻石矿的条件,于是,塞莱茨就跟世界钻石第一巨头戴比尔斯成立合资公司,开采钻石赚钱。赚来的钱,塞莱茨并没有大手一挥撒出去,而是用来收购合资公司的股份,保持国家对公司的控制,避免了外资反过来掌握话语权的问题剩下的钱,就存到基金里,不仅避免了政府胡乱增加开支的问题,而且还遏制了通货膨胀的潜在危机。

有了基金,不仅能够做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而且还能及时还债。其他国家和企业一看,诶你这么有信誉,就都跑来投资了。国家的信用和地位,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虽然这位“天降猛男”在1980年就因胃癌而去世。但是在他的带领下,1966年刚独立的时候,博茨瓦纳的人均GDP只有不到60美元,到1996年就爆炸式增长到了3221美元。短短30年,就翻了50多倍。而且,最关键的是,博茨瓦纳并没有陷入“人走茶凉”的境地。塞莱茨那种存钱办大事的理念一直持续到了今天,2015年,博茨瓦纳的政府清廉指数在非洲排名第一,而且还是非洲信用风险最低的国家。而且,塞莱茨制定国家发展计划的习惯也一直保留了下来,到现在,博茨瓦纳一共制定了8个国家发展计划,除了受2008年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稍有下滑以外,其他时间那都一直在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即便是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国家的外汇储备依然相当于国家GDP的三分之一。

非洲小国生活现状(一贫如洗的非洲小国)(8)

1975年,博茨瓦纳与我国建交。塞莱茨还在1976年来过我国。我国也积极帮助这个独立自主、说话算话的伙伴。援建项目包括公路、铁路、学校、活动中心、医院等等。2008年,博茨瓦纳大学还跟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了孔子学院,交往密切。2021年,博茨瓦纳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成为了我国“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又一个坚实可靠的合作伙伴。有了“一带一路”这个全球化大战略的助力,博茨瓦纳的发展道路可谓是一条充满了光明的康庄大道。

非洲小国生活现状(一贫如洗的非洲小国)(9)

博茨瓦纳和塞莱茨的故事告诉我们,非洲的老百姓不是“大懒虫”,“天崩开局”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老祖宗“不怕慢,就怕站”的俗语又一次在博茨瓦纳的发展史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选对适合自己的路子,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就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放到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成天想着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一把梭哈来个大的就能翻身的人大有人在,可真正赌赢了的又有几个呢?赌赢之后,能不骄不躁,守住自己那份基业的人,怕是少之又少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戒骄戒躁,勤劳肯干,总会有收获的。博茨瓦纳的高速发展史,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