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御史台作用(纠察百官整肃朝仪)(1)

唐朝,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与之相对应的监察制度也与整个封建制度一样,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

在紧邻中国的日本飞鸟、奈良、平安时代也有一套地方监察制度,那么对中国和日本的地方监察制度做一个横向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历史,对中日地方监察进行深度剖析,也可以看出地方监察制度对中国和日本的历史影响。

唐王朝监察制度——御史台

唐朝初期就已经出现了地方监察,唐代设立了“御史台”,“御史台”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也是国家行政监察机关,是最高的监察机构,唐代的御史台监察范围广泛,从监察中央官僚到地方各级官吏,御史台机构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唐朝御史台作用(纠察百官整肃朝仪)(2)

“御史台”的长官职位为御史大夫,下面设立台院、殿院以及察院,这三院分别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进行管理,由此可以看出,唐代的“御史台”职责明确,层次清晰,是一个十分严密的监察系统。

根据史书记载,《唐六典》卷十三《御史台》云:“监察史十人,正八品以上”。“监察御史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纠视刑狱、整肃朝仪”。在唐代,审理重大案件或涉及五品以上的官员,由大理寺、御史台以及刑部形成三司审理,共同负责案件审理工作,被称为“三司推事”。

由此可以推断出,唐朝皇帝对“御史台”这一机构非常重视,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对“御史台”机构的总体进行负责,同时,也对国家法律的实施负责,台院的负责人是侍御史,其主要职责是分管京城百官以及各州的审问工作,并且具有弹劾京城官吏的职能。

殿院是由殿中侍御史负责,为从七品上,殿中侍御史的主要职能是掌管纠察殿、检查百官的仪表仪态、维护朝廷的秩序以及皇帝的威严,并且也参与司法审判等工作,察院的“监察御史”就是专门针对地方的监察史,监察御史的主要职能是巡察郡县、纠错各种冤假错案以及整肃朝纲等。

唐朝御史台作用(纠察百官整肃朝仪)(3)

例如贞观四年监察御史王凝出使益州,高宗显庆三年监察御史胡元范出使越阳等,根据上述论述,唐代的“三院”拥有广泛的监察职权,并且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各有侧重点,但又相互联系,共同行使监察权,维护国家统治。

日本监察制度——弹正台

日本的监察机构是“弹正台”,是日本中央的官职之一,同时,也独立于日本的朝廷之外,负责管理日本官僚的不正行为,整肃中央风纪,以及拥有揭发并弹劾官僚的权利,同时也负责管理日本礼仪和风俗等。

根据史书记载,《养老令·职员令·弹正台》一书中这样写道:弹正台“弼一人,大忠一人,掌巡察内外纠弹非违,……巡察弹正十人,掌巡察内外,纠弹非违”。“弹正尹”是“弹正台”的首席长官,相当于中国的“御史大夫”,负责“弹正台”所有的事宜,“巡察内外,纠弹非违”,监察除了左大臣以下的所有官员违法等事,“弹正台”下设大、少弼,大、小忠及大、小疏。

唐朝御史台作用(纠察百官整肃朝仪)(4)

监察各级官吏,巡察弹正的范围主要是在畿内,不仅如此,在日本“弹正台”的监察弹劾形式非常庄重,与中国的御史台弹劾仪式相似,中国是由御史大夫向皇帝禀报弹劾违法官员,而日本是由“弹正尹”向日本天皇汇报,可以看出,日本的监察机构的设置与中国唐代的监察机构类似。都是为了维护朝廷秩序,塑造风清气正的官僚氛围,同时,也加强了皇权统治。

唐王朝与日本监察体系的发展及比较

1、唐王朝监察体系的发展变化

监察制度是唐朝中央为了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唐朝初期,虽然设有“御史台”监察机构,但是“御史台”中的官吏人数较少,其不能对地方进行很好的监察,皇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就会派遣临时的监察使臣到地方行使监察权,其临时派遣的监察使臣代表中央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初步建立起了中央对地方各级官吏的监察体系。

在武则天称后时期,出现了“巡察使”的名称,在武后光宅元年684年,随着朝廷的统治者越来越重视监察制度,监察中央和地方的御史人数越来越多,“专察京师白官及军旅,增置右肃政台,专察京师及意外文武百官,加右台大夫、中丞各一人,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十人”。

唐朝御史台作用(纠察百官整肃朝仪)(5)

根据史书记载,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监察机构的人数增加,机构内部也得到进一步扩大,在唐睿宗时期,继承了武则天时期的监察制度,推行了“按察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监察效率。

在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御史台”监察机构在唐代基本稳定下来,在唐玄宗时期,国家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昌盛,虽然朝廷对监察有不同意见,但唐玄宗为了能掌握和了解地方,将按察使改名为按察采访处置使,“御史台”监察机构及其官吏设置基本上固定了下来,并且确立了台院、殿院和察院“三院制度”。

在唐肃宗时期,将按察采访处置使又更名为观察使,纵观唐代的设置监察使臣的过程,可以看出,巡察使、按察使、采访使以及观察使,不管名称如何变化,但在其监察职权以及工作性质并没有改变。

监察制度之所以在唐代盛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唐朝时期国家强盛,但是官僚体系并不健全,监察制度可以为唐朝肃清朝廷官僚,同时也是对唐朝官员制度的一个补充,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唐朝御史台作用(纠察百官整肃朝仪)(6)

另一方面由于监察使得职能具有“事权专一”的特点,能有效对百官进行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再加上唐朝统治者对于地方各州县非常重视,加强对百官的监察,可以清楚地了解官吏在百姓中的形象,州县的官吏关乎国家兴衰,关乎百姓安危,唐朝统治者意识到监察的重要性,所以,监察制度在唐朝盛行也就不言而喻。

日本监察体系的发展变化及比较

日本的监察体系是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之中随之而建立的,在7世纪的日本,国家内部政局不稳,贵族之间频发战事,战争不断,在这一时期,日本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反观唐朝,经济强盛、国家繁荣,于是有日本学者向唐朝学习,还形成了“唐风文化”。

其中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僧旻留学中国25年,学习了中国唐朝的一套完备的封建统治政治制度,并且大规模吸收唐王朝先进经济制度和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日本的“弹正台”监察制度,就是模仿唐朝时期的“御史台”,由此可以推断出,中国唐朝对日本的官僚制度、监察制度等的影响意义深远。

唐朝御史台作用(纠察百官整肃朝仪)(7)

唐朝与日本地方监察制度的比较

根据上文的分析,唐朝与日本在地方监察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根据历史的记载,在公元686年,唐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便派监察使监察地方,日本在公元694年,也派遣监察使到各道进行巡察,由此可以看出,唐朝和日本都有派遣监察使巡察地方。

虽然日本的留学者在唐朝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并没有将唐朝的政治制度全部生搬硬套地带回日本,而是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日本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地方监察的官职。

例如,巡察使在日本不仅和唐朝的名称一样,连职能职权也是一样的。但是按察使则不同,在唐代,按察使不过就是巡察使的一个改名而已,而日本虽然借用了唐朝官吏的名称,但是在日本按察使的实质已经发生改变,其不仅身份不同,连官阶也不相同。

可以看出,日本对一些官职用其名,不用其实,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唐朝与日本在一些时期的监察制度是一样的,但在一些时期又存在着不一样,如按察使的身份和地位存在着差别。

唐朝御史台作用(纠察百官整肃朝仪)(8)

综上所述,根据唐朝与日本监察制度的比较,可以看出,唐朝对日本政治的影响意义巨大,并且日本在学习唐朝的过程中,结合本国的国情,正是由于这种文化融合,才使得日本在监察制度上既有唐朝巡察使的影子,同时,也体现了日本独有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唐代中日两国地方监察制度的比较研究》

2、《唐代地方监察使的产生及流变研究》

3、《唐代地方监察制度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