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春秋五霸”,首先想到的就是齐桓公,其次还有人会说晋文公。但齐桓公称霸的时候,晋国并没有参加,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走到半路返回了。
而晋文公与他就更加相熟了,正是因为主人公的家庭内乱,晋文公重耳才被迫逃亡。
一、有作为的国君
“假道伐虢”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这个成语只是晋献公职业生涯的九牛一毛。晋献公一生灭掉了17个国家,降服了38个。这个战绩放到春秋战国时期任何一个国君身上,也是响当当的。
除了开疆扩土以外,晋献公还做到了政治清明。最有名的故事便是“祖朝议政”。
有一天,一个叫祖朝的平民百姓上书晋献公,要求听听国家政策。献公派人到祖朝家中说:“国家的事情,士大夫就替百姓们考虑了,你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但祖朝回答:“国家服兵役是不是得用我?国家服徭役是不是也得用我?如果士大夫的决策出现什么失误,那么受伤害的还是我们老百姓。”
晋献公一听有道理,便把祖朝招进宫中畅谈了3天,最后拜祖朝为师。
也正是因为百姓议政接了地气,晋献公打破传统的用人制度,启用了一批出身草根但非常具备才能的人。晋国传统重臣家族的势力被削弱,权利进一步朝晋献公集中。
这位看似明君的人,最终却成为了昏君。
二、红颜祸水
自古道“红颜祸水”,其实还是男人自己把握不清方向,晋献公便是这样一个人。
晋国在攻打骊国的时候,骊国的国君为了保护自己,向晋国献上了一位美女,史称骊姬。据说在去晋国的路上,骊姬一直在哭,哭自己生死未卜的前途。
到了晋国之后,骊姬没有想到生活比在家里好多了,很快就“融入”晋献公的大家庭。骊姬千里迢迢而来,老老实实认命是不可能的。她生下儿子之后,便一直怂恿老公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
此时的晋献公应该明白储君对于国家的意义,他不仅没有拒绝骊姬,反而三番两次要废掉太子申生。
骊姬看到几次废储行动都不成功,于是想出了一条毒计。这件事在《左传》中记载的非常详细。
晋献公有次出门打猎,骊姬趁着国君不在家,对申生说:“你父王梦到了你的母亲,现在让你去老家拜祭一下生母。”申生信以为真,就真的去祭祀亡母了。申生的生母叫齐姜,是齐桓公的女儿。
在当时,祭祀时用的肉称为“祚肉”,在程序完成后必须要分给众人,表示先人给今人的祝福。申生就把肉带回来给父亲吃。
当时晋献公还没回来,祚肉由骊姬代为保管。在保管期间,女人在肉里下了毒。等国君回来之后要吃这块祚肉,骊姬故意说:“先不要吃,看看肉里有没有毒才保险。”
随后牵出了一条狗来试毒,结果显而易见。
晋献公不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干出这种事,又让一位近侍去试吃,自然也死掉了。
骊姬将祚肉放到地上,木地板很快鼓了一个大包,说明这块肉毒性很大。晋献公自然火了,责问申生为何如何恶毒。
申生是个老实人,他知道事情真相,但拒绝申辩,以沉默回答。他身边的人都急了,说:“你要说出事情真相啊!”
申生回答:“我知道父亲非常宠爱骊姬,如果进行申辩那么势必会让骊姬获罪。自己虽然清白了,但父亲因此会难过。”他不想让父亲为难,最终以上吊自杀结束了这场投毒事件。
三、恶劣影响
申生之死的恶劣影响在于,晋献公剩下的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看到了父王的昏庸,怕下一个死的是自己,为了保命纷纷逃到别国。重耳是后来的晋文公,兄弟夷吾是晋惠公。
骊姬在拿下储君之位后,为了消除威胁乘胜追击,势必要让重耳和夷吾都死在外地。晋献公也莫名其妙,明明是太子畏罪自杀,怎么其他儿子全跑了。他以为儿子们的不辞而别有谋反的意思,于是派兵前去追击。
重耳和夷吾各自的母亲是亲姐妹,外祖父是晋国大夫狐突;申生的外祖父是齐桓公。这一下让国内的大臣们和别国对晋献公都充满了敌意,甚至有的国家为了保护重耳与夷吾,不惜与晋国开战。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各诸侯会盟于葵丘。晋献公在半路上生病,碰上了周朝的宰孔。后者说:“大家对齐桓公非常不满,你就是不去,齐国也不敢把晋国怎么样。”
晋献公听信了宰孔之言,由于染病也不愿再辛苦,于是半路就回去了。葵丘会盟,晋国国君竟然不去,自然招致很多人的不满。而这位宰孔就是日后帮助夷吾成为晋惠公的人。
四、去世后的内乱
晋献公在去世前,预感到骊姬母子不会有好下场,还托付了几位大臣帮忙辅政。此时的晋国由于一系列的外交失误,已经处于人人喊打的局面。
晋献公去世后晋国大乱,骊姬母子果然被杀。夷吾趁乱回国,成为了晋惠公。对于自己的父亲,晋惠公和后来的晋文公都恨之入骨,以“昏庸无道,暴戾成癖”为由,直接将其从祖庙中开除。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参考资料:《春秋战国》、《晋文公》
,