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秦州话
(九)
——摘自吴治中《秦州方言词语释义(再版本).附录》
七.近义词汇丰富,差别细微任选撷。
秦州方言词语丰富,特别是一些形容词和动词、兼语词同义、近义词语很多,差别细微,使用选项多,感情色彩和环境气氛异趣纷呈,生动形象。如:
普通话对一些不懂行、不在行的人称“外行”,比较大众的东北方言称“棒槌”。秦州称此类人叫“脬佬”“离巴”“白火石”“假在行”等等。“离巴”贬义更浓,“白火石”“假在行”还有“冒充、不懂装懂”的含义在内,使用的环境场合、对象都有差别。
普通话对抠门、吝啬的人称“吝啬鬼”。秦州方言形容这种行为称“细”“细相(有‘节俭’之褒义)”“抠”“死器(气)”“小器(气)”“死家子”“死气家家”“撕不展”“扯不展”等等,非常形象地称谓这类人为“死家子罐罐”“细磨石”“细丝毛”“小气鬼”“铁鸡公”,发牢骚损人时还说成“尿下尿尿拿罗过哩”,含义有大同,存小异,程度、形态各有特色,因时因地因人选用。
好好的日子光阴、工作状态、生意经营越过越不如意,越来越不景气,普通话中用“败落、破落、落魄、破产”等等形容,内容已经很丰富了,但在秦州方言中,内容更丰富、形容更形象:
“流丢(了)”:干事失败、落魄、不顺心,尽触霉头。如“这两年‘流丢’着呢,干啥啥不成。”加上词缀“了”,更指一生或一阶段事业没干出名堂(比如生意赔本、破产等等),失意落魄的样子。如“本来非常风光的一个人,现在干‘流丢了’,人都失形了。”
“落怜”:穷困、潦倒,落魄、可怜,形容生活境况很差。如“他远不如当年了,现在日子推‘落怜’了。”“落怜”一词还有“遇到麻烦、困难”之意。如“事情有‘落怜’哩。”
“落沦”:除了“落魄、潦倒、败落,很不景气”的意思外,还有“邋遢、脏”的意思。如“那人现在生活推得‘落沦’,人更‘落沦’。”
“烂包”:既指“亏损、破产”,如“工程干‘烂包’了”;还指“事物预后不好,无法收拾、收场了”。如“事做‘烂包’了,不好收拾了。”
此外,还有“烂场、败架 、烂暗、烂赶”“难心、难肠、伤腔”等等词语可选,既有状态描写,又有情绪抒发,按照环境气氛使用,感觉意犹未尽,可意会不可言传。
秦州方言对人的称谓丰富多彩、形形色色。比如对品行恶劣、行为不端或行事不分轻重、毛手毛脚、不动脑子、冒冒失失的人除了“败类”“败家子”“人渣”“二流子”“赖皮”“无赖”“二百五”等等普通大众化的称谓外,有很多地方特色的叫法,如“败(读如“pāi”)赖”“二球”“混球”“浑头”“二杆子”“二性子”“二脑壳”“二楞子”“楞憎子”“瓤浑(昏)子”“肉混子”“瓤(着)的”“冷虫”“冷怂”“冷失客(冒失鬼)”“冷三”“冷娃”“冷棒”等等的称谓叫法,所指行为含义差别细微,称谓褒贬程度不同。
一个动词“(逃)跑”,在方言中就有多种表达:“徘”“猋(飙)”“趏(guā读如guá)”“奔”“咤(吒zhá)”“蹩(biē)”“蹽”等等。都有很快跑走的含义,但逃跑、落荒而逃的状态也有差异。
同是人身上流的汗,因热出的单说为“汗”,如加上不同定语,就表述不同类型出的的汗:因疼痛或劳累而出的汗叫“生汗”,如“挣得人‘生汗’大淌哩。”因惊恐或其他意外而出的汗称“冷汗”,如“哎呀,惊出了一身‘冷汗’。”因身体虚弱而出的汗称“虚汗”。如“身体太‘瓤’了,直冒‘虚汗’。”
形容挑拨离间,制造是非,怂恿人去干损人利己的事称“抬死埋活”,也做“挖死埋活”“搊死埋活”“掂死埋活”。类似的还有“戳火练杆”“乘风扬碌碡”。称此类人“是非精精”“搊事鬼”“搅屎(事)棒”“申公豹”“贺世赖”等等。
生活或工作中付出未得到应有回报,说委屈,摆功劳。发的牢骚称“抖(说)亏欠”“说长头”“抖长头”“掸长头”“淘冤枉”等等。
形容人玩世不恭,对事满不在乎、轻重不分,对人爱理不理为“蔫皮大相”“耍达溜式”“佯搭不睬”“大模式样”“大啦啦”“大(不)咧咧”“蔫不叽叽”等等,称其为“大屁脸羊”“傻公子”“洋板”等等。
形容人精神状态不振作、昏昏沉沉、萎靡不振称“低眉瞌睡”“呵欠喷嚏”“清鼻眼泪”“丢盹拉梦”等等,具体又形象。
欺负、折磨(人)称“迫(读如‘pèi’)治”。也说成“做整”“整治”。嘲弄戏谑时也说成“修理”“捻弄”。
称得劲、得力为“刹(shā读如sá)硪(wò)”,类似的有“得把”“法沉”“法码”。
等等等等......
表情达意包罗万象,选词造句丰富多彩,“古七门冬”“嘎七麻达”,秦州方言词语蕴藏人心,出于人口,是富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