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功夫小子近况(半路出家的功夫小子)(1)

吴京的电影之旅其作品《战狼》可以作为最鲜明的一道分界线,将吴京的电影生涯分为积蓄力量的前战狼时期,和喷涌爆发的后战狼时期是恰当的。对于一名导演、演员来说最客观的衡量标准就是其电影的票房。

现在看来,吴京的250亿元票房总和像一座巨大的丰碑,而丰碑的基底是多年微小的坎坷沉淀。

吴京功夫小子近况(半路出家的功夫小子)(2)

最开始吴京没有想过自己以后会成为一名电影导演,他的目标是全国武术冠军大满贯。

本姓乌拉那拉氏的吴京在1974年出生于一个满族正白旗家族,时代变迁过去尘朽的贵族荣光已被改革开放的春风所取而代之,但家族习武健身的传统依然保留了下来。

吴京功夫小子近况(半路出家的功夫小子)(3)

虽然已经进入航天部工作但吴京的父母还是将“武”作为吴京的时代出路,但这次不像从前寄希望于学成武艺卖与封建皇帝保万岁江山,而是将“武术”作为展现自身的才艺让人民观众欣赏,这是一个新时代的伦理起点。

吴京在读小学一年级的年龄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修习武艺,为正儿八经的童子功打起了基础。那时的吴京瘦小,也捣蛋调皮,一次打群架塑造了吴京难以忘记的童年记忆,他挨打了,准确地说是挨踢了,还被踢得不轻。

吴京功夫小子近况(半路出家的功夫小子)(4)

这一次棍棒教育成为了吴京难以忘记的童年“阴影”,但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武的强大。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与学校的严格管理之下,吴京的武术基础越打越牢越牢越打。汗水给予了吴京成果。

入学两年后吴京第一次在少儿武术界崭露头角,他拿下了当年的北京武术比赛拳术冠军,又两年拿下全国武术比赛拳、枪、刀冠军,再一年蝉联全国武术比赛拳、枪、刀冠军,刻苦努力的功劳积蓄爆发那时的少年吴京像记流水账一样斩获多个全国性质的武术冠军,吴京的武术生涯正在冉冉升起。

吴京功夫小子近况(半路出家的功夫小子)(5)

但是命运给了吴京一次当头棒喝,1988年意外来了,吴京因为训练意外事故受伤后被确诊为下肢瘫痪,之后他回忆起这件事情时说自己当时可以领残疾人证了,可见当时其受伤的严重性。

可在吴京强大毅力和家人们暖心支持的作用下,奇迹出现了,只经过半年的恢复训练吴京再次登上了武术比赛的赛场,在1989年第三次夺得全国武术比赛拳、枪、刀冠军。

吴京功夫小子近况(半路出家的功夫小子)(6)

之后的1991年又夺得全国武术比赛枪术对练冠军,吴京武术生涯的最后一个冠军是在1994年,这一年他夺得了全国武术比赛精英赛枪术对练冠军,也就是在这一年他作为武术比赛选手的旅程结束了。

常年刻苦训练造成的积累伤滴水穿石一般地摧残着吴京的身体,同年腿部再次受伤也预示着吴京武术比赛之旅的终点。

纵观吴京14年的武校生涯用少年得志来概括是恰当的,在这些年里他得冠军是常态,特别是综合类的拳、枪、刀冠军他拿了三次,但比赛是残酷的,纵有千般不舍他也不能在北京武术队继续呆下去了,而与此同时即将开始的是他的电影人生。

吴京功夫小子近况(半路出家的功夫小子)(7)

用半路出家来形容吴京坷坎的电影之路是比较形象,1994年从北京武术队退役的吴京也有过短暂不知所措的时候,自己退役了,自己失业了,不知道该干什么。可是很快他便重整旗鼓在一年后朝着影视界进发了,他要当一名演员。

吴京的早期电影生涯鲜明呈现了吴京自我转变的一个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身份的转变,身份转变的背后是饰演角色内涵的变化。吴京从参演演员到指导导演的身份转变历经了近20年漫长的路程。

吴京功夫小子近况(半路出家的功夫小子)(8)

吴京进入电影届在第二个千禧年之前,吴京参演的第一部电影是1996年的《功夫小子闯情关》,他在其中担任主演饰演角色武人杨学文。

而后的几年里又分别饰演了几部电视剧太极宗师中的杨昱乾,水浒后传中的阿金。小李飞刀中的阿飞同年新少林寺中的觉远,并在电视剧绝命鸳鸯中以杨繁的身份跨越了千禧之年。

回顾吴京电影生涯早期的这几年,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随波逐流式的迷茫。入行四年只参演了一部电影,反响尚可,可是之后的四年吴京却告别了电影依靠电视剧在银幕中成长。

吴京功夫小子近况(半路出家的功夫小子)(9)

这带来的迷茫也同时体现在其饰演的角色当中,《功夫小子闯情关》作为吴京的第一部电影是非常具有现实反射意味的,说是吴京的本色出演也毫不为过,他在电影中展示了真实的自己。

吴京是李连杰的师弟,但是与已经通过《少林寺》轰动走红的李连杰对比吴京只能说是默默无闻,也正因为看中了这点,导演袁和平、张鑫炎想通过培养吴京作为李连杰的“接班人”来复刻当年少林寺的票房奇迹。

吴京功夫小子近况(半路出家的功夫小子)(10)

当时的吴京长着一张可爱的孩子脸,和大众印象中的武林宗师相去甚远,所以把他定位功夫小子是恰当的,这个定位也成了一个紧箍咒贯穿了吴京青年时期的大部分演绎。

吴京参演的首部电影着重聚焦在角色的青年成长上,影片中的杨学文就是一个懵懂青涩的功夫小子,儿时偷学父亲太极武艺自创一套辫子功,可是在清朝末年的动荡社会中功夫在洋枪洋炮面前已经不再吃香,空有一身武艺不知如何释放。在机缘巧合之中寻觅到自己的人生目标,那就是追求让自己一见钟情的女子。

吴京功夫小子近况(半路出家的功夫小子)(11)

影片的剧情放在如今差强人意,但是吴京出道的当年还是中规中矩的功夫写意时代——美女配英雄。

吴京的娃娃脸,青涩的形象和影片中青涩的人物完全对应拉近了观众与荧幕的距离。在那时,现实中的吴京和影像里的杨学文似乎融合在了一起。

少林,是吴京电影生涯的起点,也是关键词。少林和尚习武,讲究刚柔并济,既有佛学的慈悲胸怀,又有武人刚强果断的杀意功夫,也正如扫地僧所说,佛学可解戾气,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心越盛的人,才能修炼更多的绝学,这就是所谓的无功障。

吴京功夫小子近况(半路出家的功夫小子)(12)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佛学伦理也对吴京的功夫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对应的就是他之后所指导的武打电影所透露出的武学伦理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