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守望者读书心得体会(分享好书麦田里的守望者)(1)

作者简介: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美国作家,出生于纽约,1946年退伍后,开始投入文学创作。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是作者1951年创作,是塞林格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此书一经出版,就获得巨大成功,而且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

麦田守望者读书心得体会(分享好书麦田里的守望者)(2)

文中图片:baidu

《麦田里的守望者》:全书以出身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16岁中学生霍尔顿·考尔德的口吻叙述,塑造了美国当代文学中最早的反英雄形象之一。

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

他们纷纷模仿本书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

家长们和文学界也对这本书展开了争论。有认为它能使青少年增加对生活的认识,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促使他们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成年人通过这本书也可增进对青少年的理解。

视频分享

01

说实话,在我打开《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开始看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只觉得这个主人公,这个青少年脏话连篇,充满了对人的漫骂与丑陋的揭露,充满了对学校和对社会的抱怨。

就这样一本书,怎么可以成为经典,成为推崇呢?这给我引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最早知道这本书是因为之前听了一个高晓松的访谈,就是讲述他和音乐人宋珂最早创立的音乐公司。

他们给这个音乐公司取名为“麦田音乐”,后来听他谈到说是因为看了这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以麦田来命名。

他说这本书对他影响很大,所以会引用麦田这个名字。

后来就想买来看看,结果就是主人公通篇都是脏话,事事不爽又处处碰壁,看谁都是伪君子或蠢货,他厌弃这个世界最终决定逃离。

不过当我看完这本书,才真正了解是主人公完成对自己拯救的故事,所以本书在不长的故事里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麦田守望者读书心得体会(分享好书麦田里的守望者)(3)

02

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整日穿着风雨衣,戴着鸭舌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

当然我觉得他是对看到的大部分人都是如此,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假模假式",他觉得他们都这样。

他的性格深受资本主义社会的耳濡目染, 既有丑恶的一面,也有反抗现实,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纯洁的一面。

而他不肯读书就是因为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让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卡迪拉克"。

老师的谆谆教导却是一条渗透着浓厚利己主义和功利主色彩的资本主义信条,所以霍尔顿觉得没有办法找到他的理想,所以他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所以他选择合上书本,去颓废,沉沦。

我想这也许是本书深受中学生一代的喜欢的原因之一吧!

对主人公来说,我想他可能还年轻,不能够看到世界在许多方面都是不完美的,当然这是难以改变的事实。

一味的愤世嫉俗并不能解决多大问题,而学会谦恭的态度,认真做一些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多或少地将世界向更完美的方向推进一点,这似乎才是更有建设性的。

所以主人公在被学校开除之后,发生的一连串的故事,既是他心里矛盾的载体,又是为他心中他所谓的梦想埋下伏笔。

作者也只是借助笔下霍尔顿的口吻,展现了自我的真实想法,讲述了成熟与不成熟的过渡。

麦田守望者读书心得体会(分享好书麦田里的守望者)(4)

文中这段话让人印象深刻: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一开始看到这句话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霍尔顿被学校开除后,在街上游荡了三天两夜,最终决定去西部谋生。

而看看他跟自己的妹妹诉说的理想: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他说要当一个麦田的守望者,守护一群小孩子,这也是在他表面看世界的糟糕,粗俗烂语的评判,而内心确是一个怀揣这样的理想的年轻人的强烈对比。

所以理想很遥远,还来不及完成就已经长大,长大了就要暂时放掉完美的理想,预备自己,厚积薄发等待最佳时机的出击,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成熟男人”,为了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麦田守望者读书心得体会(分享好书麦田里的守望者)(5)

03

故事的最后,霍尔顿决定启程前往西部的时候,他托人给妹妹带去一张便条,相见她一面,而妹妹居然拖着一只装满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坚持要跟哥哥一起走。

从霍尔顿的种种表现,觉得自己叛逆,是大人眼中的坏孩子,不求上进,到这里他知道,他也是被人爱着的。

当然故事的最后,霍尔顿劝说妹妹无效,终于决定放弃自己的西部之行,他带着妹妹来到了公园里,天空下起了大雨,霍尔顿淋雨坐在长椅上,看妹妹一圈圈转个不停,心里突然觉得“畅快无比“。

霍尔顿的理想是守护麦田里的孩子,而他最终也决定放弃离家出走,决定试着成熟,试着回归自己的社会属性,并且守护妹妹。

作者借由本书,借由霍尔顿的口吻,在描述着一个社会的状况与人们的心理。

而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犹如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由,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逐,只不过是这些存在于小说里面的美好向往变成了真实世界里人们内心的真实反馈而已。

就像作者说的这句话:我虽生活在这个世界,却不属于这个世界。

麦田守望者读书心得体会(分享好书麦田里的守望者)(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