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需要冲动和勇气(价值多元时代男人的情感与责任)(1)

时至今日,尽管婚姻仍然是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元素之一,然而离婚也已经不再是禁忌性的话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更成为一般性社会事务,国人对此早已经习以为常,尽管在微观思想层面仍然会有一些非议性情绪。然而,至少不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社会现象,并且在社交化媒体上离婚成为极为重要的关键词,甚至有详尽的攻略,无论是否名人,一旦被放在舞台的中央,就会成为汹涌澎湃的公共话题。

伴随婚姻观念的开放,二奶、小三等一系列有关婚外情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礼节性认可,虽然这些仍不被抱残守缺的社会主流所承认,但是社会却有足够的包容度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当然,我们必须还要承认,尽管婚姻观念已经将离婚降低为个人性事件,但对普通个体来说离婚仍然是一件对人生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事件,围绕离婚、出轨之间的情感纠结,特别是当事人偏执的相信自己才是正确的,仍然可以成为困扰普通人的重要人生课题。由苏晓苑编剧、李牧鸽执导,王志飞、江珊、周显欣领衔主演的都市情感剧《婚姻时差》,全面展示了婚姻的中年危机,围绕外遇与婚姻之间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情感反思。

1.出轨与金钱的关系

既然外遇、出轨、离婚等事件都已经不再是全民一致愤慨的现象,我们也有必要以一种更为平和的心态来审视婚姻中的外遇,首先我们要考虑的都是谁在出轨。虽然民间戏言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才有钱并不见得必然,但金钱仍然是情感生活中不可忽略的因素。诸如包小三、傍大款之类的词语本身就蕴含着金钱方面的信息,虽然这些词汇充满了贬义色彩,概念化的以偏概全、简单粗暴的归拢,无论是对女方还是男方都是如此,“包”、“傍”含有对女性的物质化欲求自不待言,而“大款”之类的称号亦暗含了男人暴发户式的炫耀。

虽然出轨、小三之类的称谓仍然包含了大量的道德伦理色彩,但我们在审视这一现象时却不须携带这种情感褒贬。尽管并没有严格的社会调查,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金钱在婚变中的份量。没钱的男人或许也会偷情,但却很难有足够的吸引力使对方介入到自己的家庭。从社会价值体系上来看,金钱虽然不是唯一但也是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而,出现婚恋的男人大多在经济上有一定保障力,金钱的指数与出轨的风险是呈正比的。《婚姻时差》中的李海(王志飞)、周兴(杨皓宇)都是房地产老总,这种金钱上的诱惑并不一定是显性的,但却是形成其成功人士外观的重要保障。虽然赵晓菲(周显欣)对李海的情感并不是因为他的财富,但类似媛媛(刘羽琦)这种以傍大款为己任的女孩也正说明了金钱的号召力。

当然,在此我们仍然不愿意将此类情感简化为金钱关系,很多时候该类思考都将问题简化为你是爱他的人还是爱他的钱这类幼稚的选择题。其实,金钱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构成个人魅力的一部分,虽然这种说法有物质主义的嫌疑,但我们如果不对物质抱偏见地话,就必须承认获得金钱的能力是一个人的重要人格魅力之一。因此,我们也没必要就奶茶妹嫁京东老板表示鄙夷甚至腹黑一句拜金,成功是一种人生的状态,它的确与金钱有关,而异性之间的吸引又与对方的魅力值有重要影响。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与金钱直接挂钩,但金钱的确是情感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婚姻中金钱数量的增加自然会增强了情感的风险。

2.家庭对国人的意义

当我们说当下是一个多元时代时,也意味着我们有多种价值取向,包括父辈、同辈、下一辈,各种不同年龄的价值观念聚积在一起,有时候这些价值取向又跨越年龄阶层,结成不同的情感群体。离婚的道德伦理色彩虽然已经被不断降低,但家庭对个体的意义却仍然是相当重要的。 即使在个人的私人生活范围之内,离婚也并不仅仅是感情破裂各奔前程那么简单,很多时候它仍然牵动周围一大群亲戚朋友的生活及情感态度。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足以将原来简单的情感问题上升到个人品质问题,最后双方都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

国人对离婚的态度并不仅是一种道德的谴责,而是在潜意识地维护一种价值体系。以宗族血缘为特征的传统文化围绕家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念,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自己看作家族链上的一环,生命的意义首先在于繁衍,一个人的成功于否也取决于家族的认可,所以在传统思想中,齐家就是仅次于修身的基本人生活动,一个家都安置不好的人是很难实现更高的治国、平天下等社会理想。尽管当下我们已经不再像传统那样坚守,但文化的巨大惯性还在无意识地影响着我们。对于李海和吴婷来说,婚姻也同样不只是他们二人的事情,吴爸、吴妈、李父以及女儿英子(何泓珊),他们共同构成这场婚姻的保卫者,另一边赵晓菲的父亲也对女儿进行各种有意无意的影响。

虽然传统观念已经不复原来的模样,但个体越是被压缩到更近的血缘关系时,那种对家庭的依赖感反而越强。如果说老一辈的施压还是出于传统的习惯,那么女儿英子的施压则是一种对家庭信仰的维护。在一个无信仰的年代,家庭已经成为个体最后的信仰,英子的本能反应正是这种意识的体现。

3.男人的情感与责任问题

《婚姻时差》将出轨的诱因设定为两地分居,空间距离成为婚姻危情的导火索。从现实状态考虑,空间确实是众多婚姻危机的因素,不仅婚姻中,其实恋爱因空间夭折的更多,现代社会越繁忙,空间相隔越会导致情感的疏离。现代人的生活是一种碎片化状态,完整的时间延续性被打断,我们只有一段段支离的时间,在此情况下如果再有空间的变异我们很容易走向离别。然而,将一切都归于时空的落差显然是忽略了事实的本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金钱也只是催化剂,而起关键因素的还是个人的责任感与双方的情感沟通。

客观地说,李海并不是暴发户式的花心大款,甚至在很多地方他比大多数普通观众的道德意识还要强,也知道该如何规避异性的纠缠,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男人事实上仍然出轨了。王志飞对李海这一形象的把握相当到位,作为情感冲突中的关键人物,他事实上承受着两方面的压力。无论是对张晓菲还是对吴婷,他其实都抱着认真的态度,然而,正是这种认真让他的情感格外游移。当初哈姆雷特因为延宕而留下了千古谜团与终生遗憾,李海的这种游移也正是其内心世界挣扎的反应。

在当下的都市,作为成功人士或许每时每刻都可能遇到情感的诱惑,现实中随时可见的新鲜肉体足以使人瞬间失神,而无处不再的诱惑乘机而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媛媛的明火执仗没有拿下李海,但张晓菲的随风潜入却让他不能自拔。或许感情永远是一场邂逅,而男人总是喜欢那种不期而遇的惊喜。在人潮涌动的都市,这样的邂逅不需要制造也会被遇到。

然而,作为一个男人,不仅要有情感的追求,更需要有责任的担当。对于公司的责任李海或许有足够的担当,但对家庭的责任却在很多时候采取一种逃避。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责任感,而是说在情感与责任之间很多人其实更偏向于情感,毕竟情感是一种体验而责任却是一种担当,前者只需要凭感觉,后者却需要理性与毅力。当然,如果婚姻中只剩下责任,那无论对于哪一方其实都是一种折磨,周兴与刘英的婚姻就是一例。因而对于李海来说,不仅仅是找回自己的责任感的问题,而是如何用情感来重新成就责任。

王志飞在情感与责任之间的徘徊反应了男人的基本心态,他用一种近乎写实的方式将男人的欲望与责任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为我们塑造了李海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照顾到国人的大团圆情结与电视剧的家庭妇女公众需求,《婚姻时差》给故事安排了一个完满的结局,然而作为生活中的剧情,或许会有它自己的逻辑,与其这样强行嫁接,还不如留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因为这不仅是剧作对国人婚姻问题的反思,也是观众对这一问题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