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景物描写的感人力量,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平凡的世界的描写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平凡的世界的描写方法(平凡的世界景物描写的感人力量)

平凡的世界的描写方法

《平凡的世界》景物描写的感人力量

文/屯里向阳花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沥血之作。为我们展现了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五年十年间黄土高原的沧桑历程,是一首青春与生命的歌,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小说起笔写道:“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濛濛的雨丝夹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开篇奠定了小说的基调。这样的描写让我们内心充满了深深地期待。

是的,这是自然现象,但又何尝不是社会现实呢!它一语双关,暗示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进程,让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作者用景物描写把读者带入到冬天即将过去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的黄土高原。

自然的冬天即将过去,中国社会的冬天一一十年动乱也即将结束。但自然界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在这黄土高原上还须时日,中国社会的春天,在中国大地上更要假以时日,“那个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

这让我们感到异常寒冷而沉重。七五年四月张春桥发表了《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农村阶级斗争的弦绷得更紧了"。一个妇女自留地里种了一棵花椒树被队里没收,因为跳脚骂了大队书记,就被强制去农田基建会战,接受劳教。每天干最重的活,不光折磨肉体,还要折磨精神,最后大出血险些闹出人命;黄土高原上的农民每天生活在饥饿当中:一个满年出山的庄稼人,一天还不能平均一斤的口粮;孙少平的没有脚跟的袜子要等到秋分分到一点羊毛才能补上,还得凑合穿两三个冬天……

即使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但农村的贫困状况依然没有改变。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存在,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真正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

孙少安制定的承包责任制被冯世宽苗凯否定,被严肃批评;冯世宽因农业学大寨成绩显著被提拔到黄原地区任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田福军这样的领导干部得不到重用,甚至被排挤出黄原到省里帮忙;田福堂为了自己的政绩,不顾现实炸山拦坝导致悲剧……人们在一次次失望与痛苦中盼望真正的春天的到来。“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这是多么深刻而意蕴丰富的描写啊,它让人们在沉重中痛思并痛醒,它让民族在这沉重中痛思并痛醒着。并且坚信春天势必是会要到来的!

“少安抽着烟,久久的望着欢腾的村庄和隆冬中的山野,再过半个月就是惊蛰,那时一声惊雷,大地就要解冻了”。大地就要解冻,人心就要解冻,社会就要解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左”倾的观念,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以后国家的社会政治进入了欣欣向荣阶段。

“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的解冻了。广大的国土之上,到处都能听到冰层的断裂声,冬天总不会是永远的。严寒一旦清退,万物就会破土而出。好啊,春天来了,大地将再一次焕发出活力和生机”

“1982年“五月初五,立夏前后,山野里的草木大部分都发芽出叶,连绵的山峦染上了一片片鲜绿嫩青。太阳开始有了热力,暖洋洋地照耀着广袤的大地。河流水泊清澈碧澄,映照出初夏的蓝天和蓝天上悠悠的白云。”

“太阳有了热力”。这热力散发出来,是像乔伯年、田福军这样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干部主持大局,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是在煤矿的孙少平有了漂亮的铺盖,有了一顶蚊帐,有了新鞋……他用劳动创造着生活,感受着生活给予他的幸福;是他和晓霞的那些美好时光,是金秀和兰香的让人羡慕的爱情;是双水村少安办起了砖场,金俊山养起了山羊,田海民支起了鱼塘,不再为温饱而奔忙奔波的人们开始追求美好的生活。

这是太阳的力量,是黄河给予的力量。

“毛翻翻浪头象无数拥挤在一起奔跑的野兽吼叫着从远方的峡谷中涌来,一直涌向他的胸前……西坠的落日又红又大又圆,把黄土山黄河水都涂上一片桔红。远处翻流的浪头间,突然一隐一现出现了一个跳跃的黑点,并朦胧地听见了一片撕脑裂胆的叫喊声。渐渐看清了,那是一只吃水很深的船。船飞箭一般从中水线上放下来,眨眼功夫就到了桥洞前。这是一只装石炭的小木船,好象随时都会倒扣进这沸腾的黄汤之中。船工们都光着身子,拼命地喊着,穿过了桥洞……”

这汹涌的黄河,奔腾咆哮的黄河,这黄河的急流中拼命的船工,鼓舞激荡着孙少安那颗奋进的心,想要改变群困现实的心。他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豪情壮志。他“离开桥边走过去,解开缰绳,一翻身骑上去,风一般迅疾,穿过大桥向黄河西岸奔去”。他像船工们一样呐喊着在生活的激流中勇往直前。因为这激情,他在失败后内心依然保存了一团火,他才会在得到胡勇合的帮助下心中的那团火苗重新燃烧起来。没有消沉,内心永远充满着希望与豪情的孙少安才会在挫折中爬起来,走向人生的巅峰。“兴奋从心里一直洋溢到脸上,乌云在溃退,云缝中露出碧蓝的天空,射出了太阳金箭似的光芒”。这黄河的浪涛鼓舞着孙少安的心,又何尝不鼓舞着读者的心!

结尾处孙少平回到大亚湾矿区,作者写道: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

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太阳在微笑,孙少平在微笑,而我们也在微笑。这是会心而欢欣的笑,是永恒的笑。

亲爱的读者,你是否和我一样在作者的妙笔中痛苦着欢欣着,在这些意蕴深长的景物中感悟时代的脉搏、人物的喜怒哀乐和作者深沉的爱的情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