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对”,又称“对称对”,是指对联上的字贴在玻璃上,两面都能认出的一些文字组成的对联。 其显著特点,就其字型而言,对联字体的上、下或左、右字型结构基本对称一致,造成字体本身的一种美感。这样的字用篆书写在玻璃上,无论正看、反看,字体均相同,如“美”、“景”、“赏”、“因”、“天”、“日出”、“泉水”、“桑蚕”、“吞吴”等之类。

一般说来,普通的简体字,很难造成“玻璃对”的视觉效果,其原因主要在于简体字中,已经极少有上下、左右完全对称的字体了,所以,目前对联的格式,仍然沿用古代所称的“玻璃对称字体”属对。

和金字塔一样的世界奇观有哪些(十则颇具创意的)(1)

而即使如此,也依然存在着字体难以统一的问题,譬如有些文字,用篆书书写时,文字形式就是对称的,而改用楷书书写时,就不再对称;或者用隶书书写时,文字对称,而改用行书书写时,又极其不对称,这样的情况,一直都是存在的。因此,如今当我们在涉及到“玻璃对”时,一般皆以“篆书”“隶书”字形为准。

就如今的繁杂多样的字体形式而言,制作“玻璃对”“对称对”更加容易,这就需要我们对字词结构了若指掌,在应用时,能够做到轻而易举、信手拈来。市场经济的今天,很多商家选择使用“玻璃对”,来装饰商店橱窗的玻璃门,沿用“幼圆体”刻成,也能很好地解决字体上下、左右不对称的难题,这样的文字设计,同时也更好地符合玻璃橱窗、装饰广告的天然美感,而且对联形式从里向外、前后左右阅读,皆能醒目易懂、而且句意不变。

精选几则“玻璃联”,贻君欣赏:

和金字塔一样的世界奇观有哪些(十则颇具创意的)(2)

一、

山中日出;

水里风来。

清代梁章钜《楹联续语》中说:“吴山尊学士,始出意制玻璃联子,一片光明,雅可赏玩。”意思是说,玻璃体是吴山尊首创的,且前途光明。吴鼒,字山尊,清乾隆年间举人,嘉庆年间又中了进士,曾任翰学院编修,后又升至侍读学士。

“玻璃联”因用篆字书于玻璃上,选字必须要求对称统一,以达正反如一。这副对联,简练精短,用词严谨,而且符合玻璃对的基本要求,是一副极妙的绝对。

二、

金简玉册自上古;

青山白云同素心。

此联亦为吴山尊学士巧妙构写的一幅“玻璃联”,同时还加了个玻璃字横批:“幽兰小室”。对联左右对称,脍炙人口,且此联简短精练,用词严谨,确实是一副意境高超的妙对。

和金字塔一样的世界奇观有哪些(十则颇具创意的)(3)

三、

北冈云山开画本;

东风丝竹共文章。

清末文学家、戏剧创作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陈蝶仙曾经入住于杭州西湖的“蝶庄”,因其喜爱镜子,廊间亦挂有不少的长镜,许多镜中用正反相同的汉字撰联,蔚为壮观,真是名副其实的“相映成趣”。此联传为其女陈小翠所撰,这种映联入镜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直接书联于镜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

文同画竹两三个;

丁固生松十八公。

此联载于清人李伯元的《南亭四话》,联语中的“文同”为宋代大画家,以善画竹和山水著称。“两三个”是指竹叶,恰似“个”字。“丁固”为三国时吴国人,初仕尚书,因梦有松树生于腹上,便对人说:“松字拆开乃十八公也,再过十八年我当为公。”后果官至司徒,汉时称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此联不仅反正皆宜,且用典自然,可称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联中“松”字为何也属玻璃字?因为“松”字还可以这么写:“枀”、“枩”、“梥”

和金字塔一样的世界奇观有哪些(十则颇具创意的)(4)

五、

山水林田,至营口宜赏美景;

桑蚕米果,出盖县富甲关东。

此联为1990年辽宁营口市环保局等单位联合征联:出句写营口市的环境特点,对句写营口辖地盖县的农土特产。对句在句式、词性等方面与出句基本相对,用“玻璃体式”相对,实属不易。值得注意的是,下联中最后一个“东”字,在书写时,应当写成繁体字,以达到左右对称之功效。

六、

泰来春天春来泰;

美景金日金景美。

这是一家名为“泰美商场”贴出的“玻璃对”春联,此联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回文回头”,“藏头藏尾”,“玻璃对”等艺术表现形式。前后读来,文字对称精妙,同时,对联又在“回文联对”的基础上,增加到“玻璃对”,就更加妙趣横生了。

和金字塔一样的世界奇观有哪些(十则颇具创意的)(5)

七、

富贵亲朋共赏三春美景;

合心凤凰同普四季文章。

这则对联,皆为“玻璃字”,上联描绘了一幅“高朋满座”、“齐聚一堂”、“把酒言欢”、“谈笑风生”,结伴同游春日美好景致的场面;下联又映射夫妻二人“同心同德”、“鸾凤齐鸣”、“夫唱 妇随”、“相敬如宾”,谱写人生华美丽章的和谐情景,可谓“其乐融融”、“一片欢愉”

八、

客至天堂,山光景美常来客;

门牵乐土,善意风兴总富门。

此则对联,出自常熟市虞山门,位于虞山东岭,腾山而筑。明嘉靖年间,为抗御倭寇袭扰,以双面城砖砌筑,底部为花岗岩,是常熟古时七座城关之一,素有“江南小长城”之称。其上“虞山门”三字为晚清著名政治家,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翁同龢的墨迹,虞山门高耸雄伟,登楼极目四顾,青山绿水,古城巷陌,山、水、城、园融为一体,再现当年“城半在高”、“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独特景致。

和金字塔一样的世界奇观有哪些(十则颇具创意的)(6)

九、

(无上联)

山大王大山。

2002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加拿大相声演员大山出了一个下联:“山大王大山。” 面向全球征上联。征联的条件是;1、玻璃字;2、回文;3、第二、第四字两读音;4、由两个固有名词组成。征联的最后结果是:普天之下,我泱泱大国数十亿人口,竟然无一人能对。

此联一出,使众多联友愕然。有人调侃道:“一个外国人,居然能够拿着中国人的国粹,难倒了一大批中国人,真是天大的笑话。”直到12年后的2014年,才有人以“普查员查普”对上。与此同时,也有人以“富贾商贾富”对上,孰优孰劣,无人辩之。

十、

香香两两;

(无下联)

相传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老先生的出句,意为:“芳香的香料二两”,联句中两个“香”字和两个“两”字,表面的字义和深层的意境均不相同,故而此联一出,千百年来,竟无人能对。后人以“纸纸钱钱”应对,望文生义地理解为:“买纸做的纸钱一钱。”

其中,下联的“一钱”,也为度量衡单位,上下联合璧,可谓“天衣无缝”、浑然天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联可是传说中的“玻璃体”,想要轻易对出下联,简直就是“做些散梦”。

因此,后来对联名家唐世友先生以“谷谷单单”作为结句。对句的意思是:“在山谷里打来的稻谷称了第一单。”亦即是:前一个“谷”,是山谷的谷,第二个“谷”,是稻谷的谷。前一个“单”,是单双的单,也可以作“一”讲,第二个“单”是单据的“单”,在这里作名词用,而且四个字全都是玻璃字,比较符合上联的意思,说了这么多,您有更好的下联吗?

和金字塔一样的世界奇观有哪些(十则颇具创意的)(7)

作者:清风剑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