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国人哀痛!世人悲恸!特别是年轻一代在网络上集体追思,在长沙等地自发送别,由衷地向这位老人,这位为了养活14亿中国人而奋斗了一辈子的科学家表示发自内心的崇敬、热爱。

为什么人们这么尊敬袁隆平(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1)

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细读袁隆平留给我们的5组数字,这是他用一生追求“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对这一提问的最好回答。

1152.3公斤、3000斤。一粒良种,千粒好粮。袁隆平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水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18年,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实现百亩片平均亩产1152.3公斤,刷新了水稻大面积种植产量的世界纪录。2020年,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达到1530.76公斤,平均亩产突破3000斤,再创历史新高。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一条条亩产攀升曲线,袁隆平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让杂交水稻技术冲破了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证明了杂交水稻技术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2.4亿亩、60.9%。在中国,超过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如果土地产出严重不足,就会成为不稳定因素,而杂交水稻正是稳定的关键。自从1974年培育出第一代秧苗,数十年间,袁隆平团队已经培育了数代“超级杂交水稻”,一般可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1990-2016年间,中国食物不足人口占比下降了60.9%,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杂交水稻技术的广泛使用,助力中国为世界消除饥饿的目标做出突出贡献。

14亿、7000万人口。中国是人口大国,袁隆平一辈子致力于帮助14亿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他曾说:“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产。因此,高产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据统计,从1976年到2018年,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85亿亩,增产稻谷8.5亿吨。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约7000万人口。

800万公顷、2吨。袁隆平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另一个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约2吨。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

80多国、14000多人。袁隆平既是杂交水稻之父,也是杂交水稻教育之父。多年来,他在培育出一代代种子的同时,也致力于培育一代代科研人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表示,将继承袁隆平未竟的事业,继续追逐“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此外,袁隆平也积极推动杂交水稻惠及世界各地,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已经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

为什么人们这么尊敬袁隆平(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2)

在网络上

袁隆平逝世消息一出

万千网友涌入评论区

不少留言令人泪奔

@ZJ自由行走的花 禾下乘凉梦,丹心映青田。来时无果腹,走后留饱暖。袁爷爷,以后我们都会把饭吃光光,以后“稻花香里说丰年”都是您。一路走好!

@萍萍薛 其实他并没有离开我们,只是换种存在的方式而已。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那一阵阵飘扬的稻香就是他留的足迹。

@小庄同学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刘安娜小提琴 现在我们吃饱了,只想您回来。

@小度-小马Angelia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爷爷就该活成一个神仙,天天开着他的小小车,穿梭在田间,管他一百年还是两百年,带着他的小猫守着他的田。

@武汉老农 惊悉稻父鹤西行,华夏大地唏嘘声。亿万国民皆温饱,环宇世界念隆平。

@悲伤de番茄 这个月,我种了水稻,培养了小麦,最近在给蚕豆催根,我第一次感觉到了粮食种植的不易,我也深深反思了作为一名学农科的青年,种植粮食是多么不易,致敬袁老,千古!

@8Mzey 那个让我们吃饱饭的人走了,那个致力于让全世界人都吃饱饭的人走了……袁老,您慢点走!

@一笔诗年华 您是中国人民的光,星河可暗,此光不灭。

@199Seven 实际与袁爷爷的距离真的很远,可内心来说袁爷爷的离开,就好似身边的亲人离开一样难过。

@可爱多赵蜀黍 他没走,他带着种子去向了远方。

……

为什么人们这么尊敬袁隆平(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3)

袁隆平。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那位操心我们能否吃饱肚子的老人走了。

从此,一粥一饭倍思量。

为什么人们这么尊敬袁隆平(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袁隆平)(4)

臧克家有一首诗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袁老已经走了,可毫无疑问,他将一直活在我们心中。

今天,一起回顾袁隆平说过的那些话,记住这位解决了数亿人粮食问题的英雄↓↓↓

袁隆平经典名言,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01

只要是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达到光明的彼岸的。

02

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03

快乐的秘诀,就是要有追求,有希望,身体好。你追求的东西,如果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希望实现,不会快乐。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

04

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

你下不下田?

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05

我是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更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

06

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最好是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

07

对金钱,我是有看法的,要生活、生产,钱是重要的,钱来路要正。第二,钱是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

08

尽管天上有一颗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地上到处有我的画像,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但我绝对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为我童心未泯,不喜欢古板,不喜欢一本正经。

09

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

10

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总结了两条,爱好:“自由”;特长:“散漫”,加起来就是“自由散漫”。我还就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缅怀!国之脊梁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徐梦龙 黄秋霞)、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网友评论、北京日报、新京报、《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