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文房六宝,笔墨纸砚毡帖。这篇讲帖。

书法学习范本,来源多样,包括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刻石,刻木,墨迹等等,现在一般通称为帖。

现在的人学书法,比古人幸运,容易找帖。

那年,朋友和人在云南建了一个书院,新开张,热情邀请我去讲课,给老师做点培训。

事情弄完以后,投资人,也就是谷老板,很热情,作为感谢,说要买一个帖送给我。

为什么会送帖?

这就要说到当地的一个名碑,

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属于魏碑(魏楷)。魏碑,是楷书的第一个高峰。魏碑的名迹多数在北方,爨宝子碑是南碑代表作之一,记录了碑主爨宝子的生平。这个字念“窜”,是个姓。

练书法需要多少古帖(学书法用具之十二)(1)

(爨宝子碑选字)

爨宝子碑就在我去的这个曲靖市,圈在市一中院子里,专门花了上千万给它盖了一个碑亭,平时锁着。我对这个碑仰慕已久,请谷老板找关系进去看了,仔细欣赏,心情大好。

因此谷老板才说要送我一个帖,准确来说是此碑拓片,可算是土特产。他说已经看好了,民国时期的拓片。我听了也挺高兴,我来这里上课没收费,那就算作是雅酬,或者叫做供养吧。

谷老板原来想着,大概一两千块钱也就可以了。结果那天兴冲冲去了,一问价,12万,吃了一惊,灰溜溜回来了。

我一听这个价,赶紧表态不要了,爨宝子碑,出版多得很,不要,不要,不要,我又不是收藏家,弄了回去还要费心保管,这么贵都不舍得拿出来临摹。不要!

帖没买成,谷老板人厚道,不好意思,亲自开着车,拉我出去,找风景好的地方转了四五天。

买拓片这件事,让我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古人的状态。

古人就是这样啊,除了那些一般人见不着的名家真迹,还有一条路,可以获得书法学习资料,就是听说哪里有好碑,然后千里迢迢地过去,拓一张,作为学习范本,朝夕临摹,揣摩把玩,珍藏起来,传之后世。

逐渐地,拓片成为一门生意,出售,流传,收藏……捶拓多了,碑会损坏,所以拓片年代越早越值钱。有时,原碑已经损坏了,依靠拓片流传下来,这种拓片常常价值连城。

如果不论收藏,只是学书法,现在的人找帖容易多了。

出版业发达,各种名帖,不同版本,出了又出。

花多眼乱,选择反而成为难题。

在这里,根据多年的经验,为选帖,购帖,用帖提供几点建议,供读者诸君参考:

一,首先要明白,同一件原作,不同拓本/摹本/临本,不同印刷,不同版本设计,视觉效果差很远,用于学习的效果也有差异。

练书法需要多少古帖(学书法用具之十二)(2)

(张迁碑每页6个字)

练书法需要多少古帖(学书法用具之十二)(3)

(张迁碑每页15个字)

练书法需要多少古帖(学书法用具之十二)(4)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每页6个字)

练书法需要多少古帖(学书法用具之十二)(5)

(峄山碑每页6个字)

练书法需要多少古帖(学书法用具之十二)(6)

(郑文公碑每页8个字)

二,从临习角度来说,帖印得比较大有利。根据我们的经验,最好是印成8开本,每一页的字数不太多,6个字8个字都很好。一般的书是32开本。杂志是16开,8开等于两本杂志那么大。

练书法需要多少古帖(学书法用具之十二)(7)

(《创作孩子》32开,《中国国家地理》16开,《张迁碑》8开)

三,买帖和买白菜不一样,不是要吃了才买。因为某种帖好的版本出来以后,可能之后很多年不再版,甚至再也不印了。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可以养成逛碑帖商店的习惯,看到好的帖,适用的帖就先买下来。

四,现代社会,书法是一种小众活动,帖也是一种小众商品,所以卖帖的商店不多。根据我们的经验,省会城市,一般有一间到两间,通常兼卖文房四宝,颜料,画册等等,总之是艺术用品。上网查找也是个好办法,更方便,种类更多,但是不如把帖拿在手里看有感觉。

五,读帖。买回来的碑帖,放在一个方便的地方,有时间,有心情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翻翻,这个叫读帖,这是学习书法一个重要内容。教材《明明白白学书法》第160页,专门有一篇讲这个问题。

六,实在找不到的碑帖,可以上网搜电子版的,然后拷贝下来打印。最好能找到比较清晰的图源,打印成较大的尺寸,比如说A3尺寸。碑帖是黑白作品,打印并不影响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