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珂 通讯员 傅永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探索三无小区治理新模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探索三无小区治理新模式(共建共享治理三无)

探索三无小区治理新模式

本报记者 周 珂 通讯员 傅永新

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在柳州市鱼峰区荣军街道办辖区内有64个,这些小区环境脏乱差、社会矛盾突出,一直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顽疾,如何从根本上破解这一基层社会治理问题?

“在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群众主体地位作用,让居民群众从旁观者、问题的制造者,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行动者、基层平安建设的参与者,并突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员为中枢充分凝聚居民群众共识,为顺利开展‘三无’小区整治奠定群众基础,为疫情阻击战汇聚最广泛的群众力量,使党的工作和服务群众延伸到末梢神经。”柳州市鱼峰区荣军街道党工委书记贾志娟说。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在“三无”小区治理中遇到的问题,荣军街道推出“订单式”工作方法,由党工委书记带头下沉到最基层一线,实地看、广泛听,把各小区的情况和问题摸清摸准,分门别类,列出清单,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问题。

同时,荣军街道党工委通过在“三无”小区建立党组织、自管小组和微信群QQ群等三个线上线下社会治理组织,让群众参与到小区治理中。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机制,建立了第一书记制度、定期例会制度、党建带群建制度、“四联双报到”制度、党员中心户制度、网格化治理机制等八项制度,实现对“三无”小区的常态化治理。

据悉,荣军街道办目前正积极开展“三无”小区治理标准化工作,已有42个“三无”小区通过验收,其余“三无”小区标准化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