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频闻“怪兽家长”出招 ,令前线教师百上加斤,过分保护子女的“直升机父母”垂直监视,使自理能力甚低的学生更显“宝贝”。同时,又惊闻社会上各种食物安全及道德问题。社会种种光怪陆 离的现象背后,令人不禁疑问:“这个社会怎么了?” 塑造社会各色人等素质的教育是否出现了问题?《颜氏家训》在今日的意义,不仅仅是规范世人,振奋人心,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展示家庭对道德与教育的主动承担。

不能拿道德去衡量无耻之徒(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无耻对抗无耻)(1)

狄更斯(1812—1870年)《双城记》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一、道德的荒原:以无耻对抗无耻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中国发生了不少匪夷所思之事,追本溯源,多言十年动荡对中国伦理破坏甚巨,流弊影响至今。季羡林《牛棚杂忆》反思:“这些坏人比好人有本领……我甚至怀疑,今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总起来看,是安定团结的,大有希望的。但是社会上道德水平有问题,许多地方的政府中风气不正,有不少人素质不高,若仔细追踪其根源,恐怕同十年浩劫的余毒有关,同上面提到的这些人有关。” 如今大陆有“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之说,正是针对这代人而言。

最近几年,处处可见中国复兴的成绩;同时也发生了不少颠覆中国人传统道德伦理之事,如不搀扶倒地老人,二代的嚣张跋扈炫富等。有人说这是道德最败坏的时代。于是,不少人选择以无耻对抗无耻。他们认为只有更无耻,才符合这个“过把瘾就死”的时代。人们开始把责任都归咎于群体,越来越多的人沦为“乌合之众”,采取“以无耻对抗无耻”这种软弱的举动来对抗冷漠和释放欲望。

或许,我们对比颜之推所处之时代,再反省自身有没有理由将道德的荒原完全归咎于时代。颜之推身处一个狼烟四起、兵连祸结的战争年代。南北朝两百年间,中国共出现九个王朝,分别是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朝的 宋、齐、梁、陈。臣废君,子弒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历经三朝,同样身为官二代颜之推不但没有以门第自矜,反而勘破了时代的重重迷雾,仍用传统儒学的忠、孝、仁、义中庸之道来 “提撕”子孙,教化家庭成员修身齐家。

不能拿道德去衡量无耻之徒(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无耻对抗无耻)(2)

《颜氏家训》句句透彻,都是阅历的总结!

颜之推(531—约597年),生于湖北江陵,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年少时由于博览群书而为文辞情并茂而得南梁湘东王萧绎赏识,后于侯景之乱中险遭杀害,在西魏攻陷江陵时被俘,遣送西魏,受李显庆赏识。颜之推有意南归,想从北齐借道返回江南故地,得知陈霸先废梁敬帝而自立后留居北齐并再次出仕。北齐灭后被北周征为御史上士,北周被取代后仕隋,于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

有人说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价值是建立在熟人社会下的耻感文化 。顾名思义,所谓耻感文化便是注重廉耻的一种文化心态。这种文化的特征是非常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怎么议论。故其行为被诸多的外在社会因素和标准规范所制约、支配。儒家孔孟的思想其实蕴含了耻感形成的伦理道德体系。如《论语,宪问》中说:“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为政》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论是孔子提倡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人们,还是孟子以“羞恶之心”作为人与生俱来的特性,两者均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对人所形成的约束。

然而,现代社会打破了以往由大家族组成的规范社会,逐渐演变为以小家庭为单位的个人主义社会。群体社会规范的湮灭,个人主义的兴起,标志了儒家文化形成的耻感文化的坍塌,世俗的道德观念因而受到冲击,让“以无耻对抗无耻” 这类去耻感化的文化有了生长的土壤。西方虽然也经历了现代化的进程,但是他们仍有基督宗教这种超越的价值系统作为最后一道防火墙,中国由于没有类似的基督教神圣世界,在物质主义和经济发展面前,步步倒退,陷入道德的滑坡。

不能拿道德去衡量无耻之徒(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无耻对抗无耻)(3)

颜之推:一个世代昌隆的门第必有它赖以持家的宝训

颜之推身处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没有抱怨身处的环境,入仕北齐后,他对自己的行为时感愧怍,写有“未获殉陵墓,独生良足耻”“小臣耻其独死, 实有愧于胡颜”等句子 ,显示出内心的愧疚与沉痛。不过,颜之推并没有从此沉沦不起,反而“知耻而后勇”,在晚年把自己的经历及思想沉淀成一本有益子孙后代的书,足为后世榜样。

二、错位的教育:拼爹还是拼实力?

颜之推时期,自东汉发展而来的门阀制度已臻顶峰,家族如清河崔氏清河卢氏已历经数朝。东晋南朝的门阀世族为了掌握社会往上流动的资源, 竭力维护士庶之间的界限。大多数的世族子弟傲视一切,处处标榜自己门第的高贵与优越,不屑俗务对于朝代更替不甚留意唯独百般维护家族的门第与利益

南北朝讲究出身,现代人依靠父荫。两者同样是拼爹的时代。颜之推家也是“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之一,属于侨姓高门之列。惟颜之推与今日中国富豪不一样——他们为儿女攒下偌大的身家, 希望子孙可以一世无忧,富贵传家。颜之推反其道而行之,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特别重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

不能拿道德去衡量无耻之徒(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无耻对抗无耻)(4)

东晋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

当代中国教育家,言必称欧美。甚少人知道,中国历史上,其实并非没有本土的教育思想。只是中国的教育思想,缺乏系统的阐述,且往往散见于不同的典籍。《颜氏家训》为当中相对较为系统的著 作。在《颜氏家训》之前,虽有王僧虔《诫子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等文,但均以规范道德言行为主,除了散见儒家经典的片言只语外,真正触及教育理论的绝无仅有。至于《颜氏家训》则是相对较系统化的著作,它厘定及肯定了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责任,并进行了较完整的阐述。

中国古代的典籍,早已开始讨论胎教的重要性。孩子出生后,用什么方法教导呢?颜之推提出与后世西方教育家相似的教育理论——寓慈于严。寓慈于严即寓慈于严格教育之中,父母教子不失爱心,爱子不忘严教,这是古代教育家推崇的教子法。《颜氏家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 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

寓慈于严的教育方法暗合现代儿童教育思想中的“恩威型”。现代育儿风格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恩威型、专制型、纵容型和疏忽型。大量研究表明育儿风格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业成绩有影响。优秀的学生有高度温暖、严格管理、允许儿童心理自主、 积极介入学校教育的父母。这类父母多为恩威型父母。故此,教育学家推荐父母采用这种恩威型的教育方法。恩威并重,“寓慈于严”,慈严并重,既严格教导,又慈爱呵护,故这种恩威型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一种教养方式。如父母过度放纵孩子或过度专制,可能会把子女养成不知进退,难于适应人类丛林法则的怪兽,最后贻害子孙。

不能拿道德去衡量无耻之徒(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无耻对抗无耻)(5)

三、多元与专业:打造通识专才

西方的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提倡“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及音乐,而中国的孔子约在同一时期提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近年,小学至大学皆设立通识科,这种教育理念源于十九世纪,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文化由多元转趋单一。惟魏晋南北朝恰好是王纲解纽的时代,造就了中国历史上这段思想自由的时期。东汉末年以来,社会矛盾的日益加深,社会秩序急剧动荡,上层的统治者无暇钳制人们的思想。一度在意识形态上具有支配地位的儒学,失去了统治地位知识分子借机跨越儒学的藩篱,在思想理论上别有发展。葛洪在《抱朴子》称当时士人“皆背叛礼教而从肆邪僻”。而《颜氏家训》也没有专于一时一事,反能容纳三教九流,描写南北差异,书中蕴积多元文化元素历来为人看重。

与当时一般的士大夫不同,颜之推既有才华,又注重实际,其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非常值得称道。他善于观察社会万象,勤于积累资料,无论在建康江陵,还是在邺下关中,对于经历的南北各朝朝野士庶中的各类人物、各地风物俗尚,凡所见闻都能笔录整理,结合文献作出必要的考证。

不能拿道德去衡量无耻之徒(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无耻对抗无耻)(6)

颜之推说:围棋有坐隐、忘忧之目,颇为雅戏

《颜氏家训》全书共二十篇,内容广泛,知识丰富。首篇《序致第一》说明全书宗旨,末篇《终制》叮嘱后事,除《归心第十六》篇崇佛外,其余十七篇,可分为“家庭伦理”“品德智慧”“思想方法”“养生处世”和“其他知识”,题材多样。

当中《杂艺第十九》篇分论书法、绘画、射箭、卜筮、算术、医药、音乐、投壶、博弈、游艺等诸多方面。作者指出当时知识分子对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必须略知一二,因为“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书法代表人的脸面。身为文人雅士,必善一门乐器,以陶冶性情,“犹足以畅神情也”。此外,医学为实用知识,可用于救急,如能微解药性,“居家得以救急,亦为胜事”。另一方面,颜之推一生历经刀光剑影,故唾弃那些装饰性的“弱弓长箭”,反而讲究实用性,“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先王所以观德择贤,亦济身之急务也”。

不过,对于这些技艺的掌握程度颜之推有自己的见解。他在《杂艺第十九》一篇说:“真草书迹, 微须留意”;又言:“谈棋亦近世雅戏,消愁释愦, 时可为之。”他认为一个合格的文人必须掌握这些技艺,但不应花太多时间,只可偶而为之,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应该学有专精。颜之推对实务非常重视,在《涉务第十一》中将国家大事分为六种,而一般人只能做好一种:“能守一职,便无愧耳。”

不能拿道德去衡量无耻之徒(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无耻对抗无耻)(7)

唐朝名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乃颜之推后人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颜之推为“当时南北两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当时所有大小知识,他几乎都钻研过,提出自己的见解。”作为一本家训,论及如此庞杂的内容,既论杂艺,又论风操和实务。显然作者不是为了炫耀知识,而是希望提撕子孙,既要掌握知识,也要拥有相称的节操;既要家庭和睦,也要教育好后代。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以此为起点,便是对人对己负责了。

(摘自《颜氏家训》导读:辨时俗之谬,述立身之法,育通识之才。李小杰,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任教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不能拿道德去衡量无耻之徒(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以无耻对抗无耻)(8)

名誉主编 饶宗颐,陈鼓应 吴震 马彪 康震 等著

文化,她其实一直长在我们心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她又何曾湮灭?

在这喧嚣的时代,大陆港澳台40 位大家带你一起重温55 种中华元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